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前必看轮机工程材料经典试题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内。
1. 一般地,较重要的轴类零件,最终热处理后,其硬度指标用( C )。 A.HBW B.HRB C.HRC D.A或B
2.零件氮化处理后,其表面硬度指标一般用( D )。
A.HBW B.HRB C.HRC D.HV
3. 最常用的力学性能指标有:弹性、强度、刚度、( A )、韧性、硬度、疲劳强度和高温强度等。
A.塑性 B. 低温脆性 C. 脆性 D. 热硬性
4. 一般情况下,材料经强化处理,其强度、硬度会提高,而其( A )、韧性将下降。
A.塑性 B. 低温脆性 C. 脆性 D. 热硬性
5. 机械设计与加工过程中,常需考虑所选材料能否用某种加工方法顺利地制造成零件。即需考虑材料的( C )性能。
A.力学 B. 低温 C. 工艺 D. 高温
6.上题中,材料的这种性能包括:(B)性能、焊接性能、压力加工性能、切削加工
性能等等。
A.力学 B.铸造 C.抗疲劳 D.蠕变
7. 零件渗氮是为了提高零件表面的(D )性能。
A、硬度 B、耐磨、耐蚀 C、疲劳强度 D、A+B+C
8. 要提高导线等纯金属的屈服极限,可用( B )的方法得到。 A.固溶强化 B. 加工硬化 C. 热处理 D. A+B+C
9.钢的退火是将钢加热到高于或低于钢的临界点,保温一定时间,随后( B )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A.快速 B.缓慢 C.在水中 D.在油中
10.上题中,这种热处理工艺是为了:( B ),提高塑性;细化晶粒,改善组织,提高机械性能;消除偏析和内应力,为成品的热处理作准备。 A.提高硬度 B.降低硬度 C.提高弹性 D.降低弹性
11.上题的工艺,一般安排在( A )。
A.切削加工之前 B.切削加工之后 C.磨削加工之后
12 . 表面化学热处理是通过改变表面(A )来提高和改善表面性能。 A、化学成分 B、显微组织 C、温度 D、应力状态
13 . 钢件淬火后再高温回火,即调质作最终热处理,主要用于:以下零件( C )。
A.刃具、量具、模具 B.各种弹簧 C.连杆、轴、齿轮 D.滚动轴承
14. 等温淬火可使钢获得( D )组织。 A.M B.M+A′ C.B上 D.B下 15.钢淬火的目的一般是为了获得(A )。 A.M B.M+A′ C.B上 D.B下
16. 完全退火不能用于( B ),否则会有网状渗碳体出现。
A.亚共析钢 B.过共析钢 C.锻件 D.铸钢件 E.焊接件 17.铸铁件中的碳,应该以(D )形式存在。
A.网状渗碳体 B. 片层状渗碳体 C.球状渗碳体 D.石墨 18. 气缸套因其主要损伤为磨损,要求其有足够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故应对其内表面进行( D) 。
A.退火 B.正火 C. 调质 D.表面强化
19.与钢相比,铸铁的优点是:(C)
A.强度高 B. 刚度好 C.耐磨性好 D.塑性好 20.白口铸铁因其( B ), 故( D )。
A.强度很高 B.硬度很高 C.可用来制造各种刀具 D.很少用于制造零件
二.多选题 (共10 题,每题 2分,共20分)。 在下面罗列的材料牌号中,
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下列各题的零件或物件。
1. 绑扎物件用的钢丝。 Q195
2. 船上吊机吊起重物用的钢丝绳。 60 3. 船用锅炉的炉筒。 20g
4. 弹簧 60Si2Mn 5. 滚动轴承 GCr15 6. 柴油机缸套 QT800-2
7. 滑动轴承的轴瓦的瓦衬 ZChSnSb11Cu6 8. 活塞销 20 9. 船用柴油机的重要螺栓 45 10.柴油机燃油系统的精密偶件。 GCr15
Q195 、 QT800-2 、 20 、 45 、 60 、 20g 、 60Si2Mn 、 GCr15、 ZChSnSb11Cu6 、
三.计算题(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 1.根据Fe-Fe3C相图计算在室温下含0.60%C的钢中,珠光体和铁素体各占多少
百分比?
2.根据Fe-Fe3C相图计算在室温下含0.77%C的共析钢的钢珠光体组织中,铁素体和渗碳体各占多少百分比?
四.作图题(10分)
试绘出三种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并写几个具有该种结构的金属。
(一) 体心立方晶格 α-Fe、W、Mo、Cr、V和Nb等
(二) 面心立方晶格 Cu、Al、γ-Fe、Ni、Ag和Au等
(三) 密排六方结构 Mg、Zn、Be、Cd等
五.简述题(共4 题,每题5分,共20分)
1.一批45钢棒料,落料后即车削,发现车刀易磨损且易崩刃。在确定刀具无异常的前提下,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
答:正常车削时,根据被加工材料选择刀具材料。即两者是匹配的。不考虑
刀具的异常,若刀具易磨损,属非正常情况:不是被加工材料太硬,就是刀具硬度太低。但刀具又易崩刃,说明刀具硬度并不低。则被加工材料太硬。(可测试一下材料的硬度)。可能是冷拔过,可能材料中有硬质点。 解决方案:1)跟换刀具,使能切削的硬度更高的材料;(但一般不建议
这样)。
2)对被加工材料退火以降低硬度。
2. 一批碳钢拉伸试样,力学性能实验时,却没有屈服现象。试简述其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
答:希望拉伸时出现屈服现象,拉伸试样一般用低碳钢。拉伸时没出现屈服
现象,只能是被拉伸过超过了屈服点,即有加工硬化。 解决方案:再结晶退火。(之后车削)
3. 拟制作一批焊接教具。选用15钢薄钢板。成功地制成了“正常焊缝”、“焊接变形”、“焊接烧穿”等焊接教具。但想焊制“焊接开裂”教具时,却没有出现想要的裂纹。
试简述其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
答:15钢属低碳钢,塑性韧性很好,导热性也好。焊接时可不用特别处理而
直接焊接,不会出现开裂。而焊接开裂一般出现在高碳钢等塑性韧性较差的材料焊接时。故
要焊接开裂,不应选用低碳钢。
解决方案:更换钢板材料。
4.T12锻坯,锻造后发现,坯件中有片状渗碳体.这不仅会使后续的切削加工困难,还会引起之后的淬火易开裂、变形、过热,也使零件的脆性增大。试给出解决方案。
答:应退火。过共析钢不采用完全退火,应球化退火,以消除片状渗碳体。
六.问答题(共2题 每题10分 共20分)
1. 某柴油机的凸轮轴,要求表面有高的硬度(>50HRC),而心部具有良好的
韧性(AKU>40J )。
拟用45钢,热处理工艺安排如下:退火、调质、在凸轮表面进行高频
淬火、低温回火。
试分析各热处理工序的作用。
答:退火:降低硬度,利于后面的切削加工;
调质: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即要求的良好的韧性。
表面进行高频淬火、低温回火:使表面具有高硬度,再低温回火,促使
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以保持组织和尺寸稳定性、降低脆性和应力,同时,仍有高硬度。
2.某船船员,用船上的60Si2Mn废钢板,制作了一批日用手工刀具。工艺如下:落料后,用砂轮将刀刃磨锋利。请你结合下列铁碳相图及所学的有关知识,分析一下:
1)这批手工刀具的使用性能如何? 2)为何会如此?
3)给出你的改进方案。
答:1)不耐磨,用不久就会钝。
2)从材料牌号及相图可知,60Si2Mn,属高碳合金钢。淬火后能有高硬度。但,60Si2Mn为弹簧钢,做板簧时,为有高弹性,最终热处理为淬火+中温回火。而刀具,要高硬度,最终热处理为淬火+低温回火。故硬度不够,易磨钝。
3)刃口磨锋利之前,最终热处理:淬火+低温回火。刃磨锋利。(在船上,可用气焊火焰将刃口部分加热至黄白颜色,水淬后,在刀背部分加热片刻,待热传到刀刃部分即可。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