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考研生物化学经典题集及答案复习课程

考研生物化学经典题集及答案复习课程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18:23:01

精品文档

一、单项选择题

1. B 酶按其分子组成可分为单纯酶和结合酶。结合酶(全酶)是由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组成。

辅助因子中与酶蛋白结合牢固,不能用透析、超滤等方法与酶分离者,称为辅基。反之称为辅酶。酶蛋白决定酶的专一性,而辅助因子则起电子、原子及某些基团转移作用。 2. A 参见单选题1。 3. B 参见单选题1。

4. B 诱导契合学说是指在酶与底物相互接近时,其结构相互诱导,相互变形和相互适应,

进而相互结合,称为酶-底物结合的诱导契合假说。 二、多项选择题

1. B C D 磺胺类药物与对氨基苯甲酸结构相似,是二氢叶酸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抑制

二氢叶酸合成,四氢叶酸的合成也受阻,从而达到抑菌的目的。

2. B C D 常见的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有组氨酸的咪唑基;谷氨酸、天冬氨酸侧链羧基;

丝氨酸的羟基;半胱氨酸的巯基等。

3. A B C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有: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抑制剂、激动剂等。

三、名词解释

1. 酶:是由活细胞合成的、对其特异底物起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2. 最适温度:酶促反应速度最快时的环境温度称为该酶的最适温度。 3. 辅酶:是结合酶的非蛋白质部分,它与酶蛋白的结合比较疏松。

4. 辅基:是结合酶的非蛋白质部分它与酶的结合比较牢固,不能用透析或超滤法除去。

四、填空题

1. 高度催化效率;高度特异性;酶促反应的可调性

2. 酶蛋白;辅基(辅酶);决定酶的专一性;传递电子、原子及某些基团

3. 酶促反应中底物浓度与反应速度关系;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五、简答题

1. 竞争性抑制的特点: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的结构类似;抑制剂结合在酶的活性中心;增

大底物浓度可降低抑制剂的抑制程度;Km↑,Vmax不变。

如磺胺药与PABA的结构类似,PABA是某些细菌合成二氢叶酸(DHF)的原料,DHF可转变成四氢叶酸(THF)。THF是一碳单位代谢的辅酶,而一碳单位是合成核苷酸不可缺少的原料。由于磺胺药能与PABA竞争结合二氢叶酸合成酶的活性中心。DHF合成受抑制,THF也随之减少,使核酸合成障碍,导致细菌死亡。 六、论述题

1. 竞争性抑制: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结构相似;共同竞争酶的活性中心;增大底物浓度可

降低抑制剂的抑制程度;Km↑,Vmax不变。

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剂结合在酶活性中心以外的部位,不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该抑制作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用的强弱只与抑制剂的浓度有关。Km不变,Vmax下降。

反竞争性抑制:抑制剂只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生成的三元复合物不能解离出产物,Km

和Vmax均下降。

第五章 糖 代 谢

自 测 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糖酵解时下列哪对代谢物提供 ~P使ADP生成ATP?( )。 A.3-磷酸甘油醛及6-磷酸果糖

B.1,3-二磷酸甘油酸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3-磷酸甘油酸及6-磷酸葡萄糖 D.1-磷酸葡萄糖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 B 两者分别在磷酸甘油酸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催化下,将 ~ P转移给ADP生成ATP。 2. 下列有关糖有氧氧化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糖有氧氧化的产物是CO2及H2O B.糖有氧氧化可抑制糖酵解

C.糖有氧氧化是细胞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

D.三羧酸循环是在糖有氧氧化时三大营养素相互转变的途径 3. 在下列酶促反应中,与CO2无关的反应是( )。 A.柠檬酸合酶反应 B.丙酮酸羧化酶反应 C.异柠檬酸脱氢酶反应 D.α-酮戊二酸脱氢酶反应 4. 下列有关葡萄糖磷酸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己糖激酶催化葡萄糖转变成6-磷酸葡萄糖 B.葡萄糖激酶只存在于肝脏和胰腺β细胞 C.磷酸化反应受到激素的调节

D.磷酸化后的葡萄糖能自由通过细胞膜 5. 下列哪个酶直接参与底物水平磷酸化?( ) 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B.α-酮戊二酸脱氢酶 C.琥珀酸脱氢酶 D.磷酸甘油酸激酶

二、多项选择题

1. 催化糖酵解中不可逆反应的酶有( )。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A.己糖激酶 B.磷酸果糖激酶-1 C.磷酸甘油酸激酶 D.丙酮酸激酶 2. 糖异生的原料有( )。

A.油酸 B.甘油 C.丙氨酸 D.亮氨酸 3. 糖有氧氧化中进行氧化反应的步骤是( )。

A.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B.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 C.琥珀酸→延胡索酸 D.丙酮酸→乙酰CoA

三、名词解释

1. 糖酵解 2. 糖酵解途径 3. 糖有氧氧化 4. 三羧酸循环

四、填空题

1. 在糖酵解途径中催化生成ATP的酶是 和 。 2. 在三羧酸循环中,催化氧化脱羧反应的酶是 和 。 3. 糖的运输形式是 ,储存形式是 。

五、简答题

1. 简述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2. 简述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六、论述题

1. 试述乳酸异生为葡萄糖的主要反应过程及其酶。

参 考 答 案 与 题 解

一、单项选择题

1. B 两者分别在磷酸甘油酸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催化下,将 ~ P转移给ADP生成ATP。 2. D 糖有氧氧化是指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为CO2和H2O的反应过程。三羧酸循

环是糖有氧氧化反应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因此,在糖有氧氧化时就不涉及到三大营养素的相互转变问题。

3. A 柠檬酸合酶催化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时是由二碳与四碳化合物缩合成

六碳化合物,没有羧化或脱羧反应。

4. D 葡萄糖进入细胞后首先的反应是磷酸化,磷酸化后的葡萄糖则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而

逸出细胞。

5. D 能直接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的酶是磷酸甘油酸激酶,将1,3-二磷酸甘油酸的~P

转移给ADP生成ATP。 二、多项选择题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 A B D 糖酵解中的不可逆反应即关键酶催化的反应。

2. B C 糖异生的原料是非糖化合物(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亮氨酸是生酮氨基酸。 3. A B C D 糖有氧氧化中的氧化反应是指脱氢反应。

三、名词解释

1. 糖酵解:在缺氧情况下,葡萄糖分解为乳酸的过程称为糖酵解。 2. 糖酵解途径: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称为酵解途径。

3. 糖有氧氧化: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氧化生成CO2和H2O的反应过程。

4. 三羧酸循环:由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开始,经反复脱氢、脱羧再生成草酰

乙酸的循环反应过程称为三羧酸循环(TAC或称Krebs循环)。 四、填空题

1. 磷酸甘油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2. 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 3. 葡萄糖;糖原

五、简答题

1. 血糖的来源:⑴ 食物经消化吸收的葡萄糖;⑵ 肝糖原分解;⑶ 糖异生。 血糖的去路:⑴ 氧化供能;⑵ 合成糖原; ⑶ 转变为脂肪及某些非必需氨基酸; ⑷ 转变为其他糖类物质。

2. ⑴ 空腹或饥饿时利用非糖化合物异生成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水平恒定。 ⑵ 糖异生是肝脏补充或恢复糖原储备的重要途径。 ⑶ 调节酸碱平衡。

六、论述题

1. ⑴ 乳酸经LDH催化生成丙酮酸。

⑵ 丙酮酸在线粒体内经丙酮酸羧化酶催化生成草酰乙酸,后者经GOT催化生成天冬氨

酸出线粒体,在胞液中经GOT催化生成草酰乙酸,后者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作用下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⑶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循糖酵解途径逆行至1,6-双磷酸果糖。

⑷ 1,6-双磷酸果糖经果糖双磷酸酶-1催化生成F-6-P,再异构为G-6-P。 ⑸ G-6-P在葡萄糖-6-磷酸酶作用下生成葡萄糖。

第六章 脂类代谢

精品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一、单项选择题 1. B 酶按其分子组成可分为单纯酶和结合酶。结合酶(全酶)是由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组成。辅助因子中与酶蛋白结合牢固,不能用透析、超滤等方法与酶分离者,称为辅基。反之称为辅酶。酶蛋白决定酶的专一性,而辅助因子则起电子、原子及某些基团转移作用。 2. A 参见单选题1。 3. B 参见单选题1。 4. B 诱导契合学说是指在酶与底物相互接近时,其结构相互诱导,相互变形和相互适应,进而相互结合,称为酶-底物结合的诱导契合假说。 二、多项选择题 1. B C D 磺胺类药物与对氨基苯甲酸结构相似,是二氢叶酸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抑制二氢叶酸合成,四氢叶酸的合成也受阻,从而达到抑菌的目的。 2. B C D 常见的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有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