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西省汾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经典版】.doc
A. c→d过程中,大量钾离子从细胞膜②侧到①侧移动 B. 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Ⅱ有关
C. b→c过程中,大量钠离子从细胞膜①侧到②侧 D. b点时,细胞膜①侧电位比②侧高
18. 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
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
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 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 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 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 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19. 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和胰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盐酸进入小肠可促进促胰液素的产生 B. 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能消化食物 C. 促胰液素可经血液到胰腺
D. 盐酸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不包含体液调节 20. 下列关于高等动物体内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激素调节比神经调节更迅速、更持久 ②激素的分泌不只受神经调节 ③激素的合成场所都是核糖体
④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后随血液循环选择性的运送到特定的组织器官,起调节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③④
21. 如图表示某人在餐后及运动过程中两种主要分泌物对血糖平衡调节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餐后血糖含量升高,主要是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所致
B. 分泌物甲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其作用的结果又可影响分泌物乙的分泌
- 5 -
C. 2~2.5小时分泌物乙增多,它能促进肝细胞和肌细胞内糖原的分解和脂肪等转化成葡萄糖
D. 据图可知,分泌物甲和乙共同维持血糖平衡,二者是协同作用的关系 22. 下列有关反馈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性激素增加时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属于负反馈调节 B. 生长素促进乙烯合成,从而促进茎段细胞伸长属于反馈调节 C. 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D. 被污染水体中生物的大量死亡使污染加剧属于正反馈调节 23. 下表对图示曲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条件 寒冷环境下 X 甲状腺激素的含量 B 饱餐后半小时 肝细胞中糖原的含量 C 失水过多、食物过咸 抗利尿激素的含量 D 剧烈运动后的短时间内 A. A B. B C. C D. D 乳酸的含量 血浆的PH 胰高血糖素的含量 尿液的量 Y 机体的产热量 24. 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6 -
A. 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调控内分泌腺的活动
B. 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C. ①过程既有电信号的传导又可能有化学信号的传递 D. 如果内分泌腺为性腺,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增加
25. 如图是健康人从温暖环境突然进入寒冷环境时的体温调节模型。下列有关叙述
不正确的是( )
A.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B. 图中①→③→④→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 “X”代表的主要生理变化是细胞呼吸增强
D. 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人体产热速率明显大于散热速率
26. 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如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选项 对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的研究结果 推论 A. 损害呼吸道黏膜 影响非特异性免疫 B. 改变T细胞数目 影响特异性免疫 C. 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 影响细胞免疫 D. 导致抗体水平升高 影响体液免疫 A. A B. B C. C D. D 27.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
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 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⑥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 ⑦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
-
7 -
)A. ①④⑤⑦ B. ③④⑤⑦ C. ①②③⑦ D. ②③⑥⑦
28. 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
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分析原因( )
A. 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B. 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C. 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D. 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29. 如图是人体内的免疫过程示
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图中的细胞A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起作用;细胞B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均起作用
B. 移植器官发生的排斥反应,主要与①②⑥有关 C. HIV通过攻击细胞C,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缺失引发艾滋病
D. 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体内会发生⑦或⑧的过程,进而产生G或E,发挥特定的免疫效应
30. 如图为某人被狗咬后的处理和治疗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8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