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201203) - 图文
图1-8 debug配置
uVision2的仿真模式分为Use Simulator(软件仿真)和Use(硬件仿真)2种。
其中Use Simulator选项是将uVision2调试器设置成软件模拟仿真模式,在此模式下不需要实际的目标硬件就可以模拟8051单片机的很多功能。Use Simulator中的“Load Application at Start”是装入程序的复选框,“Go till main()”是表示从应用程序的主函数开始执行的复选框。除非有特殊情况,一般都同时使用这两复选框。
Use选项有高级的GDI驱动(ICES仿真器)和Keil Monitor-51驱动。运用此功能可以把Keil C51 嵌入到自己的系统中去,从而实现在目标硬件上调试程序。实验仪选择“use keil Monitor-51 Driver”。
选择 “load Application at start”,在启动时直接装载程序,选择“Go till main”,C51开发时,装载后直接运行到main函数。
6
硬件仿真模式下还需配置波特率等,点击“Settings”选项,如图1-9所示。
选择“serial interrupt”,在前面打勾,否则装载过程中,仿真器会发出“嘀”一声长声报警,仿真结果将可能不正确。
选择正确的串口号,波特率最高为38400; 建议只选cache code。
1.2.5 程序编译、连接与下载
使用“Project”下拉菜单中的编译命令,“Build Target”(在项目窗口中的修改过的程序;“Rebuild all Target File”(所有的源程序文件。
)只编译和连接
图1-9 串口等配置
)编译和连接项目里
7
编译等无误后,使用菜单栏中的“Debug”下“/start/stop Debug Session”或使用快捷方式(
图1-10 硬件调试系统界面
)进入硬件调试系统,如图1-10所示。
“Debug”下“Step”或用快捷方式()进行单步(进子程序)调试;
)进行单步(不进子程序)调试;
)进行运行到当前光标处
“Debug”下“Step Over”或用快捷方式(
“Debug”下“Run to cursor line”或用快捷方式(调试;
“Debug”下“Go”或用快捷方式(
)进行全速运行,直到下一个有效断点;
“Debug”下“/start/stop Debug Session”进入、退出硬件调试系统环境。 另外,“Debug”下还有“stop running”、“rst”等操作。
8
第二章 演示程序
为了更好地熟悉uVision2集成开发环境仿真开发系统的应用,本指导书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程序编译、调试例子,详细说明集成环境下的各种操作。
程序内容:将1~10十个数相加,并把其和放入内部 RAM 30H 单元。
这个问题有好几种算法,如果单纯从算法上来说,下面所列算法并不是最优的,因为其目的在于让你熟悉仿真系统的各种操作。
算法介绍:
1.加数、被加数、和最终单元(SUM)首先设置初始值,分别为1、0、0,加法次数单元(R2)设为10;
2.每次加法所得中间结果存放在被加数单元中(累加器ACC),同时将加数单元增1;
3.做完一次加法后,加法次数单元减1,并判断是否已为0(即已做完10次加法),如果不为0,继续做下次加法,若为0,则将累加器内容赋值给和最终单元;
4.做完后,程序原地循环。
算法流程图及源程序分别如下:
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