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六字诀 - 真气运行吐纳法- 副本 - 图文
治眼疾。肝火旺、肝虚、肝肿大、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及两眼干涩,头目晕眩等,练嘘字诀都能有效治疗。
2、呵字诀
发音:“呵”,读喝,音hē,为阴平,属舌音。
口型:口半开,舌尖抵下腭,舌体微上拱,腮稍用力后拉,舌边轻贴上槽牙。
气息要点:从舌上与上腭之间缓缓而出(如下图)。
循经守窍:吸气时意想有气从中指内端中冲穴入,沿心包经上行,过劳宫、内关至膻中,吸气尽,呼气时略守膻中。吐“呵”字,将心之病浊排出体外,小腹微微隆起,气沉下丹田。(如图:手厥阴心包经)
功理与作用:“呵”字诀对
应心,读呵,可降心火,用于心悸、心绞痛、失眠、健忘、出汗过多,舌体糜烂疼痛、舌强语謇等症的治疗。
9
3、呼字诀
发音:“呼”,读乎,hū,为阴平,属喉音。
口型:撮口如管状,唇圆似筒,舌放平,微向上卷,用力前伸。这个口型动作能牵引冲脉上行之气喷出口外(如下图)。
气息要点:发声吐气时,舌两侧上卷,口唇撮圆,气从喉出后,在口腔中形成一股中间气流,经撮圆的口唇呼出体外(如下图)。
循经守窍:吸气时,意想有气从足大趾内侧隐白穴入,沿脾经上行,过三阴交、阴陵泉、血海、箕门、天溪至巨阙,略停。呼气时,意守巨阙,并将脾胃之病浊排出体外。(如图足太阴脾经)
功理与作用:“呼”字诀与脾脏相应。口吐“呼”字具有泻出脾胃之浊气、调理脾胃功能的作用。对脾虚、腹泻、腹胀、皮肤水肿、肌肉萎缩、脾胃不和、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血、女子月经
10
病、四肢疲乏均有治疗作用。
4、呬字诀
发音:读四,音sī,为阴平,属齿音。李少波,在《真气运行法》中读sì,为去声,属齿音,马礼堂“养气功六字诀”中读sà,为去声。
口型:发声吐气,两唇微向后收,舌尖轻抵下腭,上下门牙对齐,留有狭缝,舌尖轻抵下齿。(如下图)
循经守窍:吸气时意想有气从拇指内侧端之少商穴入,上行经鱼际、列缺、尺泽、云门、中府入肺。吸气尽、略停。呼气时、意守中府,吐“呬”字,将肺之病浊排出体外。(如图:手太阳肺经)。
功理与作用:“呬”与肺相应。口吐“呬”字具有泻出肺之浊气,降肺火、调理肺脏功
11
能的作用。“呬”字诀用于外感伤风、发热咳嗽、痰涎不涌、背痛怕冷、呼吸急促而气短、尿频而量少等病症的治疗有效。
5、吹字诀
发音:读炊,chuī,为阴平,属舌音。
口型:舌体和嘴角后引,槽牙相对,两唇向两侧拉开收紧,在前面形成狭隙。
气息要点:气从喉出后,经两边绕舌下,经唇间狭隙缓缓呼出体外。(如下图)
循经守窍:吸气时意想有气从足下涌泉入,沿肾经上行,经然谷、太溪、阴谷、四满至两肾(肾俞)。呼气时意守两肾(肾俞穴),念“吹”,将肾之病浊排出体外,固腰健肾。同时,小腹微微隆起,气沉下丹田。(如图:足少阴肾经)
气息要点:气从齿间扁平呼出。 功理与作用:中医认为,“吹”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