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浅谈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3

浅谈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3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5 1:12:37

(三)缺乏信任、理解和互动

由于家园双方对合作意义的认识不够,加之双方教育观念的分歧,相互之间就缺乏理解、信任和互动。而恰恰理解、信任和互动,正是搞好家园合作至关重要的前提.还有是认为家长与教师应该“各司其职”,幼儿在家归家长管,幼儿在幼儿园归老师管。家长缺乏参与幼儿教育的意识,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因而不愿意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并认为要求家长参与是幼儿园在推卸责任;幼儿园则认为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是添乱方面,幼儿园扮演着居高临下指挥者的身份,在缺乏对家长教育需求的考虑情况下,或多或少改变了原有“本着平等的原则、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初衷,给人一种幼儿园“要对家长进行教育”的感觉。而另一方面,家长也没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与幼儿园共同合作教育幼儿。有些家长对于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也只是被动参与。在对“家园平等合作、家园教育同步”理念的认识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实际开展的家园合作教育工作实效性不强

在幼儿园家园合作的教育效果有限,虽然幼儿园有邀请家长来园与幼儿游戏,但一般家长都没有时间来参与,而且有些家长认为和幼儿一起游戏表现不出在游戏中的乐趣。回家后更不愿意和幼儿一起聊天娱乐。家园合作不够深入,多停留在表面,很少深入到幼儿园教育过程的每个环节之中。虽然幼儿园经常邀请家长来园讨论幼儿的生活,但是家园合作仍然不够密切,两者常常脱节,并且家园活动和家庭之间的教育差距明显,家园活动很少与家庭教育联系起来。 (五)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不尽人意

《纲要》指出:“幼儿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可见,幼儿教师

5

在家园合作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教师的表现还有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例如: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教师视自己为绝对权威,仅让家长配合幼儿园完成教学计划,而较少考虑家长的需要和想法,而有的教师则忘记了自己作为家庭教育指导者的角色,迁就家长溺爱、粗暴管教等不科学的教育方式,还有的教师仅片面地把开展好展示活动当作家园共育的重点,往往忽视了日常与家长的平等沟通和对话??种种表现,都反映出我们的教师没能随着教育形式的发展,适应家园合作工作的变化,自然给幼儿家长的指导也不尽 三、实现家园合作的策略 (一)依靠幼教法规

在家园合作中之所以会出现很多问题,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一些家长和老师对家园合作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够,对《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等法规不够了解,《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配合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长教育行为规范》中规定:“家长要和学校、社区密切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这些幼教法规,为家园合作提供了政策依据,为家园合作指明了方向。只有用法规铺路,让教师、家长都认识到家园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把两个积极因素加在一起,家园合作才能顺利地开展起来。 (二)加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

家园共育, 需要教师与家长以幼儿发展为中心,进行经常性的沟通。教师要

6

随时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里的生活、学习情况, 家长也要向教师反映幼儿在家里的表现与变化, 双方商讨、沟通, 取得共识。由于幼儿的发展是迅速多变的, 因此, 这种沟通应该是经常性的。幼儿园是专门的保教机构, 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完整的教育内容体系, 而家庭教育往往随意性大。为了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家长不可能都能够按幼儿园的教育计划和教育内容去实施教育, 教师要善于选择那些适合家庭特点、适合社会环境的教育内容, 并采用适当的方式让家长明白, 增强家庭教育的可操作性, 以便形成教育合力。 (三)用信任加强家园合作

家园能否合作,则需要双方的信任。有些家园之所以合作不成功,相互缺乏信任是重要原因之一。如何让家庭和幼儿园、家长和教师相互信任呢?一是双方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幼教法规的精神,理解了这些法规的精神,就知道了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是双方应消除对幼儿教育中各自所扮角色职责的片面和狭隘认知,这样双方就有主动交流、沟通的动力和愿望。有了沟通,就有了理解,有了相互信任。只有相互信任,才能让家园牵手,共同努力,切实培养好下一代。 (四)加强实际开展的家园合作教育工作实效性

家园合作的教育要深入到幼儿园教育过程的每个环节之中,要把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合作紧密联系起来,相互配合,多开展家园活动,让家长积极参与学校安排的各种家园活动,把家园活动与家庭教育联系起来。开展家长开放日,在幼儿上课时让家长来观摩,一是看教师的上课水准,二是看自己幼儿的上课表现和在幼儿园的生活情况。 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到活动中,家长和幼儿一起完成一个活动。

(五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7

提高教师素质是提高家园合作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师在家园合作指导过程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因此教师不仅要掌握幼儿教育的理论,还要熟悉并把握一套有效的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幼儿的方法。在平时家园合作工作中,教师必须充满爱心、诚心、责任心,树立良好的服务观,让家长看到自己的幼儿在温馨的环境中成长,了解教师工作的繁琐和辛劳,从而激发他们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理解,以此赢得家长的尊重和信任,为家园合作架起桥梁。 (六)统一教育理念

对幼儿的教育,是把素质教育放在第一位,还是把应试教育放在第一位 ? 这在一些家长及老师之间的认识是存在分歧的,正是这种分歧的存在,才阻碍了家园合作的顺利开展。所以说要使家园合作顺利开展,就必须解决好教育观念这个问题。因为只有观念一致了,认识统一了,就不会各吹各的号了。在这个问题上关键是用新教育理念宣传家长教育家长,只有用新的教育理论武装广大幼儿家长,家园才能统一认识,才能使家园同唱一首歌。

家园合作首先要求合作的双方即幼儿园教师和家长要有平等的态度,任何一方居高临下的指挥者的态度都会让另一方退缩。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以自己是专业教育工作者,比家长懂得更多的教育知识,具有更强的教育能力自居,而应该把自己看成是与家长一样的幼儿教育的主体,相互间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共同的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另一方面,家长也要看到,幼儿既是自己的子女,也是国家的未来,自己有责任与教师合作共同培养幼儿。任何形式的不闻不问都是一种失职。鉴于教师在合作中的领导地位,我们认为,教师有责任唤起家长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积极合作的态度。

心理学原理表明,家长合作的态度取决于合作是否满足了他们在教育幼儿的

8

搜索更多关于: 浅谈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3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三)缺乏信任、理解和互动 由于家园双方对合作意义的认识不够,加之双方教育观念的分歧,相互之间就缺乏理解、信任和互动。而恰恰理解、信任和互动,正是搞好家园合作至关重要的前提.还有是认为家长与教师应该“各司其职”,幼儿在家归家长管,幼儿在幼儿园归老师管。家长缺乏参与幼儿教育的意识,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因而不愿意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并认为要求家长参与是幼儿园在推卸责任;幼儿园则认为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是添乱方面,幼儿园扮演着居高临下指挥者的身份,在缺乏对家长教育需求的考虑情况下,或多或少改变了原有“本着平等的原则、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初衷,给人一种幼儿园“要对家长进行教育”的感觉。而另一方面,家长也没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与幼儿园共同合作教育幼儿。有些家长对于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也只是被动参与。在对“家园平等合作、家园教育同步”理念的认识上还有待进一步加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