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化学复习重点2014.4
大学化学复习重点
1. 什么是化学?
2. 相、状态函数、过程与途径、功和热、反应进度的概念,反应进度的计算,热力学第一
定律。
3. 焓的概念,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物质标准摩尔生成焓的定义,化学反应的标准摩
尔焓变的计算。
例如:在标准态,298.15K下,由Cl2(g)与H2(g)合成了4mol HCl(g), H2(g)+ Cl2(g)═2HCl(g),计算反应进度△ξ和△rHm?(298.15K)
4. 熵的概念,物质标准摩尔熵的定义及大小比较。例如:不查表,将下列物质按其标准熵
Sm?(298.15K)值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5. 6.
a. Ag(s) b. AgCl(s) c. Cu(s) d. C6H6(l) e. C6H6(g) 吉布斯函数变的概念,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变以及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的定义及相关计算。
反应自发性的判断。转向温度的计算。
例如:水煤气反应C(s) + H2O(g)→CO(g) + H2(g),问: (1) 此反应在298K、标准状况下能否正向进行? (2) 若升高温度,反应能否正向进行?
(3) 100kPa压力下,在什么温度时此体系为达到平衡?
化学反应平衡的的定义及判断,标准平衡常数的定义及相关计算,化学平衡的移动。 多重平衡规则。例如: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1)A=B;K1? (2)B+C=D;K2? 则反应:A+C=D的平衡常数是?
解离常数、溶度积常数的定义和表达,一元弱电解质解离平衡的相关计算。
质量作用定律,速率方程的书写,反应级数的确定。例如:根据实验,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反应:2NO(g)+Cl2(g)→2NOCl(g) 符合质量作用定律, (1)写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方程式; (2)该反应的总级数为多少?
(3)其它条件不变,如果将容器的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其反应速率如何变化? (4)如果容器体积不变,而将NO的浓度增加到原来的3倍,反应速率又将如何变化? 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7. 8. 9. 10.
11.
?12. 酸碱质子理论。例如,H2PO4的共轭酸是 ,共轭碱是 。
13. 理解同离子效应。
14. 缓冲溶液的组成及pH计算。例如:向浓度为0.20mol·L-1HAc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
0.20mol·L-1NaOH溶液后,求溶液的pH值。Ka(HAc)=1.76×10-5 又如:将0.20 mol·L-1HAc和0.20 mol·L-1 NaAc溶液等体积混合,试计算: (1) 混合溶液的pH值;
(2) 往50cm3上述溶液中加入0.50cm3,1.0mol·L-1的HCl溶液后溶液的pH值。 15. 根据反应设计原电池,原电池的符号表示,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会写电极反应及电池
反应。
例如:将下列反应设计成原电池,以电池符号表示,并写出正、负极反应(设各物质均处于标准态)。Zn+Cd2+ = Zn2++Cd Fe2++Ag+ = Fe3++Ag
16. 原电池电动势及电极电势的相关计算。例如,已知在298.15K和标准压力下,
?(Cu2+/Cu)=0.3419V、?(Fe2+/ Fe)=-0.4470V。若把Cu2+/Cu电极和Fe2+/ Fe电极组
成原电池,则:
(1)写出电极反应,电池反应和电池图式; (2)计算原电池标准电动势E;
(3)计算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rGm; (4)计算298.15K时电池反应的平衡常数K。
17. 利用电极电势比较物质氧化能力、还原能力的相对大小。例如已知E(MnO4/Mn2+) =
–
?1.512 V ,E(Sn4+/Sn2+) = 0.1539 V , E(Fe2+ /Fe) = – 0.4089 V,电对MnO4/Mn2+,
–
??Sn4+/ Sn2+ ,Fe2+/Fe中最强的氧化剂是?
18. 利用电极电势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例如:反应MnO2+ 4HCl = MnCl2+ Cl2
+2H2O为原电池反应,已知??(MnO2/Mn2+) = 1.23V,??(Cl2/Cl-) =1.36V, (1)标准状态下,反应方向如何?
(2) c(HCl )=12 mol L-1,其它为标准状态,反应方向又如何? 19. 电子核外运动的特征,单电子运动规律的描述(四个量子数)。例如: 某原子的最外层
电子的最大主量子数为4时 。 A、仅有s电子。 B、仅有s和p电子。 C、有s、p、d、f电子。 D、可能有s、p、d电子。
20. 原子轨道(波函数)与电子云的概念。 21. 核外电子分布规律,元素周期表。例如:现代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横行称为一个 ,
周期表中共有 个族。
22. 离子键、共价键(方向性、饱和性的理解)的特点。
例如,单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化学键主要有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和氢键 B.化学键是一种强作用力
C.极性分子间同时存在色散力、取向力和诱导力 D.含氢键的物质一般熔点较高
23. 理解共价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理解共价键极性与分子极性的关系。例如:关于极性
共价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可以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中的原子之间; B、可能存在于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 C、可以存在于相同元素的原子之间; D、极性共价键必导致分子带有极性。 24. 共价键理论(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例如:sp3杂化轨道描述正确的是:
A、一条ls轨道与三条3p轨道杂化而成; B、一条ls轨道与三条2p轨道杂化而成; C、一条ns轨道与三条np轨道杂化而成; D、一个s电子与三个p电子杂化而成。
25. 配合物的组成和命名。例如:配合物K4[Fe (CN)6]的名称是 ,其
中心离子是 ,配位体是 ,配位数是 。
26. 分子间作用力的三种形式,氢键的形成条件。例如:下列各物质中分别存在什么形式的
分子间力(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有无氢健? (1)Cl2 (2)HCl (3)H2O
试卷概况:
闭卷考试(120分钟) 五种题型:判断(16分)、选择(20分)、填空(30分)、简答(12分)、计算(22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