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讲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2)
第二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识记人口迁移的概念及主要特点 1.人口迁移概念 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国际人口迁移
(1)概念: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2)特点:
①19世纪以前: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从欧洲迁移到以美洲和大洋洲为主的国家和地区。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3.国内人口迁移
(1)概念: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2)古代:受脆弱的农业经济、战争、自然灾害等影响而迁移。 (3)新中国成立以来:
(4)我国人口迁移统计:人口迁入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广东、上海和北京,人口迁出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四川、江西、安徽。
(5)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从内地迁往沿海;山区迁往平原;农村迁往城市;贫困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并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潮”。
[特别提醒]
人口迁移是指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一般具备三个条件:
理清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根本原因:不协调的人地关系。 2.具体因素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经济因素(起重要作用) 政治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推力(排斥力) 环境恶化、自然灾害 经济发展水平低 政局动荡、战争 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矛盾 拉力(吸引力) 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好 就业机会和成功机遇多 优惠的移民政策 良好的文化教育,家庭、婚姻 3.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变化 (1)自然环境因素曾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适应、控制力的增强,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正在逐步减弱,社会经济因素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但是自然环境因素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
(2)将下列人口迁移案例与影响因素连线。
[方法技巧]
图示法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题组练通
如图为某地人口迁移数量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A.人口老龄化 C.政治因素
B.婚姻家庭 D.经济因素
2.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正相关的是( ) A.甲、乙 C.乙、丙
B.甲、丙 D.乙、丁
解析:1.D 2.A 图示人口迁移集中在20~34岁年龄段,以青壮年迁移为主,最有可能是外出务工、经商,即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而0~4岁迁移数量较大,是因为子女随父母迁移,与20~34岁年龄段人口迁移有直接相关性。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人口重心为地区人口分布的综合统计与表示方法之一,人口集中指数反映的是人口分布在地域上的集中状况。读表,完成3~4题。
表1 东北地区人口分布重心 年份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2013年
经度 纬度 125.01°E 124.98°E 124.97°E 124.95°E 42.93°N 42.86°N 42.84°N 42.83°N 表2 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集中指数 年份 指数 3.东北地区( ) A.人口重心移动趋势由西北向东南 B.人口分布的趋势是越来越分散 C.人口分布越来越向不均衡态势发展 D.人口重心移动距离超过15 km
4.导致东北地区人口分布重心产生移动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北部地区人口死亡率高 B.国家振兴东北的经济政策 C.南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辽中南城市群经济发达
解析:3.C 4.D 第3题,读表1并分析可知,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中心在纬度上逐渐向南移动,在经度上逐渐向西移动,因此可以判断人口重心移动趋势是由东北向西南;由人口分布的集中指数越来越高,推断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越来越集中;人口重心指数越来越大,人口分布重心趋向西南,据此可推断东北地区人口稀疏区和人口稠密区的差异逐渐增大,人口分布向不均衡态势发展;根据同一经线上两点纬度相隔1°的两点之间的经线长度约为111 km,计算出重心移动的经线长,然后结合纬度计算出重心移动的纬度距离,根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可计算出人口重心移动距离不超过15 km。第4题,各地区的人口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状况仅根据资料无法判断;国家振兴东北的经济政策会使人口向东北地区移动,但是人口重心移动趋势向西南;主要原因是由于辽中南城市群经济发达,吸引人口大量迁入,促使人口向西南迁移。
弄明人口迁移的影响 1.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 ①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有利影响 ②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 ③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不利影响
①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 ②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等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1990年 0.3 236 2000年 0.3 250 2010年 0.3 294 2013年 0.3 31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