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四年级语文(上) (部编版)
第五单元测试卷
【新教材】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姓名: 得分:
一、读一读,用“\”画去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6分)
鼓舞(wǔ wū) 发辫(biàn bàn) 嗅到(xù xiù) ...摇撼(hàn gǎn) 扎煞(shā shà) 庞大(páng chǒng)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三、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6分)
qiān ( )虚 ( )牛花 ( )方百计 yòu 左( ) ( )儿园 循循善( ) 四、查字典,再填空。(7分)
在学习写作文时,张小玲不会写“zhěng救”的“zhěng”字,这时应该用 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在预习课文时,她不知道“熟透”的“透”怎么读,于是用 查字法,应查 部。“透”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穿通,通过;②极度;③显露。“透”在“熟透”中应选第 种解释,在“白里透红”中应选第 种解释。 五、选词填空。(6分)
猛烈 激烈 剧烈
1.风( )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
2.比赛进行得异常( ),只见我们班的马辉在最后一圈发力,奋力冲向了终点,胸膛( )地起伏着。
精致 精彩 精心
3.心连心艺术团为山区群众表演了( )的节目。
4.我把自己( )准备的礼物——一匹( )的小铜马送给了表哥。 六、按要求写句子。(9分)
1.老爷爷笑呵呵地对我说:“谢谢你,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改为转述句)(3分)
2.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改为反问句)(3分) 3.他生气地说:“谁叫你不小心,非赔不可!”(改为肯定句)(3分) 七、把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里写上序号。(5分)
( )猴子一旦抓住盒子里的果子,爪子就再也抽不出来。
( )在印度的热带丛林中,人们用一种奇特的狩猎方式捕捉猴子。 ( )因为这种猴子有一个习性——不肯放弃已到手的东西。
( )在一个固定的小木盒子里面装上猴子爱吃的坚果,盒子上开一个小 口,刚好容纳猴子的前爪伸进去。
( )猴子不肯放弃抓到的果子,于是便会被人捉住,失去自由。 八、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从句子中..的加点词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
A.“我们”登山的速度很快 B.“我们”登山的艰难
2.“我仰着头数起来,‘一、二、三……’数啊,数啊,数到后来就糊涂了。”这句话中省略号的用法是( )。
A.表示引文的省略 B.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C.表示列举的省略 3.下列句子中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 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B.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C.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4.下列句子中,描写“老麻雀的无畏”的一句是( )。
A. 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B. 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C.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九、口语交际。(4分)
观察右边的两幅图,你想对图中的小朋友 说些什么?连起来写几句话。
十、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
1.《麻雀》一文讲述了“我”打猎回来,途中猎狗发现 ,在猎狗准备攻击时,老麻雀 ,猎狗退缩了。“我”急忙唤回猎狗,是因为 。
2.通过学习本单元,我知道了,写一件事情要把事情的起因、 、
写清楚,还要按照 来写,时间、地点、 也要交代明白。
十一、阅读课文片段和课外短文,完成练习。(28分)
(一)爬天都峰(节选)(10分)
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留作纪念。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
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作者:黄亦波)
1.在片段中的“□”内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3分) 2.从片段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2分)
竟然——( ) 吸取——( )
3.老爷爷和“我”爬上天都峰后互相感谢的原因是( )。(3分) A.“我”的勇气鼓舞了老爷爷,年迈的他居然爬上了天都峰。 B.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奋力爬山的毅力鼓舞着“我”爬上了天都峰。 C.老爷爷和“我”这一老一小,都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励。 4.依想对老爷爷和“我”说些什么呢?(2分)
(二)一条项链(18分)
佚 名
①1996年,我在泰国。一天午后,我正在客厅看报纸,忽然听到狼狗拼命地狂呋。我猜想一定是有不速之客来了。于是,我打开房门,来到院子里,隔着白色铁门向外看去,先是看到一位穿着(zhe zhuó zháo)破旧的中年妇女,后又.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我下意识地以为他们是来讨钱的,于是心生厌恶(è w.ù)地挥挥手。正要转身的时候,那位中年妇女用泰语轻轻地问我:“夫人,我是收废品的,有旧报纸吗?”
②我这才想起书房里堆着一地的旧报纸,便喝(hē hè)住狼狗,打开院门,.让母子俩进来搬报纸。这时我注意到中年妇女的腿有些跛,而她身边的小男孩似乎很体谅她,抢着搬报纸。我顺口问:“这是你儿子吗?”“我们一起生活,就算是吧!”我明白了,他们并没有血缘关系,却能够相依为命地生活在一起。望着脸色蜡黄的小男孩,我有意给了30泰铢,并摆出一副慈善家的面孔送母子俩出了院门。
③过了一会儿,我再次听到狼狗狂吠的声音。当我又站在白色铁门前面时,
看到的是刚走不多时的中年妇女和小男孩。没等她开口,我便不耐烦地说:“报纸收完了,钱也给了,你们还来干什么?”
④那妇女没有说话,缓缓地摊开双手举起来,掌心里托着一条项链。我一怔,细细看去,正是我遗失的那条金项链。我忙接过去,托在手上,沉甸甸的,像捧回了我的心。要知道,这是我和我先生结婚12周年的纪念品。
⑤这时中年妇女轻轻地说:“项链是裹在报纸堆里的,小孩发现了,让我快快地送回来。”我点点头,急忙从口袋里掏出100泰铢送给小男孩,似( sì sh.ì)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我的一半歉意和一半谢意。
⑥母子俩按照泰国人的礼节,双手合十,谢绝了。夕阳下,我望着她一跛一跛的步履,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1. 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来。(2分) 2.面对母子俩,“我”的心理经历了哪些变化?请将变化过程补充完整,可以摘录文中的词语,也可以自己概括。(2分)
心生厌恶→( )→很不耐烦→( )→愧疚 3.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用“∥”将文章分成三段,并概括段意。(6分)
第一段(起因): 第二段(经过): 第三段(结果): 4.文中画“ ”的句子,作者说“托在手上,沉甸甸的”,你怎么理解?(3分)
5.“我望着她一跛一跛的步履,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是因为( )。(2分)
A.“我”终于找回了“我”与先生结婚12周年的纪念品,心里很激动。 B.“我”两次误会别人,而对方不但没有生气,还把“我”遗失的项链给送回来,且不要回报,他们活得很有尊严。
C.“我”从口袋里掏出100泰铢给小男孩,却被他们谢绝,觉得很没面子。 6.从母子俩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3分)
十二、习作。
题目: 的故事(可以补上“生日”“零食”“牙齿”“一趟旅行”“一张照片”等)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写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③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④350字左右。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