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练30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含解析
(3)本流程中分别采用条件1和条件2获得不同晶体,所依据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 a.摩尔质量 b.溶解度 c.溶解性 d.熔、沸点
(4)检验钾肥中是否含有Na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若含有Na,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若需要得到高纯度的钾肥,可以采用的提纯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2分)已知废旧干电池中的填充物主要有二氧化锰、炭黑、氯化锌、氯化铵、淀粉糊、Mn2O3、ZnO、FeO、汞的化合物等。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拟回收废旧电池中的成分,主要操作流程如下图:
+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步骤②过滤后,滤液中的主要溶质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步骤③中灼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步骤③得到的是粗制二氧化锰,要得到精制的二氧化锰还需将粗制二氧化锰用稀硝酸洗涤后再用蒸馏水洗涤,稀硝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经过步骤②得到的固体干燥后,用氯酸钾与之混合加热的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代替实验④。
(4)已知NH4Cl和ZnCl2的溶解度(g/100 g水)如下表:
温度(℃) NH4Cl ZnCl2 从
滤
液中分20 37.2 396 离30 41.4 437 NH4Cl40 45.8 452 和60 55.2 541 ZnCl2
80 65.6 614 的方
法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有害物质必须特殊处理的角度考虑,上述设计不合理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0分)[2019·湖南师大附中月考]氯苯在染料、医药工业中用于制造苯酚、硝基氯
苯、苯胺、硝基酚等有机中间体。实验室中制备氯苯的装置如图所示(其中夹持仪器及加热装置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仪器a中盛有KMnO4晶体,仪器b盛有浓盐酸。打开仪器b的活塞,使浓盐酸缓缓滴下,可观察到仪器a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d内盛有苯、FeCl3粉末,仪器a中生成的气体经过仪器c进入仪器d中。仪器d中的反应进行过程中,保持温度在40~60 ℃,以减少副反应发生。仪器d的加热方式最好是________加热,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方法制备的氯苯中含有很多杂质,工业生产中,通过水洗除去FeCl3、HCl及部分Cl2,然后通过碱洗除去Cl2。碱洗后通过分液得到含氯苯的有机混合物,混合物成分及沸点如下表所示:
有机物 沸点/℃ 苯 80 氯苯 132.2 邻二氯苯 180.4 间二氯苯 173.0 对二氯苯 174.1 从该有机混合物中提取氯苯时,采用蒸馏的方法,收集________℃左右的馏分。 (4)实际工业生产中,苯的流失如下表所示:
流失项目 苯流失量/(kg·t) -1蒸气挥发 28.8 二氯苯 14.5 其他 56.7 合计 100 某一次投产加入13 t苯,则制得氯苯________t(保留一位小数)。
课练30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狂刷小题 夯基础]
[练基础]
1.C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的意思是豆子煮熟后,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煮羹。“漉”涉及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过滤。
2.A FeSO4·7H2O易分解,故应该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B项错误。蒸发应该采用蒸发皿,C项错误。碘易溶于有机溶剂,应采用萃取的方法分离,D项错误。
3.C 根据石蕊的变色范围可知,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中性或碱性,A错误;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SO3氧化,所以溶液中可能含有SO3,B错误;观察钾的焰色反应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焰色反应呈紫色不能说明是否含有Na,C正确;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物质有很多,如Ca(OH)2或Ba(OH)2、氯化铝等,D错误。
4.C 气体X通入硝酸银溶液产生浅黄色沉淀,该沉淀是溴化银,因此气体X中一定含有HBr;因NH3和Cl2都能与HBr反应,则一定没有NH3、Cl2;由于溴化氢的存在,即使含有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也不生成沉淀,所以无法确定二氧化碳的存在,故①③正确。
5.D NO、NO2的混合气体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会发生反应:NO+NO2+2NaOH===2NaNO2+H2O,欲除去NO中的NO2,应将气体通过盛有水的洗气瓶,A项错误;除去乙醇中的水,应加入生石灰,然后蒸馏,B项错误;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改变较大,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改变较小,除去KNO3中的NaCl时,冷却热饱和溶液,KNO3结晶析出,C项错误;铝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铁与NaOH溶液不反应,除去铁粉中的铝粉,加入NaOH溶液,过滤后得到铁粉,D项正确。
6.B Cl2可以将Br氧化成Br2,但废液瓶中通入Cl2的导管应该长导管进短导管出,A项错误;CCl4萃取Br2后,出现分层,CCl4层在下层,水层在上层,可用分液漏斗分液,B项正确;CCl4和液溴的沸点不同,可用蒸馏法分离,但是丙装置中的温度计的水银球应该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相平,C项错误;液溴具有挥发性,长期放置会腐蚀橡胶塞造成溴蒸气泄漏,D项错误。
7.AD 选项A,钠的焰色能掩盖钾的焰色,正确;选项B,制备溴苯时应用液溴而不是溴水,错误;选项C,无水CaCl2可与NH3反应,错误;选项D,乙酸乙酯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乙酸可与Na2CO3反应而除去,正确。
8.D 根据流程图中的现象分析,甲盐溶液中可能含有Fe或Fe,SiO3与Fe或Fe
3+
-
2-
2+
2+
3+
2-
2+
3+
-
+
2-
2-
都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Fe能将I氧化,所以不存在FeI3溶液,B错误;S与Fe或Fe
+
3
都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若甲为FeBr2,加入酸化的AgNO3溶液会生成浅黄色沉淀AgBr,在
酸性溶液中NO3能将Fe氧化为Fe,加入KSCN溶液会得到血红色溶液,D正确。
[练高考]
1.B 将生砒放置火上,固体变成气体,遇冷又变成固体,此分离方法为升华,故选B。 2.C A项,定容时,眼睛应平视刻度线;B项,氯气与碳酸氢钠反应,且HCl与NaHCO3
反应产生新的杂质CO2,应用饱和食盐水吸收氯气中的HCl;C项,铁钉在中性食盐水中发生吸氧腐蚀,试管中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导管中红墨水上升;D项,电石不纯,在产生乙炔的同时会产生H2S等还原性气体,会干扰乙炔与高锰酸钾的反应。
3.C A项,NaHCO3、Al(OH)3加入足量稀硫酸有CO2产生,振荡后无固体存在,错误;B项,AgCl、NaHCO3加入足量水AgCl不溶,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但固体仍不溶,错误;C项,Na2SO3、BaCO3加入足量水BaCO3不溶,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SO2、CO2产生,BaCO3固体溶解,Na2SO3、BaCO3加入足量稀硫酸有SO2、CO2产生,生成BaSO4固体,正确;D项,Na2CO3、CuSO4加入足量稀硫酸有CO2产生,振荡后无固体存在,错误。
4.B 利用流程知,向含酚废水中加入苯,发生萃取,将酚萃取到苯中,然后分液,再加入NaOH溶液,苯酚与NaOH反应得到苯酚钠,苯酚钠进入水中,通过分液得到苯酚钠溶液和苯,再向苯酚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得到苯酚乳浊液,静置分层,最后通过分液即可得到苯酚,由上述分析知,B项错误。
5.D 除去NaHCO3固体中的Na2CO3,可加水溶解制成饱和溶液,通入足量CO2气体,结晶,过滤,A项错误;制备无水AlCl3时,应将AlCl3溶液在HCl氛围中蒸发,B项错误;重结晶提纯苯甲酸时,应将粗品制成其热饱和溶液,趁热过滤,再冷却结晶,C项错误;鉴别NaBr和KI溶液,分别加入新制氯水后,用CCl4萃取,Br2的CCl4溶液呈橙色,I2的CCl4溶液呈紫红色,D项正确。
[练模拟]
1.D 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可能是氯气、溴蒸气、碘蒸气、臭氧等,A项错误;根据酚酞的变色范围可知,能使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其一定呈碱性,B项错误;在潮湿空气中能形成白雾的气态氢化物可能是氯化氢、溴化氢、碘化氢等,C项错误;常见的红棕色气体有二氧化氮、溴蒸气,溶于水能形成无色溶液的红棕色气体一定是二氧化氮,D项正确。
△
2.B CO2不支持燃烧,除去CO2中的CO,应通过灼热的CuO:CuO+CO=====Cu+CO2,使CO转化为CO2,A项错误;HCl可溶于饱和食盐水,而Cl2难溶于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可先通过饱和食盐水,再干燥,B项正确;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Cl3,应加入过量铁粉,使其发生反应:Fe+2FeCl3===3FeCl2,再过滤除去过量铁粉即可,若加入过量铜粉,则会引入CuCl2杂质,C项错误;除去NaHCO3溶液中的Na2CO3,应通入过量CO2,使其发生反应:Na2CO3+H2O+CO2===2NaHCO3,若加入适量氯化钙,则会引入杂质NaCl,D项错误。
3.C 胶体的制备和检验方法均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正确,B项
-2+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