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对藁城市公共场所禁烟令实施的调查报告
——对藁城市公共场所禁烟令实施的调查报告
【摘要】
《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范围若干规定》将于2010年5月1日正式在北京施行。届时本市餐厅、网吧以及体育馆等10类场所将全面禁止吸烟。按照规定,各大、中型餐厅应提倡全面禁烟,分区管理中,75%面积为无烟区,25%面积以内设密闭隔离的吸烟区,而500平方米以下的小型餐厅,在餐厅内要采取控烟措施。 将在5月实施的《规定》与之前公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进一步扩大了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范围,包括餐厅、网吧等公共服务区将全面实施禁烟;在禁烟场所抽烟,个人暂时免于经济处罚,但场所所在的管理单位将因禁烟监管不善受到处罚。 【关键词】
藁城市 公共场所 禁烟 措施
北京在颁布禁烟令之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作为藁城市人民政府,在不久之后也开始实施禁烟行动,响应党的号召,响应国家的号召。我们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对被动吸烟者的伤害可能比对吸烟者本人还要厉害。如果由于养成了对吸烟的依赖,一时也改不掉,当然这属于吸烟者本人的自由,任何人不得侵犯。但是问题在于吸烟者在享受自己的自由时,不得侵犯不吸烟者呼吸清洁空气的权利,更不得侵害他人的健康权。法律在这方面的作用就在于,在吸烟自由与他人的健康权之间保持一个平衡,规定在公共场所不抽烟或划定一个抽烟区,正是保持这种平衡的一个目前大家都可以接受的选择。
禁烟法的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在一个有着上亿烟民和上百年历史的国度。禁烟法其实对于政府来说是一项挑战,对于政府执法是很好的考验,也检验了政府禁烟的力度,是否只是纸上谈兵,是否是前些年禁烟的后续。禁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要做到持之以恒,把禁烟坚持下去,需要我们全民的努力,而不是只是政府在大声喊,而我们却无视之。
在暑期,我走访了藁城市的大部分公共场所,有学校、广场、餐馆、商业街及其医院,并对部分人进行调查和访问。通过调查,我发现市民对于全面禁烟的政策表示赞同,尤其是饱受二手烟之苦的市民更是拍手称快。他们的对吸烟的态度都是嗤之以鼻,这些之中很多都有吸烟的经历,在亲自体验到吸烟的危害之后,都远离香烟了。但赞同的同时,也引发了一部分人的质疑。有些人表示:其实很多城市早已有了“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相关控烟法规,但由于执法主体不明确、惩罚措施不适当、禁烟场所涵盖范围有限等诸多“软肋”,可操作性并不强,使得禁烟成为纸上谈兵,很多人都对禁烟失去了信心。即将施行的禁烟令能否吸取前车之鉴,让禁烟不只停留在纸上,而是落实到行动里,我们对此抱以怀疑的态度。
关于藁城市禁烟,政府相关部门的措施不是很到位。1、在北京禁烟令颁布之后的一个月之后才开始准备本地禁烟,反应不够迅速;2、没有做到广泛的宣传,虽然人们对于禁烟了解的不少,但是藁城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于禁烟的宣传确实不多,民众大多是从其他各电
视台或报纸了解的;3、没有在公共场所设立足够的警示牌以提示民众时刻禁烟的意识,我在藁城市县城里跑了好几圈,在各大公共场所都涉足,但是警示牌却没有见到多少,我统计了下各个公共场所警示牌的数量,平均下来每个地方也就2-3个,相对于偌大的公共场所又怎么能起到警示作用呢;4、对于在公共场所抽烟的烟民的处罚措施不明确,我通过浏览藁城市政府的网页,没有看到一篇具体的关于禁烟的措施,有的只是象征性的口号,对于没有惩罚的法律是无效的,虽然抽样并不是刑事犯罪,没有罪大恶极,但是在法律出台后,它仍是一项法律,既然违法了,就要追究法律责任,要不然怎么能称为法呢?依法治国,法律要确保能够得到实施;5、藁城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没有做到以身作则,在政府大楼前,我蹲点了一个多小时里,抽烟的有很多人,门亭岗位、开车的司机、一些不明身份的人在政府大院里三三两两的抽烟的无处不是,有甚者,像一些无所事事的交警,在大街上就吞云吐雾,完全一副为我独大的感觉,不仅不把禁烟令放在眼里,更是不把人民放在眼里,又怎能期望他们一圈人能治理好交通呢;6、对于商店售烟没有管制,虽然只是在公共场所禁烟,但是在烟的销售方面,相关部门应该加以限制,限制烟的数量及可以销售的商店,对禁烟只是靠烟民的自觉显然是不明智的,烟是一种瘾,对于烟民是无法抗拒的,所以要禁烟还得靠全民。
禁烟是一项全民运动,政府是导向,引导人们养成一种文明生活的意识。而且不仅要引导,还要颁布并执行禁烟的措施,对于冥顽不化的要给予适当的处罚,只是警告或以道德来约制人是不顾的,规定措施处罚并行,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最关键的是卫生部门和烟草部门之间处理好利益关系,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除了政府的积极措施之外,还需要市民的积极配合,禁烟不是政府的政绩,我们不能只看政府人员在台上表演,它更需要我们去参与其中,自己戒烟也要督促他人戒烟,就算一时半会不能戒烟,起码在公共场所禁烟是应该做到的,把禁烟看成是一项责任,从头到尾把它实施下去。
近年来,全社会对于控烟、禁烟、戒烟的呼声越来越高,但烟草店却越开越多。我沿着通安街走了一圈,短短1.2里的马路上,烟草店竟然不下10家,最近的两家直线距离竟然不足百米,由此可以看出烟草是一项赚钱的生意,也同样看出烟民的数量。在医院附近我转了几圈,倒是没看到多少人吸烟的,但是在医院外围,很多人在愁眉苦脸的抽着,可能是心情不好的原因,由此可以看出,吸烟是有它存在的理由的,偶尔抽烟没关系,但是经常抽,尤其是在公共场所抽烟就是不对的,这种行为不仅损人而且也不利己。我们要坚决杜绝这种行为。在藁城市人民广场里,很多人市民三三两两的聚在一块抽烟聊天,乐在其中,虽然是露天场所,可是仍然影响了不少人,很多去广场休闲的老人小孩都不得不绕开烟云。香烟的出售其实在大街小巷的小商店里都是一不小的一部分营业额。商人是无利不在,烟草业是暴利行业,很多商人乐此不疲的做着香烟倒卖的行业。同样烟草企业也是利税大户,难怪有人说:“烟民们抽的不是烟,而是GDP和财政收入。”人人都知道吸烟危害健康,但每一个烟民掐灭香烟的那一刻都很纠结。我身边有很多烟民,大部分人都是有着几十年烟龄的“老烟民”,因此说禁烟很难做到一步到位。他们吸了几十年的烟了,香烟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家常便饭一样,尤其是农村里的人,对于高消费无望的状况,更是将吸烟当作是一种娱乐,一种享受。而城里人把吸烟当作一种交际,碰面之后的第一件事不是自我介绍,而是递一根烟,不能不说这是一种促进关系的手段,但是交际其实也可以换其他的方式的。我跟很多交流过,
几乎一半的人都人认为吸烟用来交际是很有用的,但是时间长了,自己也有隐了,看来不好的习惯也是不小的因素。当吸烟成为一种习惯之后,再要接触它就很难了。
禁烟令的颁布已经不短时间了,而且各种媒体已经做了很大的宣传,但是效果仍然不大,在藁城市最繁华的通安街上,随处可见抽烟的烟民,在一些商店也有禁烟的标识,但是作用却不是很大。若要让禁烟令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应该在公共场所设立吸烟区,这样更加人性化,应该给烟民留出缓冲的余地。“禁止吸烟”的牌子从我认字那天就有,但至今仍旧无法做到令行禁止,原因是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监管体系。究竟哪个部门负责禁烟工作?这个部门有没有执法权和处罚权?在禁止吸烟的场所抽烟响应国家的号召该罚多少钱?这些都没有明确,才让“禁烟令”只能是纸上谈兵。想想两年前实施的禁塑令,能够坚持到今天相当难得,至少人们在超市里不会随意索要购物袋了。即将实施的禁烟令能够达到禁塑令的水平就相当不容易了。公共场所全面禁烟让民众看到了政府的决心,接下来要看的是如何保障其顺利进行,更要关注烟民能否自觉遵守。禁烟不可能一蹴而就。 对于禁烟令,其实这只是外在的限制人们的一种法规,要遵守它还需我们大家自己自觉,只有自觉才能把它实施好,不至于让它成为被人遗忘的历史。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吸烟现象还是存在的,有那么一句话我觉得很是有理——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吸烟并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的问题,禁烟需要许多方面的合作,不仅仅是个人问题。还有地方政府一系列的措施辅助及其宣传。 【总结】
经过半个月的社会实践,我学到了很多,明白学校是想引导我们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为大学毕业之后做准备。也了解了社会实践是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是从课本上学不到的生活哲理。在社会实践中,我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增长了才干,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学会了与人沟通并交流,明白了做事要有规划有计划,而且要有做事的耐心及决心。虽然只是对禁烟令实施的调查,但它同样可以让我们学习到很多东西,调查只是一种让我们学习的形式,从中我理出了做事的顺序,合理规划了时间,明白了事情是需要多方面合作才能完成的,社会终究是人与人,不管到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人与人的关系必须把握好,就像一个被社会遗弃排斥的人,永远不可能做成任何事情,哪怕只是买件衣服!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们认识能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相对于课堂知识实践更是我们需要必备的,知识终究是为了实践。
在一个人调查中,其实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我并没有打退堂鼓,不管遇到了什么,我都会坚持下去,实践出真知,坚持让我得到了成功的喜悦,虽然这次实践算不上什么的大的成功,但我获得了信心,在以后的道路里我有决心自己会走的很长很远,也许道路是坎坷的,但不能阻止我向前的脚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