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责任审计与效益审计关系浅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经济责任审计与效益审计关系浅析
作者:马昱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10期
摘 要:经济责任审计与效益审计均为审计工作的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经济责任审计与效益审计的概念、目的及关系进行了阐述、评价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开展效益审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如何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开展效益审计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 效益审计 关系
2011年3月,审计署出台的《关于加强审计监督促进“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的意见》中提到:“各级审计机关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重点关注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国家重要经济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关注其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运用情况,关注与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决策等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情况...”,由此可以看出,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如何引入和实现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如何与效益审计相结合是我们审计人员所需面对和思考的一个新课题。 一、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引入效益审计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公共受托责任决定经济责任审计必须引入效益审计。受托责任关系是效益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等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就是公共资源的受托责任人。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事业单位,只要存在公共财产的受托经济管理,受托人就必须对受托财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及效益性承担公共受托责任。笔者所在企业是受国资委直接管辖的国有企业,不仅担负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经济责任,同时还肩负一定的社会和政治责任,企业运营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运行质量,同时还备受投资者及社会公众瞩目。
(二)经济责任审计与效益审计相结合,有利于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审计机关要发挥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作用,对资金的监督作用,对惩治腐败、加强廉政建设的作用。效益审计的目的之一就是评价经济责任,规范和警示领导干部管好用好资金,只评价领导干部所在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评价就带有片面性和不准确性,不能完整地反映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也无法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三)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开展效益审计,是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责和优势所在。内部审计以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为主,内部审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效益和管理,最后落实到提高效益,提高管理水平。随着传统内部审计向现代内部审计的转变,效益审计将逐步占据内部审计的主导地位,成为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从笔者所在企业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情况看,对被审计单位负责人任职期间经营指标完成情况的核实已经成为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内容,同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