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5届高三专题八限时训练(1)

2015届高三专题八限时训练(1)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2:41:31

2015届高三文综历史周内限时训练八

一、选择题(每题3.5分,共70分)

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期间,主要西方国家为了摆脱危机,打起了空前激烈的经济战,使原有的世界货币体系四分五裂,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人混乱。二战后为改变该混乱局面,国际社会采取的关键措施是

A.实施马歇尔计划 B.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C.签订关贸总协定 D.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2、针对目前的美债危机,有评论称:“美元用不断借钱维持的信用也是信用,如果它突然垮掉了,就好比一颗小行星撞击了从美洲到欧洲再到亚洲的金融世界。”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投资美国国债仍是较为可靠的投资选择 B.美国经济形势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巨大 C.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不可或缺 D.金融安全成为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3.由于成员国之间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之间既存在“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又存在“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开创了一种有别于其他区域经济集团的“另类”合作新模式。该组织是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欧洲联盟 C、东南亚国家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4.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说:“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 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部分。”这反映了 A.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要积极参与经济规则的制订 B.发展中国家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C.发达国家应在经济全球化中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 D.发达国家要给予发展中国家一个更加全面的全球化模式

5.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困境,纷纷实行货币贬值,掀起了一场激烈的货币战,结果是各国关系不断恶化,经济危机不能得到有效遏制。针对上述问题,二战后有识之士吸取历史教训,在美国的主导下 A.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B.实施了马歇尔计划 C.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D.建立了世界贸易组织

6、美国经济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提出了一个新概念“中美国(共同体)”,这个词被美国《纽约时报》评选为2009年度流行语。他认为,现在中美已走入“共生时代”。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大背景是

A.世界格局多极化已形成 B.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发展 C.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加快 D.中美关系进入结盟新时代

1

7. 钱乘旦先生在 《 不平衡发展 : 20 世纪历史与现代化 》 中提到 , 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 ??修正的方向是 企图 “ 超越 ” 民族国家 ,但并不是消灭 民族国家,而是对 它进行 “ 越位 ” ,从而对 它的主心骨 ——国家主权实行分解。最能体现这种 “ 越位 ” 的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 C.联合国 D.欧盟 8.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曾向参议院指出,美国要建立一种世界体系,以便让“企业家们可以按照商业原则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战争结束后,这一建议体现为

A.“冷战”秩序的建立 B.《关贸总协定》签署 C.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D.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

9.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说:“在全球化体系中,美国是唯一居于统治地位的超级大国,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上从属于它。??我们不是老虎。全球化才是老虎。但是我们最会骑老虎,而且我们正在对其他所有的人说,要么骑上来,要么滚开。我们之所以最会骑老虎,是因为我们把它从虎崽子养大成老虎。”这反映了

①全球化是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 ②美国拒绝其他国家加入全球化体系 ③美国成为超级大国是全球化的产物 ④全球化的规则是由西方国家制定的 A. ①② B. ①④ C.③④ D. ①③

10、有者指出:各国在经济一体化的初始阶段都能够享受到极大的增长效应,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就取决于各组织进一步深化发展的速度和深度。下列最能顺应这一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应是

A.欧盟 B.上海合作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11、为争夺战后世界经济的主导权,英美两国于1943年7月分别发表了各自的战后方案,即美国“怀特计划”和英国“凯恩斯计划”。战后,英美两国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美国允诺给英国巨额贷款的诱压下,英国被迫接受了美国的方案。这充分说明

A国家经济实力决定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B英国顾全大局,与美国结成货币联盟 C美国与英国共同分享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 D纽约和伦敦成为世界经济的两大中心 12、东莞和温州所生产的芭比娃娃的出厂价格是1美元,在美国市场上的零售价格是9.99美元,中国得到的是“平常利润”,而美国得到的却是“超级利润”。以上现象体现了 ①经济全球化和美国的强权政治 ②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③发达国家是 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④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恐怕是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对当前世界金融危机最好的印证。对以上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A阐述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B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

2

C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

D尽管全球化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这一趋势无法改变

14、1951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总体利益而行使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这表明,该共同体是

A.政府之间的合作 B.独立于政府的能源组织 C.企业之间的联合 D.独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

15、“汇源”是人们熟知的品牌。2004年,法国达能集团联合美国华平基金、荷兰发展银行和香港惠理基金获取了汇源22%的股权;2007年,汇源成功在香港上市;2008年9月,汇源与可口可乐签下收购合约。汇源的这一发展过程不能说明

A.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B.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 C.并购是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方式之一 D.现代企业通过并购扩张市场 16、奥巴马在2012年1月的国情咨文中,共四次提到中国:“在中国这样的国家做生意的成本越来越高,所以美国人的机会来了”;“我们针对中国提起的贸易诉讼多了一倍,而且已经显出了成效”;“成立贸易实施机构,将专门负责调查像中国这样一些国家的不公正贸易做法”;“我将不会把风能、太阳能或者蓄电池工业拱手让给中国或者德国。”上述材料说明美国

A.对华贸易态度明显趋于强硬,并且付诸实际行动 B.运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调节与中国的贸易纠纷 C.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努力抢占新技术的制高点 D.阻遏德国经济的发展,发展制造业以增加就业机会

17、2011年9月,纪念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大会在清华大学 隆重举行。有人说:“中国加入世贸,就像一个昏庸短见的守财奴,把自己的清白闺女嫁给了土匪。结果,土匪根本就没有把岳父当人看??还要赔上23000亿美元的嫁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对外开放政策在今天应当重新审视 B.中国给“世贸”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付出沉重的代价 D.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18、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其缺点也日益显现,引发不少组织的强烈反对与抵制,下列属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缺点的是

①区域经济集团具有排他性,诱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②发达国家转移污染工业,加重了世界性生态危机 ③使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完整和经济安全面临严重挑战; ④各国依赖性加大,增强了经济危机的破坏力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19、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化导致了

3

①全球环境的恶化 ②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 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的 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段材料无法揭示出

A.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 B.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 C.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 D.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 二、非选题(共30分)

材料一:“我们希望找到一个有秩序的方法来决定国家货币单位的价值??我们希望把国际货币体系从大规模投机活动的负面影响中解脱出来。”

材料二: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在1955年最先明确提出“全球史观”问题。他认为今天历史学著作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全球性,世界历史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建立全球的历史观——即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这样才能抛弃西欧中心论的偏见,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建树。

——据《当代史学主要趋势》等

材料三:“全球化”套用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所讲的,是居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他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制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且尤有过之。经济学家告诉我们,“M型”社会已经来临,两端很高,中间很低。随着全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

——黄俊杰《全球化时代需要经典精神的召唤》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西方国家找到的“有秩序的方法”是什么?效果如何?(6分)

(2)阅读材料二,与“西欧中心论”相比,“全球史观”有哪些突破?简述“全球史观”产生的社会条件。(8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全球化”引发的问题。(4分)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以空前的速度发展,推动全球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6分)

(4)全球化浪潮给世界各国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关系?(6分)

4

搜索更多关于: 2015届高三专题八限时训练(1)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15届高三文综历史周内限时训练八 一、选择题(每题3.5分,共70分) 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期间,主要西方国家为了摆脱危机,打起了空前激烈的经济战,使原有的世界货币体系四分五裂,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人混乱。二战后为改变该混乱局面,国际社会采取的关键措施是 A.实施马歇尔计划 B.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C.签订关贸总协定 D.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2、针对目前的美债危机,有评论称:“美元用不断借钱维持的信用也是信用,如果它突然垮掉了,就好比一颗小行星撞击了从美洲到欧洲再到亚洲的金融世界。”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投资美国国债仍是较为可靠的投资选择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