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学期末考试十、十一章
第十章 气质
气质:是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动上的动力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1.气质有哪些典型类型?各有什么行为特征?
答:(1)胆汁质——兴奋型:反应速度快,具有较高的反应性与主动性。急躁、直率、热情、易于冲动、精力旺盛、反应迅速。(2)多血质——活泼型:行动具有很高的反应性。活泼好动、行动敏捷、善于交际、灵活多变。(3)粘液质——安静型:反应性低。安静稳重、沉默寡言、反应迟缓、善于忍耐。(4)抑郁质——抑制型:具有较高的感受性。感情深刻稳定、细致敏感、缄默迟疑、动作迟缓、行为孤僻。 2.气质和性格的区别与联系。
答:(1)区别气质和性格的区别:气质是先天的,一般产生在个体发生的早期阶段,主要表现为神经类型的自然表现。性格是后天的,是在社会环境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气质没有好坏之分,但性格则有积极的性格特征和消极的性格特征,即有好坏之分;气质表现的范围较窄,而性格的表现范围较广;气质的变化慢,不容易改变;但性格的可塑性相对较大,改变要容易一些。(2)气质和性格关系密切,二者相互融合,相互影响。气质可以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速度和表现方式;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相同的性格特征,同一气质类型的人已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反过来,性格也可以影响气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变气质,是它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 3.简述气质和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之间的关系。
答:强而不平衡的类型对应于胆汁质;强、平衡、灵活的类型对应于多血质;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对应于粘液质;弱型对应于抑郁质。 论述题
如何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教育?
答:要点:(1)教育学生发挥气质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培养良好的品质;(2)对于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3)根据学生的不同气质特征,进行知识、技能的教育;(4)要注意和防止一些极端气质类型学生的病态倾向发展;(5)教育学生完善自己的气质。
第十一章智力
1、智力:智力是个体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在完成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综合性心理能力,包括抽象思维能力,学习与问题解决能力,适应能力等。
2、信度:是指测量的稳定性或一致性。
3、比率智商:是指通过测验所得到的儿童心理年龄(智力年龄)与其实际年龄的比率,又简称智商。
4、智力测量:是指以标准化量表,对个体在量表中每一项目上的反应进行评分,然后将个体的得分与常模进行比较,从而间接鉴定个体之力的范围和发展水平的心理测量。
5、创造力: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创造性思维是其核心和基础。 6、效度:指测量的有效性
7、智力理论:是指心理学家对人类智力的性质与组成的系统解释。 1.智力与能力有何关系?
答:智力和能力具有如下关系。 联系:(1)能力中有智力,智力中有能力。(2)智力属于认识活动的范畴,能力属于实际活动的范畴。(3)智力与知识相关,能力与技能相关。(4)人的一切心理(包括智力和能力)都是先天与后天的“合金。”
2.智力与知识有何关系?3、智力群因素论的主要观点?
智力可分为几种基本能力因素,它们的不同配搭偏构成每一个人独特的智力整体。这些基本的能力因素包括:言语理解;语词流畅;数字运算;空间关系;联想记忆;知觉速度;一般推理。这些基本心理能力并不是彼此独立的,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相关。 4、吉尔福特三维智力理论的主要观点?
可以从操作、内容、产物三个维度去淘淘智力的结构,智力活动就是人在头脑里加工客观对象,产生知识的过程。其中,操作过程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评价这五个因素,内容包括图形、符号、语义、行为这四个因素。之后吉尔福特相继把内容维度中的图形改为视觉和听觉,使其增加到五项,将操作维度中的记忆分为短时记忆和长记忆,使其有五项变为六项,智力结构的组成因素便由此增加到5ⅹ6ⅹ6=180种,每种因素都是独特的能力。
5、戴斯PASS理论的主要观点?
智力有三个认知功能系统:1、注意-唤醒系统2、同时-继时加工编码系统3、最高层次的计划系统
6、斯滕伯格成功智力理论的主要观点?
所谓成功智力是用以达到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它能导致个体以目标为导向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是对个体现实生活真正起到举足轻重的智力。斯滕伯格认为成功智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这三个关键方面。 7.如何正确对待智力测验?
答:要理性运用,切不可误用、滥用。即便进行必要的智力测验时,也要特别注意:首先,应从正规渠道接受标准的智力测验;其次,智商只具有参考价值,它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有限,也难以预测未来成就,而且智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动态发展的。 8.智力发展存在哪些个体差异? 答:(1)智力水平高低及表现早晚的差异(2)智力类型的差异 9.阜南的层次结构理论的主要观点?
阜南的层次结构理论认为,智力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智力的最高层次是普遍因素;第二层有语言和教育,以及机械和操作这两大因素群;第三次有两个大因素群分别细分为几个小因素群,即言语和教育因素群细分为言语、数量、教育等,机械和操作因素群细分为机械、空间、操作、运动等;第四次是小因素群细分而来的特殊因素,即各种各样的特殊能力。
10、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对教育的启示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类的智力至少包括8中:1)语言智力;2)逻辑-数学智力;3)身体-运动智力;4)视觉空间智力;5)音乐智力;6)人际关系智力;7)自我认识智力;8)自然观察智力。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理解人类的智力开拓了视野,,有助于启发教育工作者关注和了解受教育对象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 11沙洛维和梅耶情绪智力理论的主要观点?
情绪智力包括四个主要成分:1、准确和适当的知觉、评价和表达情感的能力;2、运用情感,促进思考的能力;3、理解和分析情感,有效地运用情感知识的能力;4、调节情绪,以促进情感和智力发展的能力
12、林崇德教授思维结构模型的主要观点?
思维作为一个整体结构,是人类这一个大的系统里的一个子系统,因此,要探讨人类思维结构的组成,就要从人类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从人类思维本身整体和部分,从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考察,根据这一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思维结构应当包括思维的目的,思维的过程,思维的材料或结果,思维的监控或自我调节,思维的品质,思维中的认知与非智力因素。林崇德认为,可以根据思维结构模型来解释智力的结构 1.论述请联系实际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智力?
创设合适的环境(良好的产前环境和产后物质心理环境);进行科学的教育(适合正确对待早期教育;分发挥学校教育的积极作用);通过元认识训练培养智力
2.论述智力发展的个体差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实际,试分析自己的智力特点。 智力发展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为:智力水平高低及表现早晚的差异;智力类型的差异 (联系实际,分别分析自己在智力水平高低、表现早晚、智力类型这三个方面的情况) 3.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培养自己的创造力
为自己创设或争取自由、民主、宽松的环境;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如注重形成适合自我风格的学习策略、与同学合作讨论等;对自己进行实用创造技法的训练 4.请联系实际阐述,如何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创设民主、自由、宽松的环境;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进行实用创造技法的训练 5.请联系实际阐述,如何促进自我智力的发展
由智力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克制,创设或争取合适的环境,关注自我的天性与内在需要,进行策略性的学习,是有效促进自我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1、创设或争取合适的环境,包括合适的物质和心理环境2、进行科学的、策略性的自我学习与同伴合作学习3、通过训练自我的元认知培养智力
6.试运用一种或几种创造技法,对某一日常用品进行改进
创造技法是人们通过长期研究与总结的创造发明活动的规律,经过提炼而成的程序化的创造技能和科学方法。1)缺点列举法,即有意识地列举现有事物缺点,分析原因并进行改进,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方法。2)希望点列举法,即针对某一事物,把各种各样的希望、梦想、愿望等都列举出来的办法。列举的希望点,就是有待创造的方向或目标。3)特征点列举法 ,即对对象的特征进行分析,并一一列出,然后探讨能否改革以及这样实现改革的方法。4)头脑风暴法,即围绕一个主题,集体讨论,通过成员之间的相互启发、相互鼓励、相互补充,产生共振效应,最终获得创造性设想的创造技法
1.案例分析你赞同教师向学生坦然承认自己未知的做法吗?为什么?
赞同,首先,教师被同学难住以后,承认未知是唯一合适的选择。因为教师不可能处处高于学生,也不应该不懂装懂或装腔作势的反诘学生。其次,教师用于承认未知,有助于培养学生面对未知时的较真精神,这将促进学生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再次,教师承认未知,倡导同伴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若同伴亦不知,教师允诺事后解答和鼓励学生课后寻求答案,则有助于促进自我能力的发展
2.案例分析王先生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做法是否有心理学依据?是否妥当 王先生重视早期教育的态度是有心理学依据的。在具有正常遗传素质的基础上,若给婴幼儿适宜的环境和早期教育,其智力就会得到快速发展。然而,王先生的做法却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早期教育应该死轻松自然的教育,以丰富的户外和户内游戏为主导。王先生的做法已经超出了学前儿童的身心承受能力,陷入了拔苗助长的误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