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选考)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实验与探究第2讲力学实验(二)学案

(浙江选考)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实验与探究第2讲力学实验(二)学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4:00:13

解析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A对B的作用力和B对A的作用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故A和B对应示数任何时刻都相等,故D正

确.

2.如图2所示,将两弹簧测力计a、b连接在一起,当用力缓慢拉a弹簧测力计时,发现不

管拉力F多大,a、b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总是相等,这个实验说明( )

图2

A.这是两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 B.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答案 C

解析 a、b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显示b弹簧的拉力和a弹簧的拉力,这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的示数总是相等,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与弹簧测力计无关,故两只弹簧测力计不一定完全相同,故A错误,C正确;此实验不能说明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B错误;此实验不能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

错误.

3.(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

确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________.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斜槽必须是光滑的,以免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相接触

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铅笔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2)作出平抛运动的轨迹后,为算出其初速度,实验中需测量的数据有________和

________.其初速度的表达式为v0=________.

答案 (1)AC (2)小球从原点到某时刻的水平位移x 从原点到该时刻的竖直位移y

xg2y

解析 (1)要保证每次抛出时的速度相等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滑下并且斜槽轨道末端必须保持水平,只要做到这两点,我们就能得到相等的速度,至于摩擦力不会影响这个结果.记录小球位置用的铅笔每次不需严格地等距离下降,小球运动时应避免与纸

面发生摩擦.所以选A、C.

17 / 21

(2)为算出其初速度,实验中需测量的数据有小球从原点到某时刻的水平位移x,从原点到

该时刻的竖直位移y,初速度v0=xg.2y

4.在做“研究平抛运动”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做平

抛运动的轨迹.

(1)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用方格纸记录小球在平抛运动中的轨迹,若其记录得到的几个位置

如图3中a、b、c、d、e所示,O点为抛出点,请在图中画出小球的实际运动轨迹.

图3

(2)若小方格的边长l=1.25 cm,g取10 m/s,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________ m/s.

答案 (1)见解析图 (2)0.75

解析 (1)将实验数据点用平滑曲线连接,其中c点偏离太大,误差太大,舍去,如图所

示.

2

12

(2)通过b点计算初速度,由hO b=gt,

2

x0.012 5×6

得t=0.1 s,所以初速度v0== m/s=0.75 m/s.

t0.1

5.(2017·嘉兴一中期末)在“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小张同学用如图4甲所示装置,尝试通过测得细绳拉力(近似等于悬挂重物重力)做的功和小车获得速度的

值进行探究,则:

18 / 21

图4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该方案需要平衡摩擦力

B.该方案需要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C.该方案操作时细线应该与木板平行 D.该方案处理数据时应选择匀速时的速度

(2)某次获得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小张根据点迹标上了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有4个点未标出,所用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 Hz,请读出C计数点在刻度尺上的读数______ cm ,

并求出C点的速度为________ 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ABC (2) 9.80 0.178(0.176~0.180)

解析 (2)由题图乙刻度尺可知,其分度值为1 mm,C点的刻度尺示数为9.80 cm;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C点的

xBD0.117 0-0.081 5

速度:vC== m/s≈0.178 m/s.

2T2×5×0.02

6.如图5甲所示为用电磁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

(1)若已知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 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 m/s,重物质量为0.2 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打P点时,重物的速度为零,A、B、

2

C为另外3个连续点,根据图中的数据,可知重物由P点运动到B点,重力势能减少量

ΔEp=________J.(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9 / 21

图5

(2)若PB的距离用h表示,打B点时重物的速度为vB,当两者间的关系式满足________

时,说明下落过程中重物的机械能守恒(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3)实验中发现重物增加的动能略小于减少的重力势能,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A.重物的质量过大 B.重物的体积过小

C.打点计时器的两个限位孔连线为竖直

D.重物及纸带在下落时受到阻力

答案 (1)9.82×10 (2)vB=2gh (3)D

解析 (1)重力势能减少量:ΔEp=mgh=0.2×9.80×0.050 1 J≈9.82×10 J.122

(2)要验证重物从P到B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需满足mvB=mgh,即vB=2gh.

2

(3)重物的质量过大,重物和纸带受到的阻力相对较小,所以有利于减小误差,故A错误;重物的体积过小,有利于减小阻力,所以有利于减小误差,故B错误;打点计时器两个限位孔竖直时,可以减少摩擦带来的影响,有利于减小误差,故C错误;重物及纸带在下落时受到阻力,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由于阻力做功,重力势能除了转化为动能还有一部分转

化为内能,所以重物增加的动能略小于减少的重力势能,故D正确.

7.甲同学准备做“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乙同学准备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

律”实验.丙同学准备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实验,如图6.

-2

-2

2

20 / 21

图6

(1)甲同学用电磁打点计时器与学生电源相接,应接________交流电源.(选填“高压”或

“低压”)

(2)关于甲、乙两同学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甲同学可以利用纸带上任意两计时点的距离求所需速度

B.甲同学实验时,通过改变小车的释放位置来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C.乙同学可以利用v=gt求出某计时点的瞬时速度

D.乙同学实验时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释放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计时点

(3)三个同学实验正确操作后获得了一条纸带,图7是某位同学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单位:cm),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6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画出,所用电源频率为50 Hz.打点计时器打“3”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通过分析可得出:这条纸带是________同学得到的;以上三个实验中

必须要平衡摩擦力是________同学的实验(以上两空请填“甲”、“乙”或“丙”).

图7

答案 (1)低压 (2)D (3)0.23 丙 甲

21 / 2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解析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A对B的作用力和B对A的作用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故A和B对应示数任何时刻都相等,故D正 确.2.如图2所示,将两弹簧测力计a、b连接在一起,当用力缓慢拉a弹簧测力计时,发现不 管拉力F多大,a、b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总是相等,这个实验说明( ) 图2 A.这是两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 B.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答案 C解析 a、b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显示b弹簧的拉力和a弹簧的拉力,这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的示数总是相等,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与弹簧测力计无关,故两只弹簧测力计不一定完全相同,故A错误,C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