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完整word版)乙酸乙酯 毕业设计Microsoft Word 文档
汽中含有大量的共沸组份,通过采用高低不同的双压力精馏系统,最有效地去除共沸物组份,以及最大限度地回收到高纯度(99.8%以上)乙酸乙酯。
5. 乙烯/乙酸加成法
以附载在载体上的杂多酸或杂多酸金属盐为催化剂,在水蒸汽参与下,乙烯容易水合成为乙醇,随即乙醇与参与的乙酸进行酯化反应得到乙酸乙酯。当然乙酸乙酯也会在相同反应条件下水解为乙醇或发生乙烯与乙醇作用生成二乙醚的副反应:
反应在多段管状反应器中进行,在每段之间移走反应热以抑制副反应的发生。此工艺的优点是乙酸乙酯具有较高的产率(90%)与选择性(95%),而且由于直接利用丰富的乙烯原料,因而能降低生产成本。国外关于该工艺的研究与开发部分已进入工业化应用阶段。
6. 四种生产工艺的对比
工艺方法 优点 浓性强,性能稳定,价廉等优点,而且反应物料中,是均相催化反应,反应均匀,因而在全塔内都能进行催化反应。催化作用不受塔内温度限制,反应机理清楚,容易实现最优控制。 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消耗少,工艺简单,设备腐蚀性小,国外工艺成熟,国内也取得重大进展。 缺点 酯化法 设备腐蚀性大,浓硫酸易引起磺化,碳化和聚合等的副反应,产品纯度低,后期处理过程复杂,三废量大。 乙醛缩合法 必须在乙醛的来源广泛区,催化剂处理上存在一定污染 乙醇脱氢法 乙烯乙酸加成法 催化剂选择性较原料一用上也较差,分离工段塔较为经济,可以副产多,因而能耗比传氢气,没有腐蚀性 统工艺还高,工艺不成熟。 适合乙烯来源广反应有较高的选的地区,乙烯价格择性和转换率 上涨后不利。工艺不成熟。 本人在此次生产工艺设计中采用乙醛缩合法,优点是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消耗少,工艺简单,设备腐蚀性小,国外工艺成熟,国内也取得重大进展。
四.乙酸乙酯的发展方向及建议
乙酸乙酯的合成方法现如今已经趋于成熟,未来很有发展前景。为了改进硫酸法的缺点,国内陆续开展了新型催化剂的研究,如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全氟磺酸树脂,HZSM-5等各种分子筛,ZrO2-AO42-等各种超强酸,但均为用于工业生产。
国内还开展了乙醇一步法提取乙酸乙酯的新工艺研究,其中清华大学开发的乙醇脱氢歧化酯化法,化学工业部西南华研究院开发的乙醇脱氢法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乙醇氧化酯化法。
中国科学研究院长春化学研究所对乙醇氧化反应催化剂进行研究,认为采用SB2O4-MoO3复合催化剂可提高火星和选择性。化学工业部西南化工研究院等联合开发的乙醇脱氢一步合成乙酸乙酯的新工艺,已通过单管实验连续运行1000小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正在进行工业开发的工作。
进来关于磷改性HZSM-5沸石分子筛上乙酸的乙醇酯化反应的研究表明,用HZSM-5及磷改性HZSM-5做为乙酸和乙醇酯化反应的催化剂,乙醇转化率变化不大,但酯化反应选择性明显提高。
使用H3PMo12O40.19H2O代替乙醇-乙酸酯化反应中的硫酸催化剂,可获得产率为91.48%,但关于催化剂的剂量,反应时间和乙醇/乙酸的质量对比产品产量的研究还在进行之中。
由于使用硫酸做为酯化反应的催化剂存在硫酸腐蚀性强,副反应多等缺点,近年来各国均在致力于固体酸酯化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但这些催化剂由于价格较贵,活性下降快等原因,至今工业应用还不多。据报道,美Davy Vekee公司和UCC公司联合开发的乙醇脱氢制乙酸乙酯新工艺已工业化。
据报道,国外开发了一种使用Pd/silicoturgstic双效催化剂使用乙烯和氧气一
步生成乙酸乙酯的新工艺。低于180和在25%的乙烯转化率的条件下,乙酸乙酯的选择性为46%.催化剂中的Pd为氧化中心silicoturgstic酸提供酸性中心。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更多的乙酸乙酯的升擦汗年方法不断被开发,我国应不断吸收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乙酸乙酯的生产状况。
中国精细化工工业在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特别是科研开发体制改革进展缓慢,重复建设严重,低档产品居多,精细化率低,附加值不高,企业规模小,集中度低 ,配置效率不高等严重等制约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品质的提高。因此,中国精细化工企业必须抓住新的发展形势,加大科技创新,开展技术前瞻研究,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完善配套措施,提高整体效益和竞争力,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淘汰、削减或限制落后的产品和生产工艺,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
我国对乙酸乙酯需求的增长率很高,要满足市场需求不能仅靠进口,因此我们应该坚持高起点、高水平、统一规划;坚持技术开发与市场开发同步进行;加大科技投入、集中科技力量;加强国际合作。根据我国现状,现在常用的工业生产方法有乙酸酯化法、乙醛缩合法、乙醇脱氢法,以及乙烯加成法,比较这四种制备方法得出以下建议:
(1)工业生产乙酸乙酯的各种方法中,乙醛法、乙烯法和酯化法均为成熟的工艺路线并且能得到高质量的乙酸乙酯产品,而酯化法生产工艺存在反应温度高、乙酸利用率低、易发生副反应、腐蚀设备、废液污染环境、生产成本高、生产产品质量达到优级品的难度相对较大等缺点,在国际上是属于被淘汰的工艺路线
(2)乙醇脱氢法存在着催化剂表面性质的复杂性,除了目标产物乙酸乙酯外,还生成醚、醛、酸和4 碳以上的酯。因此,进一步调变催化剂组分以改善其催化性能,特别是提高其选择性仍是今后重点研究的课题。
(3)按目前国内市场价格分析,乙酸乙酯的生产成本依次为乙醛法、乙烯法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