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厦门市翔安一中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语文期中考试卷答案
1.(3分)【解析】 D A项把“技术崇拜”的范围缩小到了“大型文艺晚会”,不合文意;B项偷换概念,原文“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非“艺术生产中的技术消费”;C项从结果角度看技术崇拜,只看到文中提及的好结果,而对作者重点论述的不好结果问曾提及。
2. (3分)【解析】 C 此题综合性较强,但由于选择支都是对固定语段的分析,所以考生容易明确阅读区间。C项指出④段与②③两段形成递进关系,明显错误,④段是在②③两段分析的基础上顺承而来,没有语意上的递进关系。 3. (3分)【解析】 A B项“势必”一词偷换了原文“可能”的表述;根据原文第2段最后一句话,C项中“艺术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的表述明显是作者否定的现象;D项根据原文最后一句话,可以判断错误。 4.(5分) B C
5.(3分)①老丑;②邋遢;③怪异
6.(4分)①开头以繁笔设置故事场景,营造出浓厚的市井氛围,为“老头“的出场作了铺垫。②结尾交代“老头“死后留下巨款的情节,以简笔收束全文,留下悬念与想象空间。③开头与结尾繁简反差巨大,突破了常规写法;繁笔舒缓,简笔急促,结构奇峻峭拔,令人惊奇。(答2点即给4分) 7. (5分) A C
8. (4分) ①作为一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对北京等城市充满热爱。 ②侯仁之对榆林、承德、北京等许多城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它们被埋没的历史。
③侯仁之积极参与城市保护工作。(答2点即给4分) 9. (5分) ①交代侯仁之选择历史专业的原因;
②写出了侯仁之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使传主形象更加丰满; ③体现了传记的真实性;
④为下文介绍侯仁之的学术研究及成就作铺垫。(答3点即给5
分)
10. (3分)答案A 11. (3分)答案C(武职)
12. (3分)答案A
13. (5分) (1)这是区区小亊,有什么艰难?我们这些人愿意为此尽力,用沿途乞讨得到的钱物,供给先生食用。(区区、吾侪、焉各一分)
(5分)(2)刚到达乡里,亲戚朋友问寒问暖表示庆贺的人很多,肩挨肩,脚跟脚。(甫、亲故、者各一分)
14. (5分)这首词塑造了一位表面上享受渔钓生活、而内心却藏着苦闷的隐者(或隐士)形象。(2分)从诗歌内容来看,词人似乎很享受渔钓生活,但开头两句则已透露出了词人的无可奈何,“送年华”显示出了词人的无聊和苦闷。这些自在、快乐和自豪,是词人迫于环境而自我排遣的结果(3分)
15. (6分)全词主要运用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2分)词中的“新燕”“轻鸥”“歌”“ 清酒”等意象为词人“渔钓”营造了美好的氛围,词人置身其间,自在快乐。(2分)词人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乐于隐逸的思想情感。(2分)
16. (5分)(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赢得仓皇北顾 17. (3分)答案D 18. (3分)答案D 19. (3分)答案D
【解析】语句排序遵循一个逻辑原则,即是“先言其物而后可言也”,比如④句中首次提到“箕顶”,那么才有后文对“箕顶”的描述,所以②应在④后;空格后的“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句中提到的“遗址”,显然是在告知其前应是③;而③明显是从上往下看的景象,所以应在“箕顶”之后,即④②之后。排除法,即选D项。
20. (5分)①你会听到它悄然逼近的声音
②引力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 ③引力波是听不到的
21. (6分)答案:(示例)流程依次为:(1)劳务派遣单位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确立劳动关系。(2)劳务派遣单位和被派遣的员工签订合同,建立劳动关系。
(3)用人单位和被派遣的员工签订岗位协议,确立使用关系。
22. (60分)作文 [写作指导]此则材料作文的核心立意是做人做事要选定身边的榜样,从点滴提高自己做起;反对的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立足文中的核心词语,可以这样表述立意: 平凡成就伟大 点滴积累,终成飞跃 脚踏实地,执著前进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