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色彩的调配基础!

色彩的调配基础!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7:40:20

颜色的调配

色彩构成是一门科学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循序渐进,才能逐步深入步入色彩的殿堂。 一、原色 原色是指不能用其他色混合而成的颜色。而原色则可以混合出许许多多其他的色彩。在依顿色相环中红、黄、蓝为三原色,他把这三种原色的标准定为: 红:不带蓝也不带黄味的红色。 黄:不带绿也不带红味的黄色。 蓝:不带绿也不带红味的蓝色。

二、间色 由任意两个原色混合后的色被称为间色。那么,三原色就可以调出三个间色来。它们的配合如下:

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

标准间色是二原色等量混合的结果,不等量混合则滋生出不同色相变化。如: 原色适当相混:

1、红+黄=红橙(红多黄少,俗称桔红) 橙色(等量混合,俗称桔黄)

2、黄+蓝=黄绿(黄多蓝少)草绿 、绿色(等量混合)中绿 、蓝绿(蓝多黄少)深绿 3、蓝+红=红紫(红多蓝少) 、紫色(等量混合) 、蓝紫(蓝多红少)

以上原色色像混合所得的橙、绿、紫既是我们所说的间色。

二间色适当相混:

1红灰色:红多,黄、蓝少 黄灰:橙加黄 2黄灰色:黄多,红、蓝少 蓝灰:绿加紫 2蓝灰色:蓝多,红、黄少 红灰:橙加紫 4纯灰:黑加白

三、复色 由一种间色和另一种原色混合而成的色,被称为复色。复色的配合如下: 1黄+橙=黄橙 2红+橙=红橙 3红+紫=红紫 4蓝+紫=蓝紫 5蓝+绿=蓝绿 6黄+绿=黄绿

所得得六种复色为:黄橙、红橙、红紫、蓝紫、蓝绿、黄绿。 白色越加色彩亮直至达到极限白色,黑色越加色彩越暗直至达到极限黑色。 这样由原色、间色、复色组成了一个有规律的12种色相的色相环,如同彩虹的接续,在这个色相环中,每一种色相都有它自己相应确定的位置。

四、色彩原理-色相、明度、纯度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一般人往往只停留在对色彩的表层认识,也就是对红、黄、蓝、绿(色相部分)等较纯颜色的分辨。如果碰到淡一点的色就加一个“浅”字,重一点的色就加一个“深”字,而一旦遇到中间调的色就称之为“旧”了。 这种对色彩简单地认识,对要进入美术专业学习的人来讲是远远不够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对色彩原理不够理解所致。如何走进神秘,丰富的色彩世界,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我们不妨借用色立体的结构原理,来说明构成色彩理论的三大基本要素: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和以之三者之间的关系。

为阐述方便,我们先弄懂有关名词的概念和图列演示。

A、色立体 色立体是借助与三维空间的透视理论,立体的表现色彩的色相,明度和纯度的一种色彩坐标体系。这种坐标的构成方式,可以帮助你学会从平面的角度分析理解色彩在空间的延续。

B、色相 色相是色彩最明显的特征,是指色彩的相貌而言,一般用色相环来表示。通常的色相环有12色,20色,24色,100色。

C、明度 明度示指色彩的明亮程度,一般用明度轴来表示。 D、纯度 纯度示指色彩的纯净的程度,可以用纯度阶段表现。

有了识别这三中色彩的能力,你就初步掌握了色彩变化的规律,无形中开阔了自己的色域。使你认识色的能力不只停留在表层,而是走上科学的识别色彩、理解色彩的专业化道路。 一、色彩原理-色相对比

A、因色相的差别色彩对比关系被称为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是一种相对单纯的色彩对比关系,视觉效果鲜明,亮丽.一般来讲色相对比可借色相环做辅助说明,根据色相环排列的顺序我们把相对比归纳成六个方面,说明它的对比规律和视觉效果.

1、同一色相对比

所谓同一色相,是指两个颜色在色环上位置十分相近,大约大5度左右.在对比关系上也就是一个色与相邻的另一个色的对比,因为两者相距非常近,故色中的同种因素多,产生的对比效果就弱,在色彩学中被称为同一色相对比,从视觉的角度讲也可以称为弱对比。 2、类似色对比

类似色相的概念是指两个颜色在色相环上的位置大约在45度左右,距离较近,两色之间色差不大。就对比而言,它们的对比关系被称为类似色对比,从视觉的角度讲属于中弱对比。比较同一色相对比,它显得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不失和谐。 3、对比色对比

对比色相的两色在色相环上相距较远,两色之间的共同因素相对减少,在色环上的距离大约在100度左右,两色对比被称为对比色对比,它们的视觉效果鲜亮、强烈,也被称为中强对比。

4、互补色相对比

互补色相对比是指两色的位置在色相环直径的两端,是色距最远的两个色,这两色相距180度,那么它们的对比关系则是最强烈、最富刺激性的,在色彩学中被称为互补色相对比,就视觉来讲则是强对比。 5、全色相环色相对比

全色相环上12色或6色的对比,称为全色相环色相对比,但由于色相很多,容易产生杂乱、不安定及难以形成统一效果的缺点,因此在组织色彩时一定要注意色块大小面积的处理和色

调的选择。

6、全色相秩序对比

这种对比手法主要是指色相的推移,可在色相环上取全色相的1/3、2/3或全色相进行秩序推移,这种方法构成的画面使色彩有光感,显得绚丽夺目。

熟练掌握色相对比的方法会为每个初学色彩者今后运用纯色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能使你从中感悟、体验到色相之间的无穷变化和强烈的表现力。

B、因色彩明度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关系被称为明度对比。 色彩明度关系有着两个方面的含义:

1、色彩自身的明暗关系(不加黑、白色) 2、色彩混入黑、白色后所产生的明暗关系。

我们这里讲的明度对比,是根据第二种含义而言,也就是将色彩混入黑、白色后所产生的明暗现象如何进行组合、搭配使之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色彩明度的差别一般以色立体明度推移为基础,常用的是以孟塞尔色立体为例进行分析。 孟塞尔色立体的明度轴步度均匀地由白-黑为11个色阶组成。0-10两端为黑和白,1-9为不同明度的灰。明度轴由下至上表明了明度变化是逐渐有规律地形成的。

为了讲解的明确、易懂,我们也可以暗明度轴所示数字的顺序把明度关系分为三个层次: a、 0-3,为低明度 (黑至深灰) b 、4-6,为中明度 (中灰)

c 、7-10,为高明度 (浅灰至白)

明确了明度的三个层次后,我们将要谈谈明度的对比关系。 明度的对比关系也可以归为三个类别: 1、强对比

这种对比关系黑白反差大,视觉效果刺激。 2、中对比

对比关系适中,视觉效果平和。 3、弱对比

这种对比关系明暗反差小,视觉效果模糊。 二、色彩原理-色彩调和的原理

色彩调和是从音乐理论中引进的概念,是指各种色彩的配合取得和谐的意思。 色彩的调和有两层含义:

a、是色彩调和是配色美的一种形态,一般认为“好看的配色”,即能使人产生愉快、舒适感的配色是调和的。

b、是色彩调和是配色美的一种手段。色彩的调和是就色彩的对比而言的,没有对比也就无所谓调和,两者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过色彩的对比是绝对的,因为两种以上的色彩在构成中,总会在色相、纯度、明度、面积等方面或多或少地有所差别,这种差别必然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对比。过分对比的配色需要加强共性来进行调和;过分暧昧的配色需要加强对比来进行协调。从美学意义上讲,色彩的调和可以说是各种色彩的配合在统一与变化中表现出来的和谐。 色彩调和的原理: 1、互补色平衡论

从色彩视觉生理角度上讲,互补色的配合是调和的。因为人在视觉某一色时,总是欲求与此相对应的补色来取得生理的补充平衡。伊顿说:“眼睛对任何一种特定的色彩同时要求他的相对补色,如果这种补色还没有出现,那么眼睛会自动将它产生出来。正是靠这个事实的力量,色彩和谐的基本原则中包含了互补色的规律。”孟塞尔色彩调和论也是以部色理论为依据的,他认为若把构成画面的各种颜色全部混合(或放在回旋转盘上混合),如果产生第五级明度的灰色,那么,色彩配合是调和的。 2、自然色彩秩序论

由于人生活在自然中,来自自然色调的配合和连续性,成为人视觉色彩的习惯和审美经验。自然界景物的明暗、光影、强弱、冷暖、灰艳、色相登色彩的变化和相互关系都有一定的自然秩序即自然的规律。例如,光线照射在一个物体上,必然会产生高光、明部、明暗交界、暗不、反光、投影。物体的明暗和色彩变化是有秩序的、有节奏的、非常协调的,人们都会不知不觉地用自然界的色彩秩序去评判色彩艺术的优劣,因此,色彩的调和要求各种色彩必须建立一定秩序。色立体的色相系列、明度系列、纯度系列是按照一定秩序排列制作的,因此,在色立体中,任何直线的、圆的、椭圆的、螺旋形的......凡是有秩序的方向,所选择的配色都是调和的。 3、配色明快论

在视觉上,即不过分刺激,又不过分暧昧的配色才是调和的。配色的调和取决于是否明快。一般来讲,过分刺激或过分暧昧的配色都会使人产生一种不愉快的情绪。变化与统一是配色的基本法则。变化里面求统一,统一里面求变化,各种色彩相辅相成才能取得配色美。 4、面积比例论

歌德认为原色和间色的和谐面积比是,

黄:橙:红:紫:蓝:绿=3:4:6:9:8:6

孟塞尔认为:构成画面的各种色彩相混合,只有产生中性灰时才能取得色彩和谐。 色彩和谐与面积比同时与纯度有关,因为红(R5/10)与青绿(BG5/5)同等的面积在回旋转盘上旋转混合并不会得到明度为5的灰。显然是因为红的纯度高,而绿的纯度低之故。他认为只有把红色纯度降低或红的面积减为青绿的一半,才能取得和谐。

总之,配色中较强的色要适当缩小面积,较弱的色要适当扩大面积,这是色彩面积均衡的一般法则。当然,色彩的面积均衡的取得是一种色彩静态美的方法,如果在一幅色彩构图中使用了与调和比例不同的配色,有意识地让一种色彩占支配地位,那么将取得各种富有感染力的配色效果。 5、审美心理共鸣论

能引起观者审美心理共鸣的配色是调和的。由于各个民族以至每个人的心理特点(如性别、年龄等)、心理变化(如欢乐、喜悦、悲哀等)和生存的社会条件(如文化、科学、艺术、教育、政治经济等)、自然环境的不同,表现在气质、性格、爱好、兴趣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是不尽相同的,在色彩方面各有偏爱。各个时代、各个地区、各个时期,人们对色彩的审美要求、审美理想也是不一样的。不同的色彩配合能形成富丽华贵、热烈兴奋、欢乐喜悦、文静典雅、含蓄沉静、朴素大方等不同的情调。当配色反映的情趣与人的思想情绪发生

搜索更多关于: 色彩的调配基础!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颜色的调配 色彩构成是一门科学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循序渐进,才能逐步深入步入色彩的殿堂。 一、原色 原色是指不能用其他色混合而成的颜色。而原色则可以混合出许许多多其他的色彩。在依顿色相环中红、黄、蓝为三原色,他把这三种原色的标准定为: 红:不带蓝也不带黄味的红色。 黄:不带绿也不带红味的黄色。 蓝:不带绿也不带红味的蓝色。 二、间色 由任意两个原色混合后的色被称为间色。那么,三原色就可以调出三个间色来。它们的配合如下: 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 标准间色是二原色等量混合的结果,不等量混合则滋生出不同色相变化。如: 原色适当相混: 1、红+黄=红橙(红多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