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试题(含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1:22:13

①把纸带向左拉直 ②松手释放物块 ③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④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并测量弹簧压缩量

上述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填入代表步骤的序号).

(2)图(b)中M和L纸带是分别把弹簧压缩到不同位置后所得到的实际打点结果.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由M纸带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在该纸带对应的实验中物块脱离弹簧时的速度为__m/s.比较两纸带可知,__(填“M”或“L”)纸带对应的实验中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大.

【答案】 (1). ④①③② (2). 1.29 (3). M 【解析】

试题分析:(1)实验中应先向物块推到最左侧,测量压缩量,再把纸带向左拉直;先接通电源,稳定后再释放纸带;故步骤为④①③②;

(2)由M纸带可知,右侧应为与物块相连的位置;由图可知,两点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故2.58段时物体应脱离弹簧;则由平均速度可求得,其速度v=

=1.29m/s;

因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物体的动能,则可知离开时速度越大,则弹簧的弹性势能越大;由图可知,M中的速度要大于L中速度;故说明M纸带对应的弹性势能大;

四、计算题

13.如图,竖直平面内的圆弧形光滑轨道半径为R=2.5m,其A端与圆心O等高,AD为水平面,

B点在O的正上方。一个质量为m=0.5kg的小球在A点正上方P点由静止释放,自由下落至A点进入圆弧轨道,从B点平抛落到C点,已知O,A,C在一条直线上,且AC=R,重力加速度

g=10m/s2,求:

- 9 -

(1)小球过B点时,对轨道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2)PA的高度H。

【答案】(1)5N,方向向上(2)5m 【解析】

【详解】(1)设小球在B点速度为,小球从B点抛出落到C点过程中: 水平方向:竖直方向:解得:

小球过B点时,设轨道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大小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过B点时,对轨道的作用力的大小(2)小球从P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由动能定理:解得:

,即PA的高度是

,方向向上;

14.如图所示,可看成质点的A物体叠放在上表面光滑的B物体上,一起以v0的速度沿光滑的水平轨道匀速运动,与静止在同一光滑水平轨道上的木板C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B、C的速度相同,B、C的上表面相平且B、C不粘连,A滑上C后恰好能到达C板的右端.已知A、B质量相等,C的质量为A的质量的2倍,木板C长为L,重力加速度为g.求:

(1)B、C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2)A运动到C的右端时的速度v;

- 10 -

(3)A物体与木板C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答案】(1)【解析】

(1)B、C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设B、C碰后的共同速度为,以B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机械能损失联立解得

① ②,

(2)

,方向水平向右(3)

(2)B、C共速后,A以的速度滑上C,A滑上C后,B、C脱离,A、C相互作用过程中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由①④可得

⑤,方向水平向右

④,

(3)在A、C相互作用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又

由①⑤⑥⑦可得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综合运用,综合性较强,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较高,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时,需注意选取的系统,通过动量守恒列式求解.

15.如图所示,一轨道由半径为2m的四分之一竖直圆弧轨道AB和长度可以调节的水平直轨道

BC在B点平滑连接而成。现有一质量为0.2kg的小球从A点无初速度释放,经过圆弧上的B点时,传感器测得轨道所受压力大小为3.6N,小球经过BC段所受阻力为其重力的0.2倍,然后从C点水平飞离轨道,落到水平面上的P点,P、C两点间的高度差为3.2m。小球运动过程中可以视为质点,且不计空气阻力。

- 11 -

(1)求小球运动至B点的速度大小以及小球在圆弧轨道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2)为使小球落点P与B点的水平距离最大,求BC段的长度;

(3)小球落到P点后弹起,与地面多次碰撞后静止。假设小球每次碰撞机械能损失75%,碰撞前后速度方向与地面的夹角相等。求小球从C点飞出后静止所需的时间。 【答案】(1)2.4J(2)3.36m(3)2.4s 【解析】

【详解】(1)小球在B点受到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则有:解得:

A至B过程中,由动能定理:

(2)B至C过程中,由动能定理:

B至P的水平距离为:当

时P至B的水平距离最大,最大距离为:

(3)C至P的时间为:

碰撞后的速度为碰撞前速度的,碰撞前后速度方向与地面的夹角相等,则碰撞后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碰撞前竖直方向分速度的,所以第一次碰撞后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等于从C点到落地的时间的,所以: 第一次反弹至落地时间为:第二次反弹至落地时间为:第三次反弹至落地时间为:

的,解得:

,由于小球每次碰撞机械能损失

,由

- 12 -

,则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①把纸带向左拉直 ②松手释放物块 ③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④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并测量弹簧压缩量 上述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填入代表步骤的序号). (2)图(b)中M和L纸带是分别把弹簧压缩到不同位置后所得到的实际打点结果.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由M纸带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在该纸带对应的实验中物块脱离弹簧时的速度为__m/s.比较两纸带可知,__(填“M”或“L”)纸带对应的实验中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大. 【答案】 (1). ④①③② (2). 1.29 (3). M 【解析】 试题分析:(1)实验中应先向物块推到最左侧,测量压缩量,再把纸带向左拉直;先接通电源,稳定后再释放纸带;故步骤为④①③②; (2)由M纸带可知,右侧应为与物块相连的位置;由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