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5卤代烃
卤代烃
1、 烷烃的溴代反应比氯代反应困难。碘代反应最难
2、 NBS反应条件:过氧化物——引发剂,四氯化碳,加热 3、 氯甲基化反应
4、卤代烷的制备 (1)、醇和氢卤酸——重排——速度正比于浓度——碘化氢>溴>氯 (2)、醇和卤化磷——无重排 (2)、与氯化亚砜反应——得卤代烷、二氧化硫、氯化氢 5、物理性质 (1)、氯甲烷、氯乙烷、溴甲烷是气体 (2)、直链沸点高 (3)、一氯代烷密度小于一,溴碘大于一 6、-X强吸电子效应 7、
(1)、氰化钠作用——增碳法 (2)、制备伯氨 (3)、醇钠——威廉姆森制醚 (4)、硝酸银 沉淀分析 (5)、卤代烷的还原——变成氢 8、卤代烷的水解
SN1——仅与卤烷的浓度成正比——外消旋体
(1) 但是根据温斯坦机理,由于其并未完全脱离负离子的影响,因此翻转构型较高 (2) 而且会发生重排
(3) 3°》2°》1°》甲基自由基》乙烯性
SN2——与卤烷和碱浓度成正比——构型翻转(瓦尔登翻转) (1) 从卤素原子背面进攻 (2) 断裂两边同时发生 (3) 发生构型翻转
(4) 甲级自由基》1°》2°》3°》乙烯型 强制转化的SNI反应——硝酸银的乙醇溶液
强制转化的SN2反应——碘化钠的丙酮溶液(溶剂的影响,介电常数大的容易发生SN1) 卤素对反应的影响——SN1 SN2都是碘》氯》溴》氟 因为基团大的容易离去 总而言之 基团的碱性越小越容易离去
亲核试剂强SN2 亲核试剂弱溶剂极性强SN1 9、亲核试剂和试剂的碱性
(1)亲核原子相同则亲核性和碱性是相同的 (2)同一周期则也是一样
(3)三四周期亲核力强而二周期碱性强 10、others
(1) 烯丙型、苯甲型卤代烷是1°RX,但其SN1和SN2反应都很易进行
(2) 苯型、乙稀型卤代烃较难发生SN反应。
(3) 桥头卤素,不利于S。反应(比苯型、乙稀型卤代烃更难)(不能形成平面结构且不能
从背面进攻) 11、消除反应
(1) 乙醇+氢氧化钠+加热
(2) 叔卤烷最易,仲卤烷次之,伯卤烷最难 12、札依切夫规则 13、霍夫曼规规则
氟代烷的消除反应较为特殊,主要生成在双键碳原子上取代基较少的烯烃.这和札依
切夫规则相反,称为霍夫曼规则 14、(1) 单分子消除反应E1——重排 (2) 双分子消除反应E2——反式消除 15、消除反应的影响因素
(1)结构影响——叔卤烷在没有强碱存在时起SN1、E1反应,而β碳原子烷基+则消除产率越高而取代产率越低。
(2)试剂影响——亲核性强的试剂有利于取代反应,亲核性弱的试剂有利于消除反应 碱性强的试剂有利于消除反应.碱性弱的试剂有利于取代反应。 (3)溶剂极性和反应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越容易发生E1消除
16、霍夫曼规则的解释:大体积的基团如17、E2消除为反式共平面消除 18、Williamson醚合成法
一般复杂基团量卤原子基团,另一个连烃纳 19、无论是E1、E2始终都有负离子进攻氢的一步 20、格氏试剂和铜锂试剂
优先进攻位阻较小的氢。
21、反应活性:碘化烃》溴化烃》氯化烃
22、制备镁的格氏试剂时候 溴代——无水乙醚——氯代不反应 溴代——四氢呋喃——氯代反应 四氢呋喃》无水乙醚 23、格氏试剂特点
(1)作为亲核试剂,碱 (2)格氏试剂底物无活泼氢
(3)
24、格氏试剂用途:
(1)与卤代烷发生亲核取代
(2)与环氧乙烷反应破环(烷基加在位阻较小碳上) (3)与醛酮加成(双键两边同时加) (4)与二氧化碳加成制备多一个碳的羧酸
25、Wurtz反应
26、掌握的一些卤代烃
(1)氯乙烯——制法、结构性质、亲电加成马氏规则 (2)烯丙基氯——烯丙位重排
双键可受卤素原子影响反马氏加成
(3)苄氯——氯甲基化反应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