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北省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题: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课后练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七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
[题组一 选用、变换句式]
1.(2009·安徽高考)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园 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万山金
?上联新春对联??下联
教师办公室?
?上联?下联 解析:“新春对联”,肯定要选取“翠柳迎春”“千里绿”,据此,可选出与之相对的“黄牛耕地”“万山金”,按照对联的特点,就可对出“新春对联”了。完成了“新春对联”,后面的“教师办公室对联”就不难对出来了。 答案:(示例)新春对联:翠柳迎春千里绿 黄牛耕地万山金 教师办公室对联:桃李满园春绣锦 芝兰绕阶座凝香
2.(2009·江西高考)将下面3个句子整合为一个单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不能改变原意)
①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以音步、平仄相间构成抑扬美。 ②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的音乐美分为抑扬美和回环美。 ③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以同韵字来来回回的重复构成回环美。
答: 解析:短句变长句,需要找到中心句,再把另外一些短句安插进去。还要注意题目要求“整合成一个单句”。解答时,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答案:(示例)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的音乐美分为以音步、平仄相间构成的抑扬美和以同韵字来来回回的重复构成的回环美。
3.(2008·重庆高考)用四个反问句重组下面的语句。可以增减个别词语,但须保留原意,并保持语意连贯。
每个人都是一根蜡烛,既然你被点燃了,就应该去点燃更多的人,你自己并不会燃烧 得更快,世界却因此变得更加光明美好。
答:
解析:本题考查变换句式和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方法的能力。反问的特点就是借反问表 达一种肯定的语气。
答案:你能否认自己是一根蜡烛吗?你不想点燃自己,而后点燃更多的人吗?难道你 认为自己将燃烧得更快吗?难道你不想让世界因此而变得更加光明美好吗? 4.请将下面的译文改写成三个短句。
传统的现代派绘画——由毕加索、康定斯基、马蒂斯以不同的方式发展起来的抽象艺术是以高度发达的审视技能以及对其他绘画和艺术史的熟谙程度为先决条件的。 ① ② ③ 解析:本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将长句变成短句就是把修饰成分从原句中拿出再添加主语使之变为独立的单句。变换句式时不能遗漏主要信息,要保持句子原意,并注意语言通顺合理。
答案:①传统的现代派绘画是抽象艺术。
②它是由毕加索、康定斯基、马蒂斯以不同方式发展起来的。
③它是以高度发达的审视技能以及对其他绘画和艺术史的熟谙程度为先决条件的。 5.请围绕“节约”这一话题,用“少一点??多一点??”的句式写三句话,每句话的前后要整齐匀称。
答: 解析: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必须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生活积累,具有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是一种考查语言运用能力的好题型。作答时一定要注意:三个句子要句式一致(要明辨其结构)、话题一致(内容要符合主旨)、主体一致(陈述主体应前后一致)、修辞一致(要分辨其修辞)、情调一致(要把握住语言的感情基调)。
答案:(示例)少一点大手大脚,多一点精打细算。少一点取用无度,多一点细水长流。少一点铺张浪费,多一点勤俭节约。
6.(2008·湖南高考)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 ) 每逢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舞龙”都是一个备受欢迎的节目。 。可以说,不论天涯海角,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都能看到“龙”的身影。
A.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中国人在海外被称为唐人 B.“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 C.“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炎黄的子孙 D.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中国皇帝都称“真龙天子”
解析:B项前一分句紧承“舞龙”这个节目,话题一致,后一分句与下文“都能看到‘龙’的身影”相衔接,语意连贯,为最佳选项。A、D两项前一分句与上文衔接不紧密,后一分句与全句话题不甚一致。C项后一分句与全句话题不一致,与下文缺少照应。 答案:B
7.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 ) 某校邀请著名学者刘教授来校讲学。在向全校师生作介绍时,校长的话中有这样一段:“刘教授是我校的校友,他长期从事学术研究,成果丰富,贡献卓著,去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A.这既是他本人的荣耀,也是敝校的荣耀 B.这既是他的光荣,也是我们学校的光荣 C.这既是本校的自豪,也是他本人的自豪 D.这既是他的骄傲,也是全国人民的骄傲
解析:刘教授的成功首先应该是他自己的光荣,然后才是带给学校的光荣,排除C项。刘教授回到母校,所以介绍时不用“敝校”,排除A项。“全国人民”范围过大,排除D项。 答案:B
8.一位学者指出,“○”是一个早已普遍使用的汉字,它形简而意赅,直观而独特,但许多重要的汉语辞书却没有收录。请用一个生动形象的句子表达让“○”字尽快收录到汉语辞书中这样的意思。
要求:(1)切合原意;(2)运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方法。
答: 答案:(1)不要让“○”字到处漂泊,让它有“籍”可入,有“家”可归。 (2)“○”字睁着圆圆的大眼睛,期盼着回到母亲的怀抱。 (3)“○”字睁着圆圆的大眼睛,盼望回到自己的家园。 (4)无家可归的“○”字,盼望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们一起生活。
9.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几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
事实证明,各级领导干部经常到基层调研是了解真实情况,把领导经验和群众智慧结 合起来,倾听群众的呼声,调动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领导干部 增长知识才干,从而使决策严格地做到科学和从实际出发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和制度。 答:
。 答案:(示例一)事实证明,各级领导干部经常到基层调研是一种很好的制度,也是了解真实情况的好方法。它把领导经验和群众智慧结合起来,既能倾听群众的呼声,调动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使领导干部增长知识才干,还可以使领导决策严格地做到科学和从实际出发。
(示例二)各级领导干部经常到基层调研,可以把领导经验和群众智慧结合起来,既能倾听群众的呼声,调动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使领导干部增长知识才干,从而使决策严格地做到科学和从实际出发。事实证明,这是一种很好的制度,也是了解真实情况的好方法。
10.(2010·抚顺六校联考)把下面关于“科学发展观”概述的长单句改为三个短句。 科学发展观是在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前提下,按照统筹兼顾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答: 答案:①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法论。②它的总体要求是实行统筹兼顾。③它的前提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
11.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仿写。要求:举出两个带有“半”字的常用语并对其中蕴含的理趣作简要说明。
“半”字是一个很普通的字,可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半”字的巧妙运用,却可以表达出诸多理趣。比如,“行百里者半九十”,意在提醒人们最后的坚持尤为重要。又如,
答案:“满瓶不响,半瓶晃荡”,意在讽刺一知半解的人喜好夸夸其谈。“妇女能顶半边天”,意在提醒人们不要忽视妇女的重大作用。
12.把下面的一个长句改写成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可以变动语序和增删个别词语)
你们在祝贺之后将作出与相应的为寻求一个解决多年来困扰着联合国的问题的公正而实际的办法而进行的共同努力。
答: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