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于MATLAB的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课程设计
y=[[0];rcosflt(x,1,10)];%x通过一个升余弦滤波器得到y Fd=1/2;Fs=10;offset=0; %设定采样频率、偏置等参数 figure(1) t=1:30061;
plot(t,y);axis([1,300,-0.5,1.5]);%绘出y的时域图形 grid figure(2)
eyescat(y,Fd,Fs,offset) t1=t'; D=[t1 y];
%把y与时间变量t1组成文字变量D,在工作空间workspace的数据(30061行2列) sim('eyeE') %启动仿真系统
2)升余弦滚降系统眼图仿真图
1.510.50-0.550100150200250300 图4 y的时域图形
Eye-Pattern Diagram1.210.8amplitude0.60.40.20-0.200.20.40.60.811.2time (second)1.41.61.82
图5 眼图
3)升余弦滚降系统眼图的仿真结果分析
如图,波形幅度没有衰减,无码间串扰。可通过抽样判决后还原接收信号。若干段数字基带波形叠加后形成眼图形状。眼图’眼睛’张开越大,眼图越端正,表示码间串扰越小。上图为理想状态下的眼图,不存在码间串扰。
4)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仿真
第四部分 设计过程和体会
一、设计过程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利用MATLAB软件来进行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的仿真。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刚开始对系统的整体构成不是很熟悉,思维比较模糊,后来和其他小组同学进行了交流, 明白了整个系统的构成。知道了程序设计的步骤和流程。
(2)由于是对于Matlab软件使用不熟练,所以没有过多采用老师建议的simulink仿真,这个 在下次课程设计中我们会继续研究和努力。
(3)鉴于我们是一个大程序的书写,在运行中总会存在问题,是结果运行不出来。我们刚开 始是采用分部运行,逐次更改错误,后来经过同学们共同的努力,我们学会了使用断点 来查找错误和单步运行程序,这对我们以后的课程设计有很大的帮助。
(4)我们对整个课程设计的结果在仿真前没有大体的概念,导致我们面对仿真结果也难以断
正误。由于知识掌握的不牢固,使我们在编程过程中存在了理解的偏差。今后我们要扎 实基础,对于系统的过程了如指掌。遇到不会的,先查书自己解决,实在不行,再互相
讨论。
二、心得体会
知识是靠平时的积累的,能力是在实践过程中培养的。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让我明白自己的动手能力有待提高,思维方式需要转变,相关的知识面药拓宽。在设计过程中还发现自己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深刻,掌握得不牢固。要做好一个课
程设计并非是件很简单的事,它需要平时的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所以今后一定要注意在平时多思考相关问题,多接触这种设计性的题目,以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 。这样做不仅可以巩固所学过的知识,而且还能学到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
参考文献
[1]《通信原理》(第5版)樊昌信 等编著 国防工业出版社 北京 2001年 [2]《MATLAB信息工程工具箱技术手册》魏巍 主编 国防工业出版社 北京 2004年 [3]《MATLAB通信仿真开发手册》孙屹 主编 李妍 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 北京2004年 [4]《MATLAB通信仿真及应用实例详解》邓华 等 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北京 2003年 [5]《现代通信系统仿真及应用》李仲令 曹世文 葛造坤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西安 1997年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