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C. 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答案】A 【解析】
D. 已确立议会至上原则
【详解】从材料中的“议会和国王之间……存在着一种平衡”“王权无论如何强大都无法与议会分离”“王权如何限制也在议会中进行”等信息可以看出,当时的英国存在着一种独特的议会传统,故A正确;BC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根据所学知识,议会至上原则是在光荣革命后确立的,排除D。 11.美国宪法规定:由各州选举人组成“选举人团”来间接选举总统;选举人的资格是有限制的,联邦议员和官员不得担任选举人;当选举人选不出总统时,由众议院选举,但实行参议院投票方式,每州一票。美国选举总统的这种方式 A. 暴露了联邦体制的弊端 B. 落实了三权分立的理念 C. 维护了多数民众的利益 D. 规范了共和政体的运行 【答案】D 【解析】
【详解】美国宪法规定了美国总统的选举方式、选举人资格以及当选举人选不出总统时该如何选举,这就保证和规范了美国总统的选举,从而保证了共和政体的运行,故D项正确;联邦体制处理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材料体现不出联邦体制的弊端,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三权分立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涉及的是总统选举,而不是多数民众,故C项错误。
12.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在《共产党宣言》中以原则性纲领提出,无产阶级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武装才能夺取政权。而晚年的恩格斯提议:“我们是革命者、颠覆者,但是我们用合法手段却比用不合法手段和用颠覆的办法获得的成就要多得多”,据此可知,恩格斯 A. 丰富了无产阶级斗争学说 C. 否定了武装斗争的必要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通过材料可以看出,晚年恩格斯针对社会形势变化,对过去持有怀疑态度的普选权发生重大思想改变,即主张在通过合法手段利用议会进行斗争,同时坚持武装斗争,这说明恩格斯对无产阶级斗争学说进行了重大的发展,故选A;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理论,B说法错误,排除;材料信息只是体现出晚年恩格斯开始重视合法斗争,并没有说明放弃武装斗争,排除C;材料并没有体现出恩格斯承认资本主义制度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不符合材料叙述的主旨,排除D。
页
5第
的B. 承认科学社会主义存在一定缺陷 D. 肯定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合理性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我们用合法手段却比用不合法手段和用颠覆的办法获得的成就要多得多”,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13.如图为苏联时代反美宣传漫画。图中美军咄咄逼人一架飞机把一对夫妻压得喘不过气来,此漫画反映出
A. 冷战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C. 冷战加重了美国人民的负担 【答案】C 【解析】
B. 冷战源于意识形态冲突 D. 美国冷战战略受到挫折
【详解】图片是苏联时代反美宣传漫画,美国一架飞机把一对夫妻压得喘不过气来,说明冷战加重了美国人民的负担,故选C;A漫画无法体现,排除;冷战的根源在于国家利益的冲突,B排除;漫画只是反映美国冷战对美国人民的影响,无法体现美国冷战战略受到挫折,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一架飞机把一对夫妻压得喘不过气来”,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14.2018年,美国认为叙利亚政府使用了化学武器造成平民死伤然而,化学武器事件并没有确凿证据,在这种情况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绕过联合国出兵叙利亚。这表明当今 A. “一超多强”格局进一步强化 C. 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答案】D 【解析】
【详解】美国绕过联合国出兵叙利亚,反映了美国推行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故选D;材料没有涉及“一超多强”的信息,排除A;B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绕过联合国出兵叙利亚”,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15.春秋时期,青铜器主要由各诸侯国及各国内卿大夫所制,工艺形式发生变化;在纹饰上,由商周以来的兽面纹、要龙纹等纹样,变为华丽的、富有生活气息的图案;在造型上,由庄严厚重变为轻巧多样。这一变化
A. 强化了传统的礼乐制度 C. 提升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答案】B
页
6第
B. 国际恐怖主义日益泛滥 D. 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
B. 满足了贵族阶层的生活需要 D. 有利于营造简朴的社会风气
【解析】
【详解】由材料“青铜器主要由各诸侯国及各国内卿大夫所制……变为华丽的、富有生活气息的图案……变为轻巧多样”可以得出处于贵族阶层的需要青铜器在纹饰和造型上均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故B正确;材料所述青铜器的铸造摆脱了礼乐制度的束缚,故A不正确;青铜器主要供贵族消费,很少流向市场,故C不正确;D与材料“华丽、富有”的信息不符,排除。
16.白居易在《策林》中指出:“善为国者,不求非农桑之产,不重非衣食之货,不用计数之吏,不畜聚敛之臣。闻榷管之谋,则思侵削于下,见羡徐之利,则念诛求于人。然后德泽流而歌咏作矣!”这反映出白居易
A. 开拓进取的经济主张 B. 劝诫统治者应实施仁政 C. 固守传统的经济思想 D. 强调赋税改革的必要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善为国者,不求非农桑之产,不重非衣食之货,不用计数之吏,不畜聚敛之臣”体现出白居易强调发展农业,不主张发展其他行业,说明其固守重农的传统经济思想,故选C项;重农的传统经济思想,不具备开拓进取精神,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劝诫统治者应实施仁政”,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赋税改革,故D项错误。
17.史载,清代前期,“汉(口)镇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内分居仁由义循礼、大智四坊,居民“陆居则蜂房蚁,舟居则鱼鳞老阵,小门曲苍相聚辄十余家”。汉口镇的这种状况 A. 取决于当地发达的交通 C. 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汉口镇的人口规模和商户数量直接反映出市镇商业活动的发展,故选C;交通是商业发展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决定因素,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儒学对商业的束缚,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农村人口状况,无法体现“城乡人口结构”是否变化,排除D。
18.下表反映的是1924年和1927年全国棉纺织业中心(上海、青岛、汉口、天津)国产机器棉纱输出量占当地机器棉纱总产量的比重 上海 青岛 汉口 天津 B. 体现了儒学对商业的束缚 D. 促进了城乡人口结构变化
页 7第
1924年 1927年
上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61% 50% 28% 15% 47% 19% 0 0.36% A. 上海棉纺业对外部市场依赖度高 B. 北方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快于南方 C. 大革命破坏了北方棉纺织业生产 D. 民族棉纺织业的生存处境迅速恶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表中数据看出,上海国产机器棉纱输出量占当地机器棉纱总产量的比重都在50%以上,说明上海棉纺业对外部市场依赖度高,故选A;B不符合史实,排除B;大革命主要在南方,不可能破坏了北方棉纺织业生产,排除C;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19.1955年7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厉行节约的决定》中提出从1955年下半年到1957年的基本建设投资(生产用的必需设备和国外设计的厂房投资除外)和各种费用必须在现有计划的基础上削减15%到20%。这主要是因为
A. 党对厉行节俭的重视 C. 干部奢靡现象的蔓延 【答案】D 【解析】
【详解】1955年到1957年正是我国一五计划时期,中共中央削减基本建设投资,目的是为工业化建设服务,故选D;AB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从1955年下半年到1957年”,联系所学一五计划的史实分析解答。 20.1980年,中国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中的席位,并开始为重返关贸总协定而努力,提出了“复关”的申请。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 A. 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要求 B. 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C. 新时期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 D. 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答案】C
页
8第
B.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D. 工业化建设资金需求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