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问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11)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问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11)
问答题
1. 简述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
答:(1)有利于维持动脉血压:机体通过自身输血和自身输液作用增加回心血量,缓解血容量的绝对不足;同时心输出量增加、外周阻力升高。通过上述调节,休克早期血压无明显变化(5分); (2)血液重新分布有利于心、脑血液供应:休克早期,腹腔内脏、皮肤、骨骼肌和肾等器官血管收缩,血流量显著减少,而心、脑血管不发生收缩,血流量基本正常,加之此时动脉血压变化不明显,所以在全身循环血量减少的情况下,有利于优先保证重要生命器官如心、脑的血液供应(5分)。 2.简述代谢性酸中毒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答:(1)心肌收缩力降低:H+浓度升高除使心肌代谢障碍外,还可通过减少心肌Ca2+内流、减少肌浆网CaZ+释放和竞争性抑制Caz+与肌钙蛋白结合,使心肌收缩力减弱(4分);(2)心律失常:酸中毒使细胞内K+外移,加之肾小管细胞泌H+增加,排K+减少,故血钾升高。高血钾可引起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发生心脏传导阻滞或心室纤颤(4分);(3)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降低:导致外周血管扩张,血压可轻度降低(2分)。
3. 简述艾滋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制。
答:病因及传播途径: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引起的致死性传染病(2分)。传染源是艾滋病患者及HIV携带者(2分)。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及母婴传播(3分)。
发病机制:HIV选择性破坏TH细胞,引起细胞免疫缺陷。在疾病晚期出现致命性机会感染和机会性肿瘤(3分)。
4.简述栓塞的类型及对机体的影响。
答:(1)血栓栓塞最常见,包括肺动脉栓塞和体动脉栓塞(2分)。较小的栓子广泛地栓塞于肺动脉的分支,或较大的栓子栓塞于肺动脉主干及其大分支时,可致患者猝死。体动脉的栓子常栓塞于脑、肾、脾和下肢,可引起局部组织缺血坏死(4分);
(2)脂肪栓塞,大量脂肪滴广泛栓塞于肺循环时,可引起急性右心衰竭(1分);
(3)气体栓塞,包括空气栓塞和氮气栓塞。大量的空气迅速进入血循环,可引起猝死。氮气栓塞多发生于小的血管,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坏死(1分);
(4)羊水栓塞,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绝大多数导致死亡(1分); (5)其他栓子栓塞,如细菌团、肿瘤细胞团等引起的栓塞。(1分) 5. 简述呼吸衰竭发病机制中,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表现的两种形式。
答:(1)通气与血流比降低:如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均引起病变部位肺泡通气不足,但流经该部位的毛细血管血液并未减少,导致通气与血流比例小于0.8(5分);(2)通气与血流比增高:如肺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