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环评证甲字第2608号
规划、国土、林业等部门原则同意意见,因此,本工程建设与当地的城市、城镇规划是相符的。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 2.1.1地形地质、地貌 (1)变电站
江陵二500kV变电站站址属平原地貌,地表主要种植水稻,站址土地性质为一般农田,地势平缓,地面自然标高27-29m,站址区域地质稳定。
(2)输电线路
本工程线路位于荆州市江陵县。线路所经地形地貌以平原为主,地表主要种植水稻,沿线无不良地质作用分布。 2.1.2水文
(1)变电站
江陵二500kV变电站站址不受洪水及内涝威胁。 (2)输电线路
本工程新建500kV渔兴线I、II回线路π进500kV江陵二变电站线路无水体分布。 2.1.3气象
项目所在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夏热冬冷、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等特点。
2.1.4植被
站址及线路沿线均为农田植被,现种植水稻,田埂及道路两旁零星种植有意杨树。
根据现场调查和走访咨询,本工程线路沿线不涉及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 2.2环境现状监测结论 (1)工频电磁场
根据现状监测结果,江陵二500kV变电站四周及输电线路沿线各监测点处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均远小于HJ/T24-1998推荐的居民区工频电场4kV/m、工频磁场0.1mT的标准限值要求。
(2)无线电干扰
根据现状监测结果,项目所在区域各监测点处频率为0.5MHz的无线电干扰值低于《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规定的好天气条件下、0.5MHz时55dB(μV/m)的标准限值要求。
(3)噪声
根据现状监测结果,江陵二500kV变电站四周各监测点处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线路沿线及站址四周敏感点处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要求。
3 评价依据
3.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1)工频电磁场
变电站:以变电站站址为中心的半径500m范围内区域。 输电线路:输电线路走廊外两侧各30m带状区域范围内。 (2)无线电干扰
变电站:变电站围墙外2000m内区域,重点为100m范围内居民。 输电线路:输电线路走廊外两侧各2000m带状区域,重点为50m范围内居民。
(3)噪声
变电站:变电站围墙外200m范围内区域。
输电线路:输电线路走廊外两侧各30m带状区域范围内。 (4)生态环境
变电站:变电站围墙外300m范围内区域。
输电线路:线路走廊外两侧300m带状区域范围内。 (5)拆迁安置
主要针对输电线路的拆迁区和安置区。 3.2环境影响因子及环境保护目标 3.2.1环境影响因子
(1)现状评价因子
1)电磁环境: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
2)声环境:等效连续A声级。 (2)预测评价因子 1)施工期
①施工期的土地占用;
②输电线路和变电站施工的水土流失; ③临时征用土地对生态的影响;
④输电线路和变电站施工噪声、扬尘、施工排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运行期
①电磁环境: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 ②声环境:等效连续A声级; ③其他:生态、固废、生活污水等。 3.2.1环境保护目标
本工程变电站及输电线路沿线均不涉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变电站及输电线路评价范围内的居民点。
4 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4.1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1.1大气环境
(1)变电站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