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
目 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绪论 .................................................................. 1 1 股利分配政策的概述 ................................................. 2 1.1 股利分配政策的内涵和性质 .......................................... 2 1.2 股利分配政策的作用与必要性 ........................................ 3 2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现状 ......................................... 5 2.1 股利分配形式多样化且不稳定 ........................................ 5 2.2 不分配股利的现象带有普遍性 ........................................ 6 2.3 个别公司异常高派现 ................................................ 6 2.4 股利分配政策波动性大,缺乏连续性.......................................7 3 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不规范的原因 ............................... 8 3.1 影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决策目标的因素 ................................ 8 3.2 影响上市公司分配行为的因素 ........................................ 9 4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建议 ................................ 12 4.1 从政府监管部门层面规范规范的建议 ................................ 12 4.2 从上市公司层面规范的建议 ........................................ 14 4.3 从投资者层面规范的建议.....................................17 结论 ................................................................. 18 致谢 ................................................................. 19 参考文献 ............................................................. 20
III
绪 论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股利分配政策便成为海内外金融专家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其热度至今未见消退。回顾历史,现代股利理论始于Miller与Modigliani(1961)提出的股利无关论,该理论认为,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中,公司在给定的风险和盈利的情况下,其市场价值和股利政策无关联。而以Gorgon和Linter(1963)为代表的股利相关论则认为公司的股利分配对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投资者将偏好股利而非资本利得。以Farrar和Salwyn(1967)为代表的税收差异理论认为,股利发放存在税收上的不利会减少公司的税后利益,从而减低公司市场价值。随着20世纪70年代非对称信息经济学的兴起,财务学者开始从代理成本和信号传递两个角度去解释管理者制定股利政策的动机,并且迅速形成了现代股利政策的理论主流。以Jensen和Mecking(1976)为代表的代理成本理论认为,公司的股利政策体现了企业和外部股东债权人以及管理者之间的股利分配关系;而以Miller和Jock(1980)为代表的信息传递理论认为,管理当局与外部投资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管理当局比投资者拥有更多关于企业真实价值的私有信息,股利政策便是管理者传递信息的一种常用方式。在国外众多股利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面前,人们面对股利尚且充满着无奈,那么在证券市场建立时间还不长的我国,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股利文献不多的情况下,公司的股利政策就更是“难解之谜”了。事实上,由于所处的发展阶段完全不同,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就更加的具有复杂性了。
与国外发达的资本市场相比,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形式多种多样,股利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不规范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资本市场正常运行与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从这个意义上说,全面客观地揭示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存在的原因并寻求有效的解决对策,对资本市场发展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1
1 股利分配政策的概述
1.1 股利分配政策的内涵与性质
1.1.1 概念
股利分配政策,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股利政策,或者简称为股利政策。关于股利政策,就简单的概念而言,股利就是公司的股东从公司中所取得的利润,它以股东的投资额为分配标准;所谓股利分配政策是指公司税后利润在股东所得股利和企业内部留存收益之间的分配选择,是公司融资和投资活动的逻辑延续,换而言之,就是指上市公司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何时发放股利以及以何种形式发放股利等相关的方针和政策。
企业的财务政策一般包括融资政策、投资政策和股利政策,作为企业三大财务政策之一的股利政策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内容:
(1)股利支付比率的高低设计,即确定每股实际分配盈余与可分配盈余的比率高低。
(2)股利支付具体形式,即确定合适的分配形式: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转增股本。
(3)股利支付率增长,即确定公司未来股利的增长速度,它将限制某一时期股利支付率的高低。
(4)股利发放政策选择,根据公司生命周期选择合适的股利政策。
(5)股利发放程序的策划,如发放频率、股利宣布日、登记日、除息日和发放日的确定。 1.1.2 性质
股东投资上市公司的目的主要是获取收益,而获取收益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所持股票的升值,二是股利分红。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将能够更大程度地直接反映公司的市场价值。而股利政策作为公司的核心财务问题之一,从股份公司诞生之日起,便已成为公司管理者与投资者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对股份公司而言,采取什么样的股利政策既会影响公司的股票价格,进而关系到公司股东的经济利益,又会影响公司的外部筹资能力和内部积累能
2
力。因此,如何制定股利政策,使股利的发放与公司的未来持续发展相适应,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便成了公司管理层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1.2 股利政策的必要性与作用
1.2.1 制定合理股利政策的必要性
股利政策是以公司发展为目标,以股价稳定为核心,在平衡企业内外部相关集团利益的基础上,就与股份分配有关的各种事项所采取的基本态度和方针政策。作为公司三大财务决策之一,股利政策不仅直接影响投资者的股利收益,而且在公司经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选择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司融资渠道的畅通、融资成本的高低和资本结构的合理性。
较高的股利分配,除了能让投资者获得较高的股利收益外,高股利引起公司股票价格的上涨,还能让投资者获得可观的资本利得。但是,过高的股利分配,又会大量减少公司的留存收益,有可能导致公司大举外债,提高公司的资本成本,影响公司未来的盈利水平,从而降低股东权益,而低分配甚至不分配,虽然会令公司保有大量的现金流量,但由于与股东意愿想违背,是公司形象受损,不仅可能使公司股价下跌,还会让公司未来的融资计划受到影响。所以,制定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对每一个上市公司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1.2.2 股利政策的作用
股利分配政策是上市公司对盈利进行分配或留存用于在投资的决策问题,在公司经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到公司未来的长远发展、股东对投资回报的要求和资本结构的合理性。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一方面可以为企业规模扩张提供资金来源,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吸引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实现公司价值即股东财富最大化。因此上市公司非常重视股利分配政策的制定,通常会在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后,对各种不同的股利分配政策进行比较,最终选择一种符合本公司特点与需要的股利分配政策予以实施。
股利分配政策的发布也会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既然股利分配政策与公司价值有很强的相关性,那么其中必然传递着某些价值信息。“信号传递”理论认为,公司股利分配政策不仅是一种分配方案,同时还是一种有效的信号传递工具。股利分配政策的变化往往是公司经营状况发生变化的信号,这些信号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