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记叙文阅读命题分析与备考

中考记叙文阅读命题分析与备考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4 3:52:52

从2015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来看,记叙文阅读几乎占据了现代文阅读的“半壁江山”。从命题形式来看,记叙文阅读试题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支点,以“人文情感”为杠杆,几乎涉及记叙文阅读全部考点的各个方面。

【选材特点】

从所选文本的来源上看,在我所收集的134份2015年中考语文试卷中,除了个别省市(山东泰安卷选用《故乡》、内蒙古呼和浩特卷选用《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济南的冬天》)外,记叙文阅读文本都选自课外,重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实践的能力。阅读材料难易适中,渐趋生活化,与课内所学相近。 从所选材料的篇幅上看,记叙文阅读选材大多独立成篇,结构完整,文字量适当。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也出现了新的命题趋势,即将文本与相关材料相结合进行命题,如浙江宁波卷的阅读试题就将《苦瓜》这一记叙文本与“认识作者”“知识卡片”“相关言论”“作者心语”等相关材料放在一起考查。

从所选材料的内容上看,记叙文阅读选取的都是文质兼美、可读性强的作品。表现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关注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表现浓郁地域文化等方面的文本比例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反映真情感悟、成长体验、读书学习、社会生活的文本居多。 【命题分析】

在命题方向上,中考记叙文阅读贯彻课标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发展,重视文本解读,突出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语言揣摩、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考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综合理解以及拓展联想的能力。

一、从词句方面设题,重在分析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揣摩其中的妙处 1.从揣摩语言的角度设题。如: (1)辽宁丹东卷(文本:《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第26题:结合上下文说一说第?段“安锐笑了,这是世界上最无邪的笑,比任何一个奖杯都令人陶醉”一句中加点词语“笑”的含义。

(2)四川南充卷(文本:《谁能脱口叫出你的芳名》)第15题:联系上下文,品味画线词语的表达效果。“真恨不得飞上树梢,脸对脸亲口问问那咕咕啼鸣的鸟:‘亲,你究竟叫什么名字?’”

(3)甘肃威武卷(文本:《河西走廊的月亮》)第8题:“没有一声寒暄,也用不着预告,一轮圆润而又皎洁的月亮,就这样贴着车窗,朝你粲然一笑,而后缓缓地升上中天。”(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2.从分析关键句段作用的角度命题。如: (1)江苏镇江卷(文本:《河床开始回忆河流》)第20题:体会第⑨段中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总之,人应该为河的陨灭略微表示一点态度。” (2)广东深圳卷(文本:《乡野高人》)第2题:分析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这回我相信了,但还是惊愕未消。” (3)江苏徐州卷(文本:《找回颤动的感觉》)第16题:小说第⑥段能否删去?请结合上下文说出理由。

(4)黑龙江绥化卷(文本:《格布上的花》)第20题:第③段单独成段好在哪里?试分析。

二、从概括内容、分析标题、挖掘主旨、把握作者情感态度的角度设题

1.概括文章内容的题目,其设题方式十分广泛,可以就文章整体进行设题,也可以就文章局部进行设题。如:

(1)湖南郴州卷(文本:《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第21题: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

本文所写的事情。

(2)安徽卷(文本:《槐花》)第10题:文章③~?段写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

2.分析文章标题的题目,主要是从标题的内涵和妙处两方面进行设计。如:

(1)四川达州卷(文本:朱成玉的一篇文章)第20题:请你根据全文内容,为选文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2)四川乐山卷(文本:《老师!老师!》)第16题:请说说文章题目“老师!老师!”有什么特点?用这个标题有什么妙处? (3)广东汕尾卷(文本:《奇怪的西方记者》)第18题:有人认为,将小说标题改为“阴暗的非洲”更加合适。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分别从内容、结构两方面谈谈你的理由。 3.把握主旨、理解情感的题目,一般围绕作者的感悟总结、情感经历、观点态度等方面进行设计。如:

(1)湖南邵阳卷(文本:《人间草绿》)第18题:请在文中找出能概括本文主旨的句子。 (2)湖北武汉卷(文本:《给成人读的童话》)第16题:作者对写童话给成人读的这类作家持有怎样的态度?本文列举的给成人读的这类童话具有怎样的特点? (3)福建福州卷(文本:《消失的故乡》)第15题:综观全文,面对“消失的故乡”,作者表达了 、 的情感。 (4)福建泉州卷(文本:《微尘远,山花近》)第12题:依据提示,梳理文章情节和“我”的情感变化。 ,沮丧焦虑→回村喊人, → ,愧疚感激→再次前行, 三、从辨析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写作技巧的角度设题 1.辨析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并分析其作用。如: (1)辽宁沈阳卷(文本:《这世上没有你不行》)第18题:选文第21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该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辽宁葫芦岛卷(文本:《滴水之恩》)第18题: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选文第?段。

2.分析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就是明晰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内容,收到了怎样的效果。如:

(1)黑龙江大庆卷(文本:《我是吴宓教授》)第20题:本文记叙的是吴宓教授的事迹,却在第⑥段写到他大名鼎鼎的学生钱钟书、曹禺、吕叔湘,这运用的是 手法,其作用是 。 (2)山东菏泽卷(文本:《乡村一树寂寞红》)第20题:这篇散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家乡柿子树景色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湖北襄阳卷(文本:《义重情深的恩赐》)第18题:文章线索有着串联全文、贯通文脉的作用。本文有两条线索,请说说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

四、从概括人物性格特征、分析人物品质、辨析人物形象描写方法及其作用、评价人物形象等角度设题

考查记叙文的人物形象主要有三个方式:①分析人物形象及其品质;②分析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③分析作者对人物形象的态度或客观公正地评价人物形象。如: (1)四川宜宾卷(文本:《美哉,嵇康之死》)第15题:结合全文概括嵇康的美。 (2)甘肃兰州卷(文本:《时间存折》)第18题:有人认为,史力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也有人认为,章文心才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你同意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3)湖北十堰卷(文本:《老胡》)第13题:仔细品味第⑩段中的画线句子,联系上下文,揣摩“我”此刻的心理活动。

五、以文本为起点进行拓展联想,探究难点疑问,读出有益的启示,对作者的情感态度提出看法等

能够针对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是阅读的高层次。近年来,中考试题也越来越注重对这方面的考查,问法也多种多样。如: (1)湖北黄冈卷(文本:《痴心石》)第33题:文中“我”的父母理解、尊重孩子的“怪癖”,对此,你肯定很有感受,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2)黑龙江哈尔滨卷(文本:《橡树之谜》)第19题:文中“我”的经历和啄木鸟的做法,分别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示? (3)浙江温州卷(文本:《寻找》)第9题:本文中的“我”在“寻找”,许多文学作品也写到“寻找”,如《孤独之旅》《小王子》等,这引发了你对“寻找”的哪些思考?结合本文,联系你读过的课文或其他作品,加以阐述。 (4)山东东营卷(文本:《界河》)第25题:如果将小说结局分别改为以下两种情况,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a.“他”最终扣动扳机,将“那边的人”射杀。b.双方均未开枪,各自回到自己的营地。 (5)北京卷(文本:《超级智能住宅》)第20题:在你看来,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根据你对小说主题的认识提出一个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解法探究】

例1.(2015?云南昆明) 翠湖留下的心影 张 长

①翠湖,这个昆明市中心的公园,园内亭台楼阁,曲水回廊,树影婆娑,波光潋滟。于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中突现这样一个好去处,实为难得。汪曾祺先生在《翠湖心影》中曾说:“城市有湖,这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是不多的。” ②翠湖原名“九龙池”。据清人《滇云历年传》载:“九泉所出,汇而成池,故名九龙池。”翠湖还有一个老名字――“菜海子”,想当年定是“清回透彻,蔬圃居其半”。再早,翠湖只是昆明城外的一片沼泽,水出成河,名“洗马河”。明初,沐英带兵入云南,曾在这里“种柳牧马”。1919年,政府在此地修建公园,因其“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拂楼台”的湖光山色而改名为“翠湖”。

③翠湖一年四季都是绿的。高处望去,树木几乎覆盖了全部亭台楼阁,一片绿树碧水,此时,就只剩一个字――“翠”。引得汪曾祺又一次赞叹:“翠湖这名字取得真好!”汪曾祺还写道:“昆明人特意来游翠湖的也有,不多,多数人只是往这里穿过。”可以想见当时地处西郊的翠湖有多么静谧。

④随着城市的急剧膨胀,昆明城区较以往扩大许多,翠湖早已置身城市中心,成了一个大大的街心花园。闹市中能有这样一个好去处,自然会成为路人、游客抄近道、游览、休闲、健身的首选。我家住翠湖边,以往是好福气,现在却是好无奈。 ⑤每日里尚未破晓,必有一中年壮汉在湖边仰天作狮子吼,道:“欧――吼!”此公中气十足,声音极具穿透力和感染力,闻此一声,心尖一颤,整个人都要随他痛惜良久。随即,这类吼叫声层出不穷,此起彼伏,一时间翠湖中百家争鸣。

⑥稍后歌舞健身大军正式入园。 “水月轩” 面积不足一亩,却有五六群唱歌跳舞晨练的人,他们自带音响,各踞一方。五六种风格各异的音乐轰轰然混成一片,旁人早已分不清楚,舞者却能安之若素,互不见怪,依旧踩着自己的节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⑦也有的占据一个小亭子,一角小回廊,在一支笛子或一把二胡的伴奏下独唱,哪怕声音沙哑,尖锐刺耳,歌者也自得其乐。还有郑重地穿上演出服,化了妆的大妈们,三五成群,开足音响,边跳边唱,其乐陶陶。最有气势的当数彝族的左脚舞,一来便几十上百人围成个大圈子,弹着十几把月琴、三弦,一跳几个小时,中间不停不歇,通宵达旦也不成问题。 ⑧临窗而望,如今的翠湖被几十层的高楼大厦团团围住,已成了一个小小的盆景,昔日

那一片“柳林洗马”的田园风光早已没了寻处。 ⑨“逝者如斯夫”,吾梦寐以求之。我一直试图找回汪曾祺先生笔下的“翠湖心影”。一日傍晚,小雨淅沥,翠湖不再人头攒动,歌舞欢腾。我当即决定独自漫步翠湖,寻找一丝逝去的静谧。穿行于园中,听听细雨中沙沙作响的树语,看看影影绰绰的楼阁,品品这些百年前留下的风景??“细雨鱼儿出”,“ 泼喇”一声,湖里果真跃起了一条大鱼。刹那间,我仿佛回到了《翠湖心影》里,心头一阵惊喜。然而当鱼儿落入水中,湖面却荡起了五颜六色的霓虹。那种变幻使我明白:鱼,早已不是汪曾祺的那条大红鱼了,翠湖留下的只是心影罢了。 ⑩明天,又将是这个小盆景歌舞喧嚣的一天。 (选自2015年4月10日《光明日报》,有改动)

1.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⑤段中加点词“百家争鸣”的含义。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的含义。 【解题策略】

如何解答词语含义理解题

[理解词语的临时义\&一要理解词语的本义,二要分析其语境义,三要联系作品内容和作者情感推断其具体含义\&体味词语的指代义\&指示代词的指代:根据其所处的位置,先往前找,如果找不到再往后找;非指示代词的指代:从理解词义入手,来把握所指代的内容

\&理解词语的修辞义\&从分析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入手,在词语出现的前后找答案\&] 【解析】在理解“百家争鸣”本义的基础上,根据第⑥⑦段内容可知作者所指为清晨翠湖嘈杂的环境,从第⑧段中可体会出作者对这种“百家争鸣”的不满。 【答案】“百家争鸣”一词在文中指早晨翠湖里吼叫的人多,声音嘈杂。在此作者委婉地表达了对清晨“扰人清梦”的吼叫声的厌恶与不满。 2.作者住在翠湖边,对翠湖的感受有怎样的变化?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作者的情感态度。 【解题策略】

分析作者情感态度的方法

[注意标志性词句\&关注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如抒情句、议论句,或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抓住文中的

关键描写\&一是内心独白,一般使用第一人称;二是动作暗示;三是景物烘托,通过分析景物描写来把握人物的心情;四是心理概述,对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行剖析;五是修辞手法,它能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作者的感情色彩\&]

【解析】第④段的最后一句“我家住翠湖边,以往是好福气,现在却是好无奈”,总写了“我”的感受变化,也承接了上文对美丽翠湖的描述,引出下文对“无奈”之情的叙写。结合这句话和上下文内容,适当发挥即可。

【答案】示例:先前的翠湖是一个好去处,实在难得;随着城市的急剧膨胀,城区不断扩张,翠湖风光不再,“我”感到好无奈。

3.请展开想象,描绘选文第⑧段中作者想寻找的当年翠湖“柳林洗马”的田园风光。(60字左右,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创意性解读的能力。 【解题策略】

如何推断想象、拓展思维

[探究文本类\&关键在于联系文章主题进行探究,所提出的见解要符合客观规律,不能脱离文本内容,做天马行空式的猜想\&感悟启示类\&首先要把握文章的内涵,然后与生活、学习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答题,最好答出创意\&想象推断类\&以原文为依据,大胆想象,但要符合规律\&材料链接类\&细心分析,读懂材料,找出材料与选文在某些方

搜索更多关于: 中考记叙文阅读命题分析与备考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从2015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来看,记叙文阅读几乎占据了现代文阅读的“半壁江山”。从命题形式来看,记叙文阅读试题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支点,以“人文情感”为杠杆,几乎涉及记叙文阅读全部考点的各个方面。 【选材特点】 从所选文本的来源上看,在我所收集的134份2015年中考语文试卷中,除了个别省市(山东泰安卷选用《故乡》、内蒙古呼和浩特卷选用《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济南的冬天》)外,记叙文阅读文本都选自课外,重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实践的能力。阅读材料难易适中,渐趋生活化,与课内所学相近。 从所选材料的篇幅上看,记叙文阅读选材大多独立成篇,结构完整,文字量适当。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也出现了新的命题趋势,即将文本与相关材料相结合进行命题,如浙江宁波卷的阅读试题就将《苦瓜》这一记叙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