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配套K12山东省临沂市2018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1)

配套K12山东省临沂市2018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1)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1:57:28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

对本部分内容的考查常以曲线图的形式出现,涉及到的考查角度有:(1)吸气、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状态;(2)呼吸运动中胸廓、肺内气压的相应变化。吸气和呼气的进行是由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导致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形成压力差而形成的。

11. 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1、2、3、4表示与心脏直接

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乙位于小肠,血液流经乙后营养物质含量增多 B. 血液流经甲后氧含量减少

C. 血管1是上腔静脉,血管3是肺静脉 D. 血管2、4中的血液是动脉血

【答案】A

【解析】解:A、若乙位于小肠,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经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所以血液流经乙后,营养物质变多,A正确; B、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从图中看出,血液流经甲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因此氧含量增加而不是减少,B错误;

C、血管1是肺静脉,血管3是上下腔静脉而不是上腔静脉,C错误; D、血管2(肺动脉)中的血液是静脉血而不是动脉血,D错误。 故选:A。

(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3)图中,1肺静脉、2肺动脉、3上下腔静脉、4主动脉,甲是肺部毛细血管,乙是组织细胞外毛细血管。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循环和正确识图。

12. 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若A型血患者输入B型血后,

会黏结在一起,发生凝集的是( ) A. ① 【答案】D

【解析】解:输血时,主要是考虑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之间是否发生凝集反应,图中为红细胞的是④ 故选:D。

ABO血型系统是人类发现最早的而且与临床医学有重要关系的一种血型系统,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图中的①是血浆,②是白细胞,③是血小板,④是红细胞,据此回答 要熟记输血的原则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 在抽血或输液时,要将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用胶皮管捆扎起来,下列解释

中不恰当的是( )

A. 目的是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的向心运动

B. 动脉中血液向心流动,刺后的伤口出血很少,稍经压迫即可止血 C. 血管由于血液多而鼓胀起来,从而便于针刺入 D. 多数静脉分布较浅,壁薄,弹性较小,有利于针的刺入 【答案】B

B. ②

C. ③

D. ④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解析】解:血管的类型和功能是

在静脉血管内,血液是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的,因此用乳胶管扎紧上臂后,在结扎处的远心端的静脉会因血液滞留而膨大,同时,又因静脉内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所以血液不会倒流而会出现结状突起。动脉中血液远心流动即心脏→动脉,动脉血压高,血流快,因此刺后的伤口出血较多,而且不易止血。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血管包括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 对于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可通过列表比较这三种血管的特点掌握。

14. 如图为人的泌尿系统,箭头表示流向,比较1、2、3结构内尿素的

浓度,从低到高的正确顺序是( ) A. 1-2-3 B. 2-1-3 C. 3-2-1 D. 3-1-2

【答案】A

【解析】解:肾动脉进入肾脏后经过反复分支形成入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肾小球,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又在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又分支形成毛细血管,包绕在肾小管外面,这些毛细血管又汇集成肾静脉;从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在沿这条路线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和尿酸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1肾静脉与2肾动脉相比,1肾静脉的血液中尿素浓度降低。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重吸收了大部分水,而尿素没有被吸收,尿素被浓缩。所以,剩下的物质----尿液中尿素浓度会明显增高,因此3输尿管的尿素浓度最高。所以比较l、2、3三处尿素的浓度,从低到高的正确顺序是1-2-3。 故选:A。

肾脏作为一个一般器官,其正常的生命活动,要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和养料,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氧气和养料都会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肾脏作为一个排泄器官,要将流经肾脏的血液中的一些代谢废物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废物会减少。血液经过肾脏的作用后形成尿液,尿的主要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根据血液流动方向可知图中1是肾静脉、2是肾动脉,3是输尿管。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尿液的形成过程,知道肾静脉是人体中尿素浓度最低的地方。

15. 下列四种动物的相关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动物 呼吸器官或部 体壁 位 所属类群 A. A 【答案】B

【解析】解:A.蚯蚓是环节动物,不是线形动物,错误; B.缢蛏是软体动物,呼吸器官是鳃,正确; C.青蛙是两栖动物,不是爬行动物,错误; D.家鸽是鸟类,呼吸器官是肺不是气囊,错误; 故选:B。

1.软体动物:它们身体柔软,具外套膜,身体外面有贝壳。如乌贼、河蚌; 2.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环状体节构成,刚毛或疣足运动

3.在水中完成体外受精;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

线形动物 B. B

软体动物 C. C

爬行动物 鸟类 鳃 肺和皮肤 气囊 A 蚯蚓 B 缢蛏 C 青蛙 D 家鸽 D. D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 对本部分内容的考查常以曲线图的形式出现,涉及到的考查角度有:(1)吸气、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状态;(2)呼吸运动中胸廓、肺内气压的相应变化。吸气和呼气的进行是由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导致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形成压力差而形成的。 11. 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1、2、3、4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乙位于小肠,血液流经乙后营养物质含量增多 B. 血液流经甲后氧含量减少 C. 血管1是上腔静脉,血管3是肺静脉 D. 血管2、4中的血液是动脉血 【答案】A 【解析】解:A、若乙位于小肠,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经小肠绒毛内的毛细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