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吉利收购沃尔沃终级稿子
吉利收购沃尔沃
2010年中国发生了许多大事,其中就包括的吉利收购沃尔沃,很多人都形象的称其为“穷小子”迎娶“富家女” 那么吉利收购沃尔沃,是充实自己,实现互利共赢的一道良方,还是会导致“消化不良”的一剂苦药呢?
下面我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对这个案例进行一些分析。
首先介绍一下双方背景1》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汽车行业十强中唯一一家民营企业,始建于1986年, 特别是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取得了快速发展,资产总值超过200亿元,连续四年进入全国企业500强。
2》沃尔沃(volvo) 八十余年来始终坚持安全环保,品质,作为其产品品牌的核心价值。是世界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
吉利是怎样成功收购沃尔沃的呢?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主要的收购历程:
从2008年1月,李书福再底特律第一次跟布斯相见表达收购沃尔沃的正式意愿,到2010年3月28日双方签订并购协议,整个交易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八百天。
2010.3.28 吉利与福特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2010.8.2 吉利和福特在伦敦签署交割协议,沃尔沃正式成吉利合资子公司。
那么福特为什么要放弃沃尔沃?
数据显示,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沃尔沃汽车销量大幅下滑,下跌幅度达到了20%。福特汽车自身难保,无力经营,且急需回笼资金偿还债务。以求实行品牌归一战略来节省成本。
从沃尔沃全球及中国销售量变化这个数据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 08年金融危机爆发,销量大幅下滑,09年危机影响,加剧跌至谷底,10年收购完成后,11年削减成本,市场环境好转,销量大幅增长。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日本的销售量都是呈下滑趋势,而中国是稳步上升的态势。2009年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由于2010年我国继续实施汽车刺激政策,我国很可能永久性成为第一大市场。这也是福特选择吉利的原因之一。
首先,吉利的收购的过程中国内审批手续按部就班,首先获取发改委的支持函,扫除国内竞争对手,所以福特选择吉利就是选择中国。除了李书福的个人魅力职位,融资方面政府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另外吉利聘请了专业的国际收购团队,两次成功的海外收购热身经历也给吉利积累宝贵的收购了经验。(英国锰钾铜车公司 澳大利亚变速器生产商)
其实选择吉利也是选择李书福,李书福,现任吉利集团董事长。被称为汽车狂人,他有很多经典语录,早在2001年的某个汽车高峰论坛上,李书福就曾大谈通用、福特一定会关门大吉的观点。他说,“未来的十年或二十年,通用一定会破产,不是它经营得不好,而是全球经济的发展规律决定了美国将成为汽车行业的沙漠。”当时,台下坐着的通用、福特
代表都很生气,有的愤然离席!当吉利全资收购沃尔沃时,李书福也感慨:“我这次是把身家性命全压上了!”
李书福在吉利2002的一次内部会议上表露收购沃尔沃的想法,当时吉利还很小,没有人把这次豪言壮语当真,谁会想到李书福的野心有实现的一天!是金融危机和不断走低的美国汽车经济给了李书福机会。同时寻求品牌突破,技术革新和走向国际化,使吉利对沃尔沃情有独钟。
大家看一下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融资示意图,2009年9月29日,吉利在北京注册了“北京吉利凯盛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为吉利的全资子公司,这是吉利为沃尔沃项目融资的第一步。吉利凯盛注册资本为41亿元,由吉利全额出资。
2009年12月原北京戴-克奔驰公司的总裁童志远加入了沃尔沃并购团队,作为。
后来众多地方政府还是伸出了援手,吉利选择了与大庆市合作。2009年12月北京吉利万源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在北京注册,股东为吉利凯盛和“大庆国资”。 为整个收购付出了30亿元时,还是没有彻底解决吉利的问题。接着第二个融资平台开始搭建。北京吉利凯旋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是吉利在北京注册在吉利收购沃尔沃的签约完成后,进行资金运作等后继工作
2010年2月,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融资结构才算定了下来。吉利、大庆国资、上海嘉尔沃,出资额分别为人民币41亿元、30亿元、10亿元。
8月2日,在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最终15亿美元中,有11亿美元来自上述融资平台,2亿美元来自中国建设银行伦敦分行,另有2亿美元为福特卖方融资。
那么吉利花了18亿收购沃尔沃到底得到了什么。
收购成功之后吉利获得了9个系列产品,3个最新车型平台,供应商体系。沃尔沃的研发人才,全球经营网络,境外工人和员工,同时吉利百分之百拥有沃尔沃品牌和知识产权和部分知识产权的使用权,过渡期间吉利也会得到沃尔沃的技术支持。
大家都知道, 吉利太很小,沃尔沃很大,所以有人质疑两者收购之后的关系。李书福表示:“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吉利可以使用部分沃尔沃的技术,但吉利有自己的发展战略,而沃尔沃也有其自身的商业计划,两者是兄弟关系,服务于不同用户,市场定位也不同,沃尔沃是超级豪华汽车品牌,吉利是大众消费品牌,双方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相互学期,共同提高。
收购之后带来的好处有哪些呢?
1999年福特出资64.5亿美元收购了沃尔沃,如今吉利从福特手中收购沃尔沃的标的价格才18亿美元,而最终成交价格仅为15.5亿美元。可以说吉利已经是捡了一个大便宜。 吉利蛇吞象的壮举行程的巨大的广告效应,是任何形式的广告无法比拟的,中国不断发展
的汽车市场给沃尔沃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除了给企业自身带来利益之外,也必然会给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裨益。
当然吉利蛇吞象的壮举必然免不了诸多挑战。 1、工会关
瑞典是传统的北欧福利国家,工会的力量是相当强大的。对于吉利来说,完成收购之后的劳资双方如果不能迅速建立互信,对于新沃尔沃的运营必将是一场灾难。 2、人才关
沃尔沃最有价值的核心资产是人才。离开了这些人,沃尔沃就不过是一个空壳子的品牌。如何留住这些人才,是对吉利的一次巨大考验。
3、品牌关
在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很多人发表言论认为自己花了几十万购买的沃尔沃轿车竟然成了吉利品旗下的品牌,让人心里很不舒服。吉利如何才能确保沃尔沃的豪华品牌地位又成为一大难题。沃尔沃嫁给吉利,你还会买吗?
5、经营关主要是指吉利能否帮助沃尔沃扭亏为盈并且实现长期盈利。 6、文化观
吉利和沃尔沃的汽车文化俨然不同,很多人都有疑问:百年的贵族气质和十几年的草跟特色相遇,能够产生一往情深的爱恋吗?
说到收购后遗症,10年11吉利月首次披露双方存在分歧。
比如说现在中国市场喜欢大车型,只要客户有钱买那么沃尔沃就应该造。但是沃尔沃管理层却坚持不同的观点,认为大车型不仅能耗大、占地面积大、材料消耗也大,不符合当前全世界汽车工业发展低碳环保的方向。对于这些分歧李书福表示:“无论如何,自己的核心理念还是要坚持的,对于我和沃尔沃之间的不一样的地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协调起来。
下面请大家简单看看 国内外成功的收购案例
宝马收购MINI 一汽与天汽联和重组 雷诺—日产联盟 当然也不缺乏失败的收购案例: 主要介绍一下宝马收购mini
首先呢 大家都比较熟悉 mini汽车样子呆头呆脑,非常可爱,并且性能非常好!最早售价仅为496英镑。上个世纪60年代,由于汽车改装厂的介入,个性化、时尚化开始成为MINI的特点。由于个性化改造以及由此带来的眼球效应、名人效应,MINI销量骤增。在1971年年底,MINI获得了历史最高销售量,
2000年,由于罗孚汽车财务问题,MINI汽车转到了宝马集团手中,宝马主动重新塑造MINI的性格,最终让MINI成为代表生活方式和个性体现的高端小型车。
MINI在中国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3-2008年,非常小众,销量没有突破5000辆,但是这5年为MINI定下了传播基调——与众不同、创新、国际化、高端。
2009年开始 ,营销策略彻底转变,即不依赖于庞大的预算和宣传规模,而是靠创造力和艺术性来达到营销目的。
;例如mini的敞篷车在北京销售时候,人们说“北京空气灰尘太大,根本不适合敞篷车”,MINI给出的口号是“我五行缺土”; “蚊虫叮咬,就当免费针灸”这些极具中国特色的语言一下子让MINI和其他品牌区分开来,吸引了大批目标用户。
另外2011年6月9日德国宝马宣布,计划未来三年内在英国投资5亿英镑,该项资金将主要用来研发与制造宝马新一代MINI车型。
由此可见,通过宝马的不懈努力造就了成功地mini汽车!
这里也列举了一些国内外汽车重组失败案例
通用与菲亚特分手 上汽收购双龙抱憾而归 福特甩卖路虎捷豹
下面我们来关注一下吉利现状:
这张图片是11年7月新闻爆出吉利债务危机,李书福压力不小,新闻发布会上沃尔沃CEO雅各布帮其拿衣服。
我们来看一个非常短的视频来了具体解一下:
《证券市场周刊》发表题为《李书福危局》的封面文章,“吉利集团正背负着收购沃尔沃时欠下的高利贷重压。从2008年到2010年,其负债总额从47亿元攀升到710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3.4%”。
为应对巨大的偿付压力,“吉利集团已重新开始秘密接洽海内外私募机构,如凯雷、TPG等国际大型私募机构,筹资的重要原因就是还高盛的高息债券。”有可能“最终走上以高利贷还高利贷的道路”。
面对担心和质疑,吉利方面表示--我们有足够的现金。
由于爆出的负面消息,吉利股价一度下滑,
质疑声在11年6月达到顶点, 当时吉利控股集团经国家发改委批准, 正式向机构投资者发行10亿元7年期人民币企业债券后 (其中7亿元用于新的投资项目),引起媒体纷纷猜测。
报道称债务危机引发吉利难题,除了负债激增之外,沃尔沃国产化还要继续烧钱,吉利集团2010年的财务数据显示,其负债中,流动负债占比达到67.4%。已经是两倍于吉利手中的现金总量,流动负债过高将会使吉利在短期内面临巨大的还款压力。
启动国产化进程需要百亿资金,沃尔沃大庆工厂项目、上海嘉定区的工厂项目、上海沃尔沃研发中心项目以及落户成都的另一个沃尔沃整车厂项目,预计的总投资额就已接近130亿元,这些项目所需资金大部分仍需吉利集团自行筹措。
车市低迷利润来不及补窟窿
屋漏偏逢连夜雨。今年以来,车市急转直下,尤其自主品牌遭受重创。吉利汽车也公布了2011年上半年的销售情况,公告显示,6月份,吉利汽车销量较5月份下滑了4.6%,上半年累计总销量为21.3万辆,只完成其全年销量目标的44.5%。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下半年中国车市的整体情况仍低迷,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