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万科住宅建筑标准word精品文档25页
⑵.两面相邻侧墙 按两面侧墙面积的平方和的平方根√a2+b2 的50%折算成汇水面积 ⑶.两面相对等高侧墙 不计汇水面积
⑷.两面相对不同高度侧墙 按高出底墙上面墙面积的50%折算成汇水面积
⑸.三面侧墙 按最低底墙顶以下的中间墙面积的50%加上⑵、⑷两种情况最低墙顶以上墙面面积 ⑹.四面侧墙 最低墙顶以下墙面不计入,只计算⑴、⑵、 ⑷、⑸的情况最低墙顶以上的面积
8.4 每一屋面或天沟雨水管直径不宜小于100,一般设不少于2个排水口;当内排水只有一个排水口时,可在山墙上或女儿墙增设溢水口;小面积凹廊或阳台可采用直径50排水管。
8.5 雨水管应避免曲折,当遇到建筑腰线或其他突出墙面装饰物时,雨水管应直通而不应绕行,以免堵塞和噪音。
8.5 当屋面被防火墙隔开时,应两侧分别排水,不得在防火墙上开洞设排水孔道。 8.6 单向排水屋面宽度宜控制在9-12m。
8.7 相邻屋面高差大于2 m时应设直通屋面的楼梯或上屋面的人孔、或外墙爬梯。
8.8 种植屋面应设置人行通道,四周设围护墙及泄水管、排水沟,并严防泄水孔堵塞;屋顶绿化应考虑喷灌设施。
8.9 高层上人屋顶女儿墙净高为1200(种植屋面应特别注意)。
8.10 露台栏杆高度多层不应小于1050,高层为1200;垂直杆件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10且不应采用横向设计;顶层阁楼住户之间必须设安全防护,分隔墙高度不小于2000。
8.11平屋面与立墙或立墙窗台处的防水层翻起高度不宜小于300;北方地区应注意此处的保温。
9.地下车库及汽车坡道: 9.1 地下车库
9.1.1 车库净高应为2.40m;计算净高时一定要预留100的设备管道安装量。
9.1.2 为避免车库车位实用数少于设计数,即有些车位不方便或根本无法使用,地下车库结构设计时应尽量规整,柱距满足使用要求;建议采用7500柱距。
柱间最小净距尺寸
停车类别 小轿车 中型客车 两柱间停车数 1 2 3 1 2 3(1中2小) 柱间最小净距(m) 2.4 4.7 7.0 3.1 6.4 9.3
9.1.3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出入口应分开设置,两个出入口净距离不宜小于5m。
9.1.4 机动车车库出入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0m,两个汽车坡道毗邻设计时应采用防火墙隔开;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地下车库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4000㎡。
9.1.5 兼做人防的地下车库,防护密闭门应避免设在车库的主入口和坡道处;通过防护单元隔墙的汽车通道宽度不应小于4000,以免造成汽车进出不便。
9.1.6 车库照明设计应采用区域控制,车道照度宜≯25 lx,车位照度宜≯15 lx,避免浪费。 9.1.7 设备管道应避免穿越防火分区,分隔防火单元的防火卷帘门高度不应< 2.2m;经常开启的防火卷帘门宜采用轻质产品。
9.1.8 北方地区地下车库应进行采暖设计,避免造成冬季汽车发动困难及首层地面结露。 9.1.9 地下车库应设计给排水以便保洁。 9.2 汽车坡道 9.2.1 坡道数量:
a. 50辆以下地下车库可只设一条单车道坡道;
第 13 页
b. 51-100辆地下车库可只设一条双车道或二条单车道坡道; c. 101-200辆地下车库设二条单车道坡道; d. 201-500辆地下车库设二条双车道坡道。 9.2.2 坡道坡度
a. 直坡道起始段缓坡坡度宜为6-7%,长度3.6-6.0m; b. 中段坡度13-14%;
c. 弧线坡道起始段应采用竖曲线半径不小于22m的缓坡连接,中段坡度11-12%; d. 直段坡道横向找坡1%; e. 弧段坡道横向找坡5%。 9.2.3 坡道宽度:
直线坡道:单车道不应小于3.6m,双车道不应小于6.6m;
曲线坡道:单车道不应小于4.5m,双车道不应小于8.5m,其中里圈不应小于4.5m,外圈不应小于4m。
9.2.3 坡道出入口高度不小于2.4m高,具体设计时应重点注意梁的高度和避免设备管道穿过;计算净高时应预留100的施工误差量及考虑坡道横坡的高度。 9.2.4 坡道地面构造应采取防滑及溶冰措施。
9.2.5地下室车库入口处及坡道结束处应设置截水沟;沟盖板要选用带胶边耐轮压的金属隔栅盖板,而不应采用的水泥盖板;排水沟不应直接接入市政管道以免管道的水倒流。
10. 管道井、设备表箱
10.1 管道竖井宜在每层靠公共走道一侧设不小于600×1200检修门(高层为丙级防火门)或可拆卸的500×500壁板检查口。
10.2 采光井底层应设维修及清洁人员专用出入通道。
10.3 高层住宅水、暖、强弱电等专业管线井道及设备位置,应综合考虑抄表和检修方式,结合楼、电梯间集中布置;各专业具体设计时,应密切配合,重点校对给排水、送排风、强弱电等井道及设备表箱位置,以免发生冲突:如电表箱应注意不要与消火栓发生矛盾。
10.4 消火栓宜采用内嵌式,不宜设在厅、卧的墙面并避免正对户门设置,当嵌入墙面为住户墙面时,消火栓应采用半暗装式,箱入墙面140厚,箱与户内之间用60厚红砖砌筑,同时注意位于楼梯休息平台处的消火栓上皮与结构梁的关系。
10.5 人防地下室清洁区内的空调送风井应设进深不小于900的集气室,且集气室与风井之间设密闭门、防护密闭门双扇门。
10.7 每户只应安装一个水表,否则管理困难或有违地方政策。
11.垃圾收集
11.1 高层每层应设垃圾间且垃圾间要设有清洁用水龙头、地漏,地面及墙面为光滑、宜清洁材料。
12. 设备用房及设备选型
12.1 屋顶稳压装置应设在附属用房屋顶,避免直接设置在住户顶板上,以减少低频噪音的干扰。 12.2 屋顶正压送风风机应选用低噪音的型号,安装在楼板上的压缩式冷水机组除机组所带的减震器外,还应做“浮筑”隔振地面,水泵应作隔振台座。(二次供水需要考虑此问题)
12.3 发电机房应设计明沟排水,且发电机房上部房间地面应设防水层,避免因排水管堵塞或上部房间漏水造成发电机房进水。 12.4 水表房应设排水地漏和门槛。
第 14 页
12.5 设备房地面、墙面、顶棚应采用隔音材料,减少低频噪音的干扰。 12.6 集中安装于热水器进水管应采用消音止回阀。
12.7 中央空调冷却塔应与主机联动同步控制,各冷却塔的循环管道长度也应均等并设一套备用泵。
12.8 变频供水设备选用时要考虑由于远端压力迅速减小,楼上的住户水压太小,而楼下的水管已经压力过大,造成爆裂或漏水的不利因素;住宅室内给水系统最低配水点的静水压力宜为300-50KPA,大于400KPA时,应采取竖向分。
12.9 对于备有多台变压器的项目应考虑使用联络柜,根据具体用电量在可能的情况下报停不用的变压器,节约开支。
12.10 公共走廊宜选用寿命长的节能灯泡和感应开关。
12.11 集中供冷空调补水箱宜采用不锈钢或玻璃钢材料,不宜采用铸铁材料,防止因锈蚀严重影响制冷效果,且避免箱壁被绣穿。
13.其它
13.1 项目的外墙标志应设照明,有利于夜间识别。(安装彩灯,即美观,又可适量推广) 13.2 排水管线应直排,避免多向转弯、锐角转弯,造成排水不畅;北方地区严禁排水管在室外明露。
13.3 首层住宅排水应自成系统。 四.室外工程 1. 竖向设计
1.1 道路面层标高设计时应向雨水进水口方向找1-2 %坡,避免进水口高于路面。
1.2 园路、窨井要统一标高,且园路和窨井混凝土应同时浇筑,避免园路井盖高低不平和有缺损。
2. 道路 铺地
2.1 小区内道路设计应一次到位,以免后加时引起客户纠纷。 2.2 园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搬家车辆能够进出,最小宽度宜为2.5m。 2.3 园区内的道路应设马路牙,以免草坪高于路面,雨天泥水流到马路上。 2.4 园路应每隔4-6m留伸缩缝。
2.5 开槽埋管后应分层夯实以免出现停车位下沉现象。
2.6 应加设防裂钢筋和角偶钢筋,避免道路混凝土半角偶及窨井周边混凝土出现裂缝。
2.7 混凝土抹面时应严禁在混凝土表面洒水或撒水泥以免混凝土路面起砂、剥落;对已出现的裂缝可采用1:2水泥砂浆修补。
2.8 机动车道上的排水沟沟盖板宜选用带胶边的铸铁产品,不宜选用水泥盖板。
2.9 室外工程如雨水管井过多而影响路面美观,可采用雨水沟排水方式,上用卵石或沟盖板装饰,雨水或雨落管排入沟内,统一排入市政管网(本方法主要适用于多层住宅)。
3. 游泳池
3.1 室外泳池深度:深水池1.2-1.4m ;按摩池0.75-0.8m; 儿童嬉水池0.6-0.8m;如无特殊要求不宜设室内温水池。
3.2 埋地设计的游泳池应设管沟或柔性套管,以免因沉降而造成水管破裂和检修不便。
4. 儿童游戏场
4.1 儿童游戏场设计时应考虑不安全因素:游戏场内避免有坚硬的石头等硬物;秋千等设施应留有不小于3m的活动空间,避免儿童活动时撞到硬物。
第 15 页
5.绿化
5.1 环境设计时应考虑设计灌溉点。 5.2 绿化应与地下管线留有足够的间距 绿化与地下管线最小水平距离 名称 新植乔木 现状乔木 灌木外缘 电力电缆 1.50 3.50 0.50 通讯电缆 1.50 3.50 0.50 给水管 1.50 2.00 - 污水管 1.50 3.00 - 雨水管 1.50 3.00 -
消防栓、消防龙头 1.20 2.00 1.20 煤气管道(低中压) 1.20 3.00 1.00 热力管 2.00 5.00 2.00 消防管 1.50 3.00 - 6. 其它
6.1 各管线检查口应设于绿化中。
6.2 散水做法:埋入地下200,南方地区上设绿化;北方宜铺设道路广场砖。 6.3 室内外高差宜600-900。
6.4 对于各暗敷管线,施工中应注意防止灌水,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第二部分 图纸编制深度统一要求 一. 图纸目录
1. 图纸目录及每次图纸编号应注明日期(每轮图纸修改日期要统一),以便新旧图纸查阅、区分。
2. 与图纸有关的洽商要注明在哪一轮图纸基础上进行的。
二. 建筑设计总说明
1. 设计总说明中关于建筑面积的计算要精确,并随设计的加深不断核算直至最终成果,建筑面积计算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2. 应加注做法厚度,并应合算找坡做法中最薄及最厚两点厚度,与结构沟通,计算荷载。 3. 应有门窗洞边框做法。 4. 应有墙身防潮做法。 5. 应有电梯选型说明。
6. 应有设备、电气管井的封堵做法说明。
7. 应有建筑图中所设计的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钢筋等级说明。 8. 应有消防道路面做法。
三. 总平面图 1. 用地红线坐标; 2. 轴线编号定位;
3. 消防车行线及消防车道,防火间距(参照消防批文),日照间距;道路网; 4. 竖向设计,±0.000标高,入口标高;
第 16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