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冶金煤气安全讲议 - 图文
并配备必要的人员,建立紧急救护体系。 12.2.2 任务;
掌握企业内煤气动态,做好安全宣传工作;组织并训练不脱产的防护人员,有计划地培训煤气专业人员;组织防护人员的技术教育和业务学习,平时按计划定期进行各种事故抢救演习。 经常组织检查煤气设备及其使用情况,对煤气危险区域定期作一氧化碳含量分析,发现隐患时,及时向有关单位提出改进措施,并督促按时解决。
协助企业领导组织并进行煤气事故的救护工作。
参加煤气设施的设计审查和新建、改建工程的竣工验收及投产工作。
审查各单位提出的带煤气作业(包括煤气设备的检修,运行时动火焊接等)的工作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严格监护检查,及时提出安全措施及参与安排带煤气抽堵盲板、接管等特殊煤气作业。 12.2.3 权力
煤气防护站在企业安全部门领导下,行使下列权力: 有权提出煤气安全使用和有毒气体防护的安全指令;
有权制止违反煤气安全规程的危险工作,但应及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煤气设备的检修和动火工作,应经煤气防护站签发许可证后方可进行;
12.2.4 设施配置
煤气防护站应尽可能设在煤气发生装置附近,或煤气设备分布的中心且交通方便的地方,煤气防护人员应集中住在离工厂较近的地区。
煤气防护站应设煤气急救专用电话。 氧气充装室应符合GB16912的有关规定。
煤气防护站应配备呼吸器、通风式防毒面具、充填装置、万能检查器、自动苏生器、隔离式自救器、担架、各种有毒气体分析仪、防爆测定仪及供危险作业和抢救用的其他设施(如对讲电话),并应配备救护车和作业用车筹,且应加强维护,使之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 有毒气体浓度单位及其换算
(1)百分浓度:分为体积百分浓度和重百分浓度,惯用前者,即在100份气体的总体积中该气体所占的体积份数,用“%”表示。
(2)PPm:在100万份气体总体积中该气体所占的体积份数。 以上两种均为相对浓度表示法,二者关系如下: PPm=百分浓度(%)×106 例如:1%=10000PPm
(3)mg/m3:答是气体浓度的绝对表示法:是指1立方米气体
(空气)中含该种气体的毫克数。
我国《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的最高容许浓度是以mg/m3为单位,它与PPm的关系如下:
mg/m3=PPm×M/24.46 PPm= mg/m3×24.46/M
式中:M为有毒气体分子量,常数24.46是25℃、1个大气压时气体的摩尔体积。 ? 爆 炸 ? 何谓爆炸
爆炸系压力之快速产生,并释放至周围压力较低之环境,因气体快速膨胀,挤压空气或容器壁摩擦,发出声响,通常造成破坏。 爆炸种类由爆炸时物质之分,爆炸可分为: 气体、液体与固体爆炸
由爆炸之特性,可分为(以工业安全为限): 物理性爆炸(爆裂)
化学性爆炸(爆燃、爆轰) 物理化学性爆炸 ? 爆炸范围
?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燃烧反应)之燃烧浓度范围,称之为燃烧范围,如产生爆炸,又称为爆炸范围。 ? 以可燃性气体或蒸气在空气中,恰足以使火焰蔓延(即能产生爆炸)的最低浓度,该可燃气体(蒸气)的爆炸下限,LEL表示,反之称爆炸上限,UEL表示。
? 爆炸下限值越低越危险,上下限差距(燃烧范围)越宽越危险。 ? 可燃气(蒸气)爆炸上、下限以百分浓度(%)为单位。 ? 爆炸危险场所的区域划分 我国GB3836.14-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4部分:危险场所分类》。GB50058-19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均规定了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划分为三个区域,即0区、Ⅰ区和Ⅱ区。定义如下: 0级区域:持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混合气的场所,称为0区危险场所。
Ⅰ级区域: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混合气的场所,称为Ⅰ区危险场所。
Ⅱ级区域: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而在不正常情况可能出现爆炸性混合气的场所,称为Ⅱ区危险场所。 煤 气 中 毒
? 煤气危险区域划分
一类险区:煤气浓度很大,不带防毒面具即使短时间停留就有中
毒死亡的危险地区。 二类险区:凡空气中co浓度高于卫生标准但可以不带防毒面具根据co浓度大小确定工作时间的地区。
三类险区:凡有煤气及其它有毒气体的管道或设备附近,空气中co浓度接近卫生标准,但长期工作有慢性中毒。 ? 口对口人工呼吸;
此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而且气体的交换量大,接近或等于正常人呼吸的气体量。对大人、小孩效果都很好。 ? 操作方法:
1、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 2、救护人站在其头部的一侧,自己深吸一口气,对着伤病人的口(两嘴要对紧不要漏气)将气吹人,造成吸气。为使空气不从鼻孔漏出,此时可用一手将其鼻孔捏住,然后救护人嘴离开,将捏住的鼻孔放开,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呼气。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进行14--16次。如果病人口腔有严重外伤或牙关紧闭时,可对其鼻孔吹气(必须堵住口)即为口对鼻吹气。救护人吹气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以吹进气后, 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为最合适。口对口之间,如果有纱布。则放一块叠二层厚的纱布,或一块一层的薄手帕,但注意,不要因此影响空气进入。 口对口人工呼吸操作步骤
? 胸外按压法 ? 操作方法:
1.患者头、胸处于同水平,最好躺在坚硬平面上。
2.按压位置:胸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
3.下压3.5-4.5厘米,按压时手指不得压在胸壁上,以免引起肋骨骨折。上抬时手不离胸,以免移位,垂直按压,以免压力分散。 4.按压与放松时间相等,用力均匀,每分钟按压80-100次,直至恢复心跳呼吸。
5.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应同时交替进行。按压与呼吸比例:单人 15 :2 、双人 5 :1。
6.人工循环时间因病人年龄、身体状况而定,但对触电、溺水、煤气中毒病人,按压时间要稍长些。 胸外按压人工呼吸操作步骤
图1
图2
图3
图4
空气组成及主要成分分压(海平面高度之燥空气) 气体 分子式 体积含量% 分压(MMHG) 氧 氮 氩 二氧化碳 氖 氦 O2 N2 Ar CO2 Ne He 20.93 78.10 0.93 0.03 0.0018 0.0005 159.1 593.6 7.07 0.2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