当前位置:首页 > 跨越百年的美丽
小学语文六下 第五组 “导语”解读
张 宇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前段时间,高年级30位骨干教师对六下第五组教材进行了解读,其中重点解读了首篇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今天,由我们5位教师做代表向大家汇报,希望领导和老师们对我们不当的、粗浅的认识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首先,我先来对本单元的导语进行解读。本组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六下的第五组,导语的内容是:(课件) 一、人文专题:(课件) 1.人文主题是什么
本组课文的人文主题是引导学生感受在每次成功中不可或缺的科学精神,体会科学精神的含义。(课件)
科学精神的概念是指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课件) 2.为什么确定这样的人文主题
统览第五组教材,我们可以找到以下确定依据:首先,单元导语第一段提到:“本组课文将着重让我们感受在每次成功中不可或缺的科学精神。”接着,在四篇课文的课后题及课前连接语中都对体会科学精神的含义有所提及,如《18 跨越百年的美丽》课后1题:“美丽表现在课文中的哪些方面?”《19*千年梦圆在今朝》连接语提到:“数千年来的中华飞天梦是则样变成现实的?”《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后1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什么?”《21*我最好的老师》连接语提到:“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师’?”最后,本组口语交际安排的是辩论,辩题是“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回顾·拓展五”中的“交流平台”指出“让我们来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于科学精神的认识,还可以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关于工作态度和工作精神方面的成语。基于以上具体表现,我们最终确定本组课文的人文主题。 3.教学侧重点
在人教版课标教材中,(课件)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均有关于“科学”的人文专题的编排:
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是“学科学,爱科学” ; 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是“学科学,爱科学” ;
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是“发现身边的科学” ; 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是“留心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 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是“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 ; 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感受在每次成功中不可或缺的科学精神”。
观察这一人文专题的安排脉络,一年级下册到四年级下册的提出,意在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拓宽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激发学生的学科学、爱科学的情趣;而到六年级下册的提出,又是引领学生从关注科学发展的本身倒关注科学家们所表现出的科学精神。可以说关于“科学”的人文专题的教学,是在引领学生由一般的、身边的科学认识到对高科技认识的过程;是由认识科学本身倒感悟科学精神的发展过程。
(课件)本组四篇课文,作者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对科学精神做出了阐释。《跨越百年的美丽》赞美了居里夫人坚定执著、奉献终身的科学精神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千年梦圆在今朝》则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人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无闻、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用事实强调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我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认识到了科学精神的另一个侧面——独立思考和怀疑精神。学习四篇课文的过程,是学生由表及里,对“科学精神”认识和理解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过程。 二、训练重点:(课件) 1.训练重点是什么
(课件)本组的训练项目有:1.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科学精神的含义;2. 学习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写法
其中,第一个训练项目“把握主要内容”,在中段课标中就有明确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本组提出这一训练项目是属于实践运用这一阶段,是对学生习得的这一阅读方法的巩固和提高。
(课件)第二个训练项目“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是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是指通过一个或几个具体的事例,揭示一定深刻的道理。有的是先提出观点,然后用具体的事例说明道理,最后总结得到的启示的写作方法。有的是直接提出疑问和问题,再用具体的事例说明。 2.为什么确定这样的训练重点
从本组四篇课文的编排来看,我们也可以找到把这一训练项目作为重点训练的依据。(课件)如《跨越百年的美丽》课后第一题很明确的在引导学生在理解“美丽”的过程中,感悟
学习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写法。(课件)《千年梦圆在今朝》一课的链接语也在引导学生去发现学习本课作者在事实的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课件)《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后第二题、还有课后小练笔“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这两处安排不仅体现了对这一训练重点的落实,还体现了训练的推进和发展。(课件)《我最好的老师》链接语也引导学生感悟作者一事一议的写法,是对本单元训练重点的进一步落实与巩固训练。(课件) 3.教学侧重点
从小学整个训练体系来看,“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是小学阶段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明确提出来。虽然是第一次提出,但因为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有所渗透,如:三上《15 玩出了名堂》四下《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五上《钓鱼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等,都是用具体事实说明了一个道理的课文。本组是第一次从学习作者写法的角度来提出训练重点,所以属于初步尝试阶段。同时,课标中对高段阅读教学有明确的要求,要把着力点由单一的理解内容、感悟道理,转移到领会这样写的表达效果上来,初步感悟习得这一写作方法。
本组四篇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通过居里夫人作学术报告、艰苦的研究过程等几件具体事件来说明她的美丽不仅是美丽端庄的形象,更是她所体现的科学精神、高贵人格和人生态度。《千年梦圆在今朝》一课通过描述明代万户尝试人类首次飞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经过等一系列具体事例赞颂了中国航天人的科学精神。《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课写了三个具体典型的事例来有力的论证观点,揭示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我最好的老师》一课采用一事一议,从一个具体事例也就是怀特森老师一次出乎意料的教学过程来揭示要有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
下面请4位教师分别以首篇《跨越百年的美丽》从教材特点、教材位置两方面做交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材解读
一 教材特点 (一)思想内容方面
看到《跨越百年的美丽》这个意蕴深远的课题,我们不禁在想: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美丽,面对岁月的洗礼,它们有的黯然失色,有的却可以历久弥新。那么什么样的美丽竟有如此深远的影响,而跨越百年之久甚至更长的时间呢?带着
诸多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去揭开这份美丽的面纱,感受这份美丽的震撼。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的第一篇课文,是梁衡的同名散文的节选。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从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宣布镭的发现引入,主要通过居里夫人发现镭、提炼镭的艰苦研究过程,以及成名后她继续埋头工作、视名利如粪土的典型具体事例,塑造了“美丽永恒” 的居里夫人的动人形象,赞颂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在于容貌,而更在于美丽的心灵和高贵的人格,她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从课文内容来看,本课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 外貌形象之美
课文开篇描写了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作学术报告的场面,将居里夫人美丽的形象和伟大的成就突显在读者面前。但这不仅是外在的美丽形象,更透射出内在的人格魅力。
请看居里夫人是这样跃入我们眼帘的:
?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
“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是句中对居里夫人外貌的描写,而其中的“略显疲倦”这一细节刻画却与居里夫人外貌上的“年轻漂亮”不相衬,一副倦容又怎能称得上是美丽呢?然而结合当时女性地位低下、备受歧视的社会背景和居里夫人发现镭的研究过程,我们却能够发现,这“疲倦”的背后是居里夫人面对重重压力和种种艰辛所表现出来的执著与坚毅,是对科学不懈的研究与追求,这种崇高的精神和人格的魅力使得“疲倦”也有了别样的美丽——精神内涵的美。
?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上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
2、 科学精神之美
课文着重赞颂了居里夫人坚定执著、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之美,而这份美主要是通过对居里夫人为探索“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而提炼纯净的镭的研究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