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安庆一中、安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
B.初生、次生演替在开始阶段群落内部都无竞争现象 C.弃耕后的农田通过长时间的发展就能演替到森林阶段 D.草地上的某种植物的随机分布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20.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别比例和种群密度相比,后者是所有种群均具有的数量特征 B.若某种群的密度在减少,则该种群的出生率一定小于死亡率 C.光照是导致群落中动物垂直分布的直接因素 D.森林阶段是初始的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最终阶段
21.人接受指令能迅速抬腿,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也会迅速抬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抬腿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B.两种抬腿反射的神经中枢一定相同 C.两种抬腿反都需要完整的反射 D.参与两种抬腿反射的神经元数量相同
2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以利于保存 B.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片、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C.植物的向光性、顶端优势均能反映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D.在无子果实形成的过程中,生长素类似物改变了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 23.下列与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静息电位产生后膜外钾离子浓度大于膜内钾离子浓度 B.神经递质可以作用于神经细胞、肌肉细胞或腺体细胞等细胞 C.“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发生于突出位置 D.脊髓中有膝跳反射的中枢,该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 2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以防止柑橘未经采摘而提前脱落 B.可向未完成受粉的水稻喷洒适宜浓郁的生长素溶液以减少损失 C.若病毒抑制了玉米植株中赤霉素的合成,则可能出现矮化植株 D.向培养基中加入细胞分裂素有利于离体组织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25.将甲乙两种沙门氏菌(抗原不同)注射到大鼠体内,一定时间后从大鼠体内分离出浆细胞,
把每一个浆细胞单独培养,一段时间后将培养液一分为二,分别加入甲或乙种沙门氏菌。实验结果:每一种细胞培养液只能是一种细菌失去活动能力,没有出现过同时使两种细菌失活的情况。有关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A.从大鼠体内分离出的浆细胞来自T细胞和记忆细胞 B.实验说明每一个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C.浆细胞在培养液中增殖、分化并分泌特异性抗体 D.实验说明一个浆细胞只能识别一种细菌
二、非选择题(共50分,第26-2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0-31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38分)
26.(9分)下图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内产生物质①和②的场所分别为 和 ;细胞内的 (填“吸能”或“放能”)反应与⑤生成⑥的过程相关联。
(2)若该植物体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叶肉细胞内③扩散到 ;由④生成CO2为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
(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能产生[H],但两者的[H]不能相互取代,其原因是 。
27.(9分)感冒病毒侵入人体后,可能引起发烧、头疼等症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在发烧的过程中,体内 激素(含碘元素)的分泌量会增加,该激素能增加产热的原因是该激素能 。患者体温升高后,一段时间内维持在39℃左右,此时患者体内的产热量 (填“>”、“=”、“<”)散热量。
(2)感冒病毒第一次侵入人体后,病毒刺激B细胞,同时在 的作用下,B细胞进行 ,形成 。
(3)感冒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首先需要通过 免疫发挥作用,在这一免疫过程中 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而靶细胞的这种死亡属于 。
28.(8分)某地的一个池塘由于富含氮、磷的污水大量排入,导致水质富营养化,发绿发臭,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经调查发现,水体发绿主要是由于蓝藻、绿藻等浮游植物数量大量增长造成的。回答有关问题:
(1)池塘中原本生活着多种鱼类,这些不同食性的鱼类占据不同水层,这种现象体现出群落的 结构。池塘中肉食性鱼类数量较植食性鱼类数量少,从能量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2)池塘受污染后,鱼类的种类和数量都大幅减少,其他生物种类和数量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这一过程属于群落演替中的 ;该池塘在受到污染后很难迅速恢复的原因是 。
(3)有专家建议,在水体发绿初期,适量投放一种喜欢滤食藻类的鲢鱼来控制藻类数量,其原理之一是利用了不同物种之间的 关系,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29.(12分)已知某种植物是雌雄同株,该植株花的颜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与a,B与b)控制(假设其花的颜色只有黄色和乳白色两种)。研究人员为研究该植物花色的遗传特点,进行了如图的杂交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F2出现的变异现象称为 ,F2黄色个体从两个个体杂交得到的子一代与子二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与上述杂交实验相同,这两个个体的基因型为 。
(2)F2黄色个体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的花色表现型始终为黄色,这些个体 (填“全是”、“全不是”或“不全是”)纯合的体。F2黄色个体中,部分个体自交后代花色表现型为黄色和乳白色,这样的个体在F2黄色个体中所占的比例为 。
(3)现有部分本来是纯合黄色个体的种子,可能混有与F1相同基因型的部分种子,请设计实验方案来确定这包种子是否为纯合子,并预期实验结果 。 (二)选考题(共12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0、31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0.【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2分)
土壤具备了大多数微生物生活所需要的营养、水分、空气、酸碱度、渗透压和温度等条件。故成了微生物生活的良好环境。可以说,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也是微生物的“大本营”。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从土壤中分离并计数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需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培养基。该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划分属于 。该培养基同时具有选择功能,这是因为 。实验过程中,利用 法在培养基上接种并统计土壤样品中的活菌数目,但统计结果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这是因为 。 (2)土壤中也生活着大量的酵母菌。酵母菌新陈代谢的类型为 ,果酒的制作离不
开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反应式为 ,检测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常用 来检验。
31.【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分)
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科技的核心工程,但其离不开一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的支撑,请回答相关问题:
(1)1944年,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 。科学工作者对肺炎双球菌如何实现转化机理的进一步的研究,催生了基因工程,具体对基因工程的启示是 。
(2)1967年,科学家发现细菌拟核DNA之外的质粒具有 能力,并可以在细菌细胞间转移,这一发现为基因转移找到了一种运载工具。具体在农杆菌转化法中,利用Ti质粒中的 ,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DNA上。
(3)科学家将抗冻蛋白基因导入到植物细胞内,从而培育出耐寒的植物。欲从自然界中获得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