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中数学1.1.2集合的表示教案理新人教版必修1
课题:集合的表示
课时:002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集合的表示方法;
(2)能正确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选择恰当的表示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集合和元素的定义;元素的三个特性;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常用的数集及表示。 2.集合{1,2}、{(1,2)}、{(2,1)}、{2,1}的元素分别是什么?有何关系 二、新课教学
(一).集合的表示方法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可以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集合,也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一个集合,除此之外还常用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示集合。
(1)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如:“地球上的四大洋”可以表示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方程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可以表示成{1,2};…;
说明:1.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所以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不必考虑元素的顺
序。
2.各个元素之间要用逗号隔开; 3.元素不能重复;
4.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数,点,代数式等;
5.对于含有较多元素的集合,用列举法表示时,必须把元素间的规律显示
清楚后方能用省略号,象自然数集N用列举法表示为?1,2,3,4,5,......?
例1.(课本例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2
(2)方程x=x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3)由1到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 (4)方程组?
?x?2y?0;的解组成的集合。
?2x?y?0.
思考2:(课本P4的思考题)得出描述法的定义:
(2)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花括号{ }内。
具体方法:在花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一般格式:?x?Ap(x)?
2
如:{x|x-3>2},{(x,y)|y=x+1},{x︳x直角三角形},…; 说明:
1.课本P5最后一段话;
22
2.描述法表示集合应注意集合的代表元素,如{(x,y)|y= x+3x+2}与 {y|y= x+3x+2}是不同的两个集合
辨析:这里的{ }已包含“所有”的意思, {实数集},{R}就是错误的写法。
例2.(课本例2)试分别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2
(1)方程x—2=0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2)由大于10小于2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
?x?y?3;(3)方程组?的解。
x?y??1.?
思考3:(课本P6思考)
说明: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 (二).课堂练习:
1.课本P6练习2;
2.用适当的方法表示集合:大于0的所有奇数
3.集合A={x|
4∈Z,x∈N},则它的元素是 。 x?324.已知集合A={x|-3 归纳小结: 本节课从实例入手,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对于集合的三种形式自然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会进行自由转换。 作业布置: 1. 习题1.1,第3.4题; 2. 课后预习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课后记: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