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积极探索 勇于实践 推进高校继续教育创新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积极探索 勇于实践 推进高校继续教育创新发展
作者:
来源:《继续教育》2013年第10期
一、教育部启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背景、意义、目的是什么? 刁庆军(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近几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继续教育的发展。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都提出了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战略部署,2011年12月召开了全国继续教育工作会议。可以说,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已经成为开发人力资源,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强国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高等学校是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骨干力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为充分体现高校在继续教育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和国家队地位,推进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打造高校继续教育品牌,2011年5月,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由清华大学牵头,50所高校参加,项目学校兼顾了各类型、各层次、各地域的高校,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希望通过项目实施,在继续教育理论上有创新,为高校继续教育综合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在继续教育实践上有突破,为全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示范性案例和经验。增强高校继续教育服务能力,形成全新的继续教育服务机制和服务模式。从而在高校继续教育乃至全国继续教育中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和骨干作用,推动继续教育科学健康发展。 二、该项目的总体目标、内容和任务是什么?
刁庆军:项目总体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高校继续教育办学理念,拓宽继续教育办学领域,增强高等学校办学能力,扩大继续教育受众面,推进多种形式办学,探索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办学与服务新机制、人才培养新模式。
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是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个维度,在4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一是高校继续教育内在机制创新,即结合高等学校自身优势和特色,探索高等学校继续教育面向地方、行业、企业服务所需的内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二是外在的服务模式创新,就是结合行业、企业需求,探索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创新模式与服务模式,以及非学历继续教育与学历教育的衔接、沟通机制;三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学习者多样化学习需求,改革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一步增强课程内容的前瞻性、针对性、实效性,探索建立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和质量保障体系,办高质量、高水平的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四是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探索,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现状,加强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共享,建立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服务模式与机制。项目拟于2013年下半年结题,各项目学校对示范基地建设成果进行总结和提炼,并对项目成果进行集中展示和宣传。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