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机器视觉的辅助驾驶系统的视频中行人检测跟踪

机器视觉的辅助驾驶系统的视频中行人检测跟踪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16:45:56

机器视觉的辅助驾驶系统

1、机器视觉发展

国外机器视觉发展的起点难以准确考证,其大致的发展历程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机器视觉概念,20世纪70年代真正开始发展,20世纪80年代进入发展正轨,20世纪90年代发展趋于成熟,20世纪90年代后高速发展。在机器视觉发展的历程中,有3个明显的标志点,一是机器视觉最先的应用来自“机器人”的研制,也就是说,机器视觉首先是在机器人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二是20世纪70年代CCD图像传感器的出现,CCD摄像机替代硅靶摄像是机器视觉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三是20世纪80年代CPU、DSP等图像处理硬件技术的飞速进步,为机器视觉飞速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国内机器视觉发展的大致历程:真正开始起步是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进入发展期,加速发展则是近几年的事情。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机器视觉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的加工中心,许许多多先进生产线己经或正在迁移至中国,伴随这些先进生产线的迁移,许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机器视觉系统也进入中国。对这些机器视觉系统的维护和提升而产生的市场需求也将国际机器视觉企业吸引而至,国内的机器视觉企业在与国际机器视觉企业的学习与竞争中不断成长。 未来机器视觉的发展将呈现下列趋势:

(1)技术方面的趋势是数字化、实时化、智能化

图像采集与传输的数字化是机器视觉在技术方面发展的必然趋势。更多的数字摄像机,更宽的图像数据传输带宽,更高的图像处理速度,以及更先进的图像处理算法将会推出,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这样的技术发展趋势将使机器视觉系统向着实时性更好和智能程度更高的方向不断发展。 (2)产品方面:智能摄像机将会占据市场主要地位

智能摄像机具有体积小、价格低、使用安装方便、用户二次开发周期短的优点,非常适合生产线安装使用,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智能摄像机所采用的许多部件与技术都来自IT行业,其价格会不断降低,逐渐会为最终用户所接受。因此,在众多的机器视觉产品中,预计智能摄像机在未来会占据主要地位。 另外,机器视觉传感器会逐渐发展成为光电传感器中的重要产品。目前许多国际

1

著名的光电传感器生产企业,如KEYENCE,OMRON,BANNER等都将机器视觉传感器作为光电传感器中新型的传感器来发展与推广。 (3)市场份额迅速扩大

一方面已经采用机器视觉产品的应用领域,对机器视觉产品的的依赖性将更强;另一方面机器视觉产品将应用到其他更广的领域。机器视觉市场将不断增大。 (4)行业方面发展更加迅速

机器视觉行业专业性公司增多,投资和从业人员增加,竞争加剧是机器视觉行业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机器视觉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将逐步发展成熟,将越来越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更多功能的实现主要是来自于计算能力的增强,更高分辨率的传感器(10Mpixels),更快的扫描率(500次/s)和软件功能的提高。PC处理器的速度在得到稳步提升的同时,其价格也在下降,这推动了更快的总线的出现,而总线又反过来允许具有更多数据的更大图像以更快的速度进行传输和处理。产品的小型化趋势让这个行业能够在更小的空间内包装更多的部件,这意味着机器视觉产品变得更小,这样他们就能够在厂区所提供的有限空间内应用.例如在工业配件上LED已经成为主导光源,它的小尺寸使成像参数的测定变得容易,他们的耐用性和稳定性非常适用于工厂设备。智能相机的发展预示了集成产品增多的趋势。智能相机是在一个单独的盒内集成了处理器、镜头、光源、输入/输出装置及以太网。电话和PDA推动了更快、更便宜的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的发展,这使智能相机和嵌入式处理器的出现成为可能。同样,现场可编程门列阵(FPGA)技术的进步为智能相机增添了计算功能,并为PC机嵌入了处理器和高性能桢采集器.智能相机结合处理大多数计算任务的FPGA,DSP和微处理器则会更具有智能性。小型化与集成产品正在一起为实现“芯片上的视觉系统”的最终目标而努力。尺寸更小、更密集的存储卡及成像器分辨率的提高有助于智能相机的开发和扩展。 智能车辆( intelligent vehicles, IV)是智能交通系统( in2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TS)的重要构成部分,其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日趋严重的交通事故发生率,提高现有道路交通的效率,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2、研究背景及意义

2

随着我国机械工业的迅猛发展,汽车行业也实现了新的跨越。汽车的普及带来了许多危害,诸如:“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消耗汽油造成能源的紧缺、交通拥挤、交通事故等等。目前,我国的交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交通事故频繁发生,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惨重。虽然我国仅拥有全世界约2.5%的汽车,但是引发的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占世界的15%,己是交通事故多发的国家。据调查统计,2009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351起,造成67759人死亡、27512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 2008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65204起,造成73484人死亡、304919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0.1亿元2007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27209起,造成81649人死亡、38044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2亿元。由此可见,交通事故是全球性关注的一个热点,其对人类的危害已超出了洪水、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是导致行人死亡的一个主要因素。在道路交通事故中,自行车骑车人和行人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一旦与机动车发生碰撞,是很容易受到伤害的。事故带来的灾难,使一个个家庭陷入了不幸的痛苦之中.人们对出行安全的渴盼,成为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话题.为了有效地保护行人,行人检测和跟踪技术得到了车企及消费者的重视。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特别是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而引发交通事故是导致行人伤亡的主要原因。交通引发的各种问题尤其是行驶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就使得安全辅助驾驶系统的应用在我国具有更大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对车辆前方行人进行检测是汽车安全辅助驾驶系统所必需具备的功能之一,己经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部门和相关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及商家的浓厚兴趣,它能有效地辅助在市区环境中驾驶车辆的驾驶员及时对外界环境做出反应,避免碰撞行人。行人检测技术的研究开发将为我国汽车安全辅助驾驶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并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和应用前景。利用传感器技术来探测车辆前方的障碍物,包括行人车辆以及自行车等,及时 警告驾驶员可能与潜在的障碍物发生碰撞,减少这类碰撞交通事故发生的损失和人员伤亡。如果驾驶员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避免与行人等障碍物发生碰撞,可以采取自动驾驶功能接替驾驶员避免这种紧急状况的发生,如通过车上安装的自动转向和自动制动功能接替驾驶员实现自动转向或制动,有效地提高城市交通的安全性。行人检测是城市交通环境下的智能车辆辅助导航技术中的一项关键技

3

术,也是目前计算机应用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它处于智能车辆辅助导航技术的底层,是各种后续高级处理如目标分类,行为理解的基础,对于保障现代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具有十分广阔和重要的应用领域。运动行人检测在智能控制系统,虚拟现实,机器人应用等方面也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行人检测与跟踪技术不仅在智能交通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在虚拟现实、机器人应用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行人跟踪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了人体生理学、心理学、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等多方面的问题。 3、研究内容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行人检测由于其在车辆辅助驾驶系统中的重要应用价值成为当前计算机视觉和智能车辆领域最为活跃的研究课题之一。其核心是利用安装在运动车辆上的摄像机检测行人,从而估计出潜在的危险以便采取策略保护行人。行人检测除了具有一般人体检测具有的服饰变化、姿态变化等难点外,由于其特定的应用领域还具有以下难点:摄像机是运动的,这样广泛应用于智能监控领域中检测动态目标的方法便不能直接使用;行人检测面临的是一个开放的环境,要考虑不同的路况、天气和光线变化,对算法的鲁棒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实时性是系统必须满足的要求,这就要求采用的图像处理算法不能太复杂。

基于视觉的行人检测系统一般包括两个模块:感兴趣区(ROIs)分割和目标识别。根据分割所用的信息,可将 ROIs 分割的方法分为基于运动、基于距离、基于图像特征和基于摄像机参数四种方法。基于运动的方法通过检测场景中的运动区域来得到 ROIs。基于距离的方法通过测量目标到汽车的距离来得到ROIs 。可以用来测距的传感器主要包括雷达和立体视觉。基于图像特征的方法指通过检测与行人相关的图像特征从而得到 ROIs 。对于可见光图像来说,常用的特征包括竖直边缘、局部区域的熵和纹理等。对于红外图像来说,主要根据人体尤其是人脸的温度比周围环境温度较高这一特征,通过检测一些“热点” (Hot spot) 来得到 ROIs。摄像机的安装位置和摄像机参数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 它对行人在图像上出现的位置和每个位置上目标的大小给出了很多限制, 合理利用这些限制可以大大地缩小搜索空间。

如图1所示,行人检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预处理阶段,首先通过传感器获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机器视觉的辅助驾驶系统 1、机器视觉发展 国外机器视觉发展的起点难以准确考证,其大致的发展历程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机器视觉概念,20世纪70年代真正开始发展,20世纪80年代进入发展正轨,20世纪90年代发展趋于成熟,20世纪90年代后高速发展。在机器视觉发展的历程中,有3个明显的标志点,一是机器视觉最先的应用来自“机器人”的研制,也就是说,机器视觉首先是在机器人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二是20世纪70年代CCD图像传感器的出现,CCD摄像机替代硅靶摄像是机器视觉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三是20世纪80年代CPU、DSP等图像处理硬件技术的飞速进步,为机器视觉飞速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国内机器视觉发展的大致历程:真正开始起步是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进入发展期,加速发展则是近几年的事情。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机器视觉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