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二理科政治下册期中检测试题4
B.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C.文化遗产可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D.文化遗产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33.电视是人类20世纪的一项伟大发明。今天电视已经成为一种影响重大、覆盖面最广的大众传媒工具。以上材料说明
①电视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已失去其作用 ②电视作为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之一
③电视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④电视充分显示其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34.在台湾城乡,祭祀孔子的文庙随处可见,许多同胞在山东参观访问时,无论行程多么紧迫,都要去拜访曲阜“三孔”圣地。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A.传统文化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B.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C.文化传承的手段多种多样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5.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这是因为
①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②民族文化在民族的发展中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③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6.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曾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A.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必须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B.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 C.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D.各民族文化走向形式一致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37.在春科战国时期,儒、道、墨、法诸家有的思想观点既互相对立,展开激烈辩 证,又相互影响,相互汲取营养,从而促进了我国古代学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这说明
A.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文化具有继承性
C.不同思想文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促进文化的发展 D.科学技术有力地推动着文化的进步
“实事求是”一词源自班固所撰的《汉书》,本意指的是一种治学态度和方法。毛泽东把它加以马克思主义的改造,变成一个意义理大的哲学命题,赋予了新的境界。据此回答38-39题。
38.“实事求是”一书源自《汉书》说明
A.文化继承就是全部承袭
B.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要前提 C.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D.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39.毛泽东引用《汉书》上“实事求是”一词,并赋予新的时代意义,说明
A.传统文化已不适合现代生活
B.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时要敢于否定一切
C.对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并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D.我们要成为文化的传承者和享用者 40.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
A.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C.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B.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D.艺术形式的多样性
41.文学采风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具体形式,而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岽。下面观点符合这一关系的是
①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于社会实践 ②文化创新的检验标准来自于社会实践 ③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是推动文化创新 ④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2.动漫不仅使电视荧屏更精彩,而且形成了动漫游戏出版物、音像制品、动漫游戏产品的动漫产业。这说明
A.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 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C.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于社会实践
D.文化创新的途径就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43.京剧是集我国戏剧之大成,不断吸收地方戏曲的精粹和其他艺术的特长而丰富发展起来的,是源远流长的戏剧“国粹”。京剧之所以能够维持长盛不衰,关键在于其是否
A.迎合市场需求,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B.全面吸收各地方戏剧的精粹 C.传承古代戏剧的精粹 D.兼收并蓄,推陈出新
44.由上题可见.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是
A.相互融合,逐渐趋同
B.相互独立,各有特色 D.相互交流、借鉴、融合
C.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45.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形成这种地域文化差异性的主要原因是
A.宗教信仰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B.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C.外来文化的影响
D.历史和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46.第二届“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把展示和推介高原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作为重点。其主题是:“江河之源、花儿故乡。”这体现了
A.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C.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B.幅员辽阔,民族众多 D.民族团结,和谐相处
47.钱伟长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天下没有别的国家的文字3000年以后还能看得懂, 汉字可以。”这说明
A.汉字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载体
B.汉字文化的内涵丰富
C.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D.汉字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 48.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是
A.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B.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C.文化建设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建设
D.只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才能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49.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折射出
A.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B.中华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
C.中华民族精神是世界上最可贵的精神 D.不同的民族精神有不同的时代特色
50. “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繁重的国内建设任务,当代青年要着眼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与长远发展,把思想行动统一到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上来,把炽热的爱国热情倾注到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具体实践中去。”这段话表明
A.爱国主义是永恒的 C.爱国主义是抽象的
B.爱国主义具有共性 D.爱国主义是具体的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51.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超过两万亿美元,其中大多数为美元资产。2009年4月至9月,美元贬值10.3%,是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降幅。美元贬值是对我国的影响是
①使我国持有的美元资产贬值 ②使我国持有的美元资产升值 ③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升高 ④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降低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52.就业是民生之本。从经济上说,增加就业不但可以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且还能促进经济良性循环。正确表示这种循环过程的是
53.根据财政部通知和上证所有关规定,2009年记账式附息(十七期)国债于2009年8月5日在上证所固定收益证券综合电子平台上市。期限为7年,票面利率为3.15%,利息每年支付一次。下列对国债的认识,正确的是
A.国债是政府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B.国债是以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 C.国债是一种规避风险的有效投资方式 D.国债利率一般不会高于同期的银行利率
54.近年来国企高管与普通员工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加大了人们对于部分国企,尤其是垄断行业高管“高薪”的质疑和不满。2009 年9 月,财政部对央企发出高管“限薪令”。这一举措的依据在于
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B.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C.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D.“限薪”是解决社会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本办法
55.29.继联想集团成功收购世界电脑业巨头美国IBM公司的PC(个人电脑)业务部后,200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