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小学教师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小学教师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作者:吴婷婷
来源:《西江文艺·下半月》2015年第05期
创造性思维对于个人来说,是衡量一个人才华高低、能力大小的尺度,其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而言亦是至关重要。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创造性思维在各个领域起到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作用。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中小学阶段是关键时期,而教师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直接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因此,老师应该尽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全身心的投入和付出,使学生从小建立良好的创造性思维模式。为此,本文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望在中小学教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面提供建议。
一、中小学教师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研究表明,许多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而这些阻碍和束缚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因素有教师的能力不足、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不当、教学内容死板等。
(一)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教育观念落后,对教学认识存在误区
由于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原始的学历水平普遍不是很高,在教学能力上的严重不足满足不了教育发展的要求,根本就无法担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任。老师们由于长期受封建思想观念和其他学科的影响,只有“晓之以理”,忽视“动之以情”,重点强调课本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学习,忽略了教学的创造性思维和对情感原则重视,学生因为缺少情感体验,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其次,老师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认识不够全面,他们大多数倾向于认为中小学生身心发展不完备,更多地需要接受指导与学会服从,因此对于中小学生表现独立、敢为的行为往往不予鼓励,甚至加以限制。因此,造成了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不仅没有得到提升,反而遭到严重的破坏。
(二)教学的方法过时、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不足 1、老师的教学方式太过传统、死板。
老师大多都采用传统的授课模式,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多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知识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他们总是尽可能把自己知道的理论知识,学习方法,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却不懂得在这种古老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缺少教师与学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