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境 4-2 CRT 电视机无图像故障检修
图4-34 无RF信号状态下的屏幕噪声点
在电视机信号通道中,每一电路均会产生噪声,如电阻热噪声,三极管载流不规则运动噪声
等。但前级产生的噪声经过后级不断放大,反映在屏幕上,噪声点就很浓密。而后级产生的噪声,
没有经过高增益放大,反映在屏幕上,噪声点就很稀淡。因此,调谐器产生的噪声,反映到屏幕
上,就很浓密;显像管座板电路产生的噪声,在屏幕上就看不到了。 正常电视机,在无信号状态,屏幕噪声越浓密,表明电视机通道增益越高,即接收灵敏度越
高。目前,许多新型电视机无信号状态下自动为蓝背景,这就不好凭噪声来判别无图无声的故障
部位,但在调谐状态不会出现蓝背景。 技巧:观察屏幕噪声可判别无图像故障部位。 7.高频调谐器故障检修
高频调谐器是电视机信号通道最前端的一部分电路。它的主要任务是变频与选台。若接收不
到电视台节目,但屏幕噪声点深密,先检查 RF 信号输入是否正常,然后再检查高频调谐器及外围 电路。
(1)高频调谐器引脚电压测量
在高频调谐器的几个引脚中,除了天线RF信号输入端和IF中频信号输
出端外,其它引脚有直
流电压,应根据表4-7检查各引脚电压。
1)检测BM电压是否正常。BM电压为+12V,若无此电压,高频调谐器便不工作。
2)检测三个波段选择电压BL、BH和BU是否正常。如果只是BL、BH和BU中的某一个波段电压
不正常,则该波段将收不到电视信号。
3)检测VT调谐电压是否正常。调谐时,VT电压能在0~30V范围内变化,则正常;若不变化, 则所有波段收不到任何电视信号。
4)检测RF-ACG电压是否正常。当RF-AGC静态电压过低时,高放管增益将提前下降,影响接
收灵敏度与信噪比,严重时将不能接收电视信号。 5)检查 AFT 电压。AFT 电压不正常,易出现逃台故障。
当高频调谐器所有引脚电压测量均正常,如果再收不到电视信号,则可能是高频调谐器本身
损坏。高频调谐器内部损坏后,屏幕噪声点可能不再浓密。 (2)逃台故障的检修
高频调谐器电路在AFT的控制作用下,轻 微的频偏是不会造成逃台的。只 有VT调谐电压不稳定
造成本振频率大范围波动时,AFT电压才显得无能为力,如果此时VT调谐电压继续变化,直到相邻
频道所对应的电压值附近时,AFT电压又开始起控,迅速将本振频率锁定在这一频道,使图像和伴
音暂时处于稳定,这样就出现了逃台故障。
造成VT调谐电压不稳定的可能来自调谐电路、高频调谐器内部电容漏电、变容二极管击穿或
漏电流大,通常需要用高内阻的数字万用表对VT调谐电压进行精确的检测。在确定了VT调谐电压
波动引起逃台之后,可将高频调谐器VT端子与印刷电路板脱开,开机后监测VT调谐电压,若VT调
谐电压停止波动,说明高频调谐器内部电路有故障;若VT电压仍发生波动,可判定故障出在调谐
电路,通 常应检查积分电容是否漏电、调 整放大管是否变质或损坏、3 3V稳压管稳压性能是否变差。
逃台故障主要是调谐电压 0~30V 不稳定,从而使调谐器输出中频频率发生变化,图像与彩
色发生漂移,可重点查下列元件:
(1)33V 稳压管 VD712 及滤波电容 C703、C704是否正常(见附图 A)。
(2)高频调谐器内部变容二极管是否漏电。 (3)高频头内部与变容二极管相连的电容是否变质。
(4)查 R171、R172、RP152、C171、C172、C178、V907、V915 等AFT 有关元件是否正常。
(3)有部分节目不能接收故障的检修 13
只是有部分节目不能接收,首先应检查高频调谐器的波段切换电压BL、BH、BU是否正常,VT
调谐电压应能在0~30V之间平稳扫描变化。如果波段切换电压不正常,应检测微处理器波段切换
控制引脚电压在切换波段时有无相应变化,波段译码电路V910、V911、V906工作是否正常,波段
切换控制管V703、V704、V705是否开路;
如果VT调谐电压变化范围不能达到0~30V,则会引起部分频道不能接收,此时应检查0~30V 调谐控制电路。
8.中频通道电路故障检修
(1)预中放电路与 SAWF 电路故障的检修
检修预中放电路时,可用万用表R×1kΩ档将黑表笔接地,红表笔分别碰触预中放管的基极
或集电极,观察屏幕和扬声器有无反应,如果屏幕有强烈的杂波干扰,扬声器中有“咯咯”的噪
声,说明预中放电路无故障;如果屏幕和扬声器无反应,应进一步测量预中放管各极工作电压, 确定相关故障元件。
同理用红表笔分别碰触SAWF电路的输入端或输出端,如果屏幕有强烈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