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小论文

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小论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6 9:45:34

学校课程选修课小论文

开设科目: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开课教师:董秀芹

以传统节日校本课程教育为抓手,培育学生民族精神

一、抓好中国传统节日教育的意义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节日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洋溢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这既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体现,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但是现在的学生却热衷于庆祝“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外国节日,对于传统节日所知甚少,甚至将传统节日与法定节日混为一谈;要不就是知道一些传统节日却不知其风俗,对节日的由来和蕴含的意义更是一所无知。因此,如何深入挖掘我国传统节日的内涵,来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对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文化的熏陶教育,不断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提高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就显得如此迫切

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是民族精神的瑰宝。由中宣部等联合发出的《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实施意见》中指出:“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要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推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课堂、进教材。”可见,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是弘扬传统美德、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 二、设计中国传统节日教育系列活动的内容

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有许多中华民族珍贵的生活史料,是历代民众共同创造的精神文明的积淀。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由来、节日的风俗习惯及其象征意义,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2008年国务院规定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为法定节假日。回味悠久历史,享受民俗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最直接手段之一,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最便捷手段之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民族学者们也指出:我们应该继承传统节日中的精华,要不断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并能够以创新的精神发展传统节日文化,让更多的人参与这种文化活动,了解文化的源流。传统节日校本课程的课时安排和内容安排: 时间: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

课时计划 节次 授课内容 节次 授课内容 第一节 春节 第八节 中秋节 第二节 元宵节 第九节 重阳节 第三节 春龙节 第十节 腊八节 第四节 寒食节 第十一节 国庆节 第五节 清明节 第十二节 母亲节 第六节 端午节 第十三节 《我最喜欢的节日》 第七节

七夕节 三、利用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培育学生民族精神 1、寓传统节日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在初中阶段课程中,有很多内容都是涉及民族传统节日教育的,我们要深刻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通过教学,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① 充分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进行民族历史和人文传统教育。如:通过《中秋话团圆》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象征意义,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体验人们对家庭团圆、社会祥和、祖国统一的向往;通过《又是九月九》和《听爷爷讲故事》的教学,让学生知道敬老日的由来,感受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逐步养成尊敬和关爱老人的好习惯;通过《清明的思念》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清明的传统习俗,教育学生引水要思源,不忘生命的根,等等。

② 充分发挥《语文》等课程中人文精神教育的优势,让学生在赏心悦目中体验我国民族历史文化的经久魅力。如:通过《老师领进门》、《三过家门而不入》、《花木兰》、《程门立雪》等课文的赏析,让学生懂得尊敬长辈、尊敬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语境中感悟。 2、寓传统节日教育于主题实践活动之中

课外活动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我们利用特定的传统节日,积极开发其中蕴涵的教育资源,组织和指导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探究,亲身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在体验中增长知识,情感得到净化与升华,并外化为具体行动。如结合“端

午节”我们开展“中国心、中国情、中国节”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走一程“端午之旅”,做一个“端午香囊”,包一串“端午香粽”,演一回“端午传说”,使学生对端午习俗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于是爱国之情便会油然而生。

又如在春节开展“过中国年”活动,让学生在抄写春联的过程中体会浓浓的“中国味”和醇醇的“中国情”,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元宵节开展“闹元宵猜灯谜”活动;在清明节开展“为亲人点一烛香,为烈士献一朵花”祭扫活动;在重阳节开展“当一日家长”爱老敬老教育活动;在中秋节开展赏月赛诗会等,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培育精神。在开展主题活动时对学生提出明确的活动目标,根据目标选择相关的活动内容,以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3、寓传统节日教育于环境创设之中

环境会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因此我们要积极创设节日环境,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校园氛围。我们以“透视民族文化,尽揽民俗风情”为主题,构筑民俗文化墙;在校园长廊中以“民族魂”为主题,展示每个民族传统节日的由来与传说、风俗习惯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凸显民族文化主题,揭示了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 4、寓传统节日教育于家庭活动之中

由于许多民族传统节日中学生学生是在家里度过的,所以学校以此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在节前学校先与家长沟通,提出活动要求,分别给孩子和家长布置任务,指导家长有目的地开展活动,这样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如春节期间开展“做受欢迎的小客人,受称赞的小主人”的实践活动;在重阳节期间开展“我为爷爷奶奶洗一次脚”的活动;在中秋节期间开展“我爱我家”系列活动??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感受亲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倍受教育。在活动结束后,学校应及时请家长填写反馈表,并做好总结工作。

同时结合探究性学习小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指导学生围绕“中国民族传统节日知多少”,让学生自由组合,自主选择其中的一个节日进行探究,从而深入了解它的由来、习俗,并设计与此有关的活动,在活动中增长知识,锻炼能力,接受教育。 四、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取得的成效

通过开展民族传统节日教育系列活动,拓宽了学校德育教育的空间,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进一步开发了民族传统节日教育资源,使教育活动课程化、系列化、规范化。 2. 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我国民族传统节日的认知水平,使学生萌发了敬老、友爱、勤劳、善良、感恩、回报等健康情感与品德,促进了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的互动发展。

3. 进一步促使教师、家长更加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族精神的培养,为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的优秀文化内涵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搜索更多关于: 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小论文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学校课程选修课小论文 开设科目: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开课教师:董秀芹 以传统节日校本课程教育为抓手,培育学生民族精神 一、抓好中国传统节日教育的意义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节日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洋溢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这既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体现,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但是现在的学生却热衷于庆祝“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外国节日,对于传统节日所知甚少,甚至将传统节日与法定节日混为一谈;要不就是知道一些传统节日却不知其风俗,对节日的由来和蕴含的意义更是一所无知。因此,如何深入挖掘我国传统节日的内涵,来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