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
八年级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
一、选择(请将正确答案填入表格中,每题 3分 ,共24分。) 1 2 3 4 5 6 7 8 1、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先后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中,记录正确的是( )
A、25.81 B、25.82dm C、25.82cm D、25.816cm
2、小明站在马路边,如果小明认为自己是运动的,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马路上行驶的汽车 B、马路两旁的树木 C、马路边停放的自行车 D、马路对面的楼房
3、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
A、电动自行车的座位 B、路旁的树木 C、迎面走来的行人 D、蓝天上的白云 4、一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的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词中多次描述运动,并做了简单的解释,其中前后两次描述山的运动状态,两次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A、风和船 B、船和地面 C、山和船 D、风和地面 5、一般人的步行速度最接近( ) A、0.01m/s B、1 m/s C、50 m/s D、100 m/s
6、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 A、航模飞行器以11 m/s的速度飞行。 B、汽车以50m/s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 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跑完全程。
D、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落到地面。
7、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的速度是( ) A、20m/s B、10m/s C、5m/s D、无法确定。
8、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两物体,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为1:4运动路程之比为3:1,那么它们的速度之比为( )
A、3:4 B、4:3 C、12:1 D、1:12
二、填空{每空2分,共20 分}
9、某同学用卷尺测自己的身高为1.724m,那么这个卷尺的分度值是 ,数据中的准确值是 ,如果改用cm作为单位,该同学的身高应记为 cm。 10、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
5 6 7 8
11、为了测出铜丝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圆柱形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如图所示,用分
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 cm,可计算出铜丝的直径约为 mm.
12、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如图甲、乙,其中甲是 ;乙是 。 a a
b b
c c
甲 乙 图1
13、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运动, 其路程s跟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
图所示。仔细观察图像,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三、实验探究(每空3分)
14、关于“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
(1)本实验的原理是 。
(2)在实验中,除需要用到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缺少 。
(3)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停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的不同时刻(停表每小格表示的时间为1s),用刻度尺测出s1=160cm,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 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 m/s。 15、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两电动小车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根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图3-1
(1)观察甲图可知,甲车通过0.6 m的路程所用的时间是 s. (2)观察乙图可知,乙车运动1min通过的路程 m.
(3)比较甲、乙图可知,甲车的速度 乙车的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四、计算题(共14分)
16、小星利用节假日到上海去看望奶奶,他来到镇江火车站,看到列车时刻表的一部分(如下表所示): 往上海方向(里程237km) 车次 T131 D413 到达时间 (镇江) 09:43 10:04 开车时间 (镇江) 09:45 10:06 终点站 (上海) 12:31 11:53 小星比较了特快T131和动车组“和谐号”D413的运行时间后,决定乘坐动车组“和谐号”D413前往上海。若两列车均正常运行,试问: (1)、动车组“和谐号”D413比特快T131少运行多长时间? (2)、动车组“和谐号”D413从镇江到上海的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每秒?合多少千米每小时?
17、一列长为800m的火车以72㎞/h的速度驶过长为1000m的大桥,求火车头刚上桥到车尾刚离桥这一路程中高火车运行的时间。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