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浅论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及对策1
浅论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刘兴龙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河南 南阳 473009)
摘要:现阶段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面临诸多难题。
本文从多个方面为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人才激励机制 地方文献收藏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的终身学校,是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直接标志。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基础设施,它担负着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使命。
而作为公共图书馆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县级图书馆,是通过文献信息的选择、组织和传递来为一定地域内的所有居民服务的。它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全民素质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我们国家文化信息资源服务于县级、服务于大众的重点体现。尤其是在这飞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县级公共图书馆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县级馆是为占我国人口85%的广大城乡居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先进的、现代的、高新的、智力的支持,为全民思想素质教育提供信息资源的场所,更是一个县域构建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我国县级图书馆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当数量的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发生了明显变化,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县级公共图书馆也出现了,如江苏江阴市市图书馆,其新馆于2005年落成开放,占地面积约5100平方米,
建筑面积达14300多平方米,可藏书100万册,设读者座位1200个,日均可接待读者4000人次。江阴市图书馆现有藏书67万余册,光盘1.6万多盒,电子图书3万余册,年订阅期刊1200多种,报纸130多份,提供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江阴古
1
桥、江阴地方文献目录等自建数据库,共18个数据库。数字图书馆建设在全国县级图书馆中处于领先地位,并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
然而,尽管国家正在努力营造良好的图书馆氛围,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公共图书馆设施建设仍然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公共图书馆与读者阅读需求之间,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供需矛盾。就全国而言,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面临诸多难题:
(一)县级公共图书馆经费严重不足
县级图书馆的投入严重不足。从县级馆文献资源的收藏情况看,有相对稳定和充分的购书经费,能沿着科学合理的文献收藏计划目标实施的只占少数,实属凤毛麟角。多数图书馆的情况是,购书经费无稳定的保障,只是根据地方财力的变动而变动。所以科学合理有序的文献资源收藏工作根本无法实施。
(二)县级公共馆的队伍素质较差
首先是领导干部素质不高。图书馆领导干部是图书馆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高质量的图书馆必然要求有高素质的图书馆干部,这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要求。二是工作人员的总体素质较差。在县级公共馆队伍中,接受过系统化图书情报学专业教育的人廖廖无几,多数人又疏于自学,其业务素质较低。三是县级公共馆员的专业结构单一,图书馆学专业人员比例过小,缺乏深加工文献信息的专业工作者,面对经济建设、科研和技术创新所产生的信息需求,无法开展高水平的信息服务。
(三)普遍轻视地方文献收藏
县级图书馆反映县域文化特色,为当地经济文化建设服务,所以地方文献的收藏是必不可少的。在信息时代,由于地方文献品种多、类型多、发行机构多、发行渠道多变,尤其是大量地方文献属于非正式出版物,缺乏出版、发行信息,使图书馆难以及时征集到各地的地方文献,
2
客观上造成了地方文献征集和收藏的残缺不全。
三、县级图书馆建设的几点对策
(一)争取社会多方资助
在经济落后地区,财政拨款总是有限的,因此,县级馆可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争取本地效益好的企业单位和私营老板以及热爱家乡教育及图书馆事业的知名人士的资助。内地各县级公共图书馆还可以通过馆际交流,向沿海地区发出倡议,争取沿海和发达地区各兄弟图书馆在物资、资金、人才、技术诸方面给予对口支援,以促进内地与沿海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二) 加强人员队伍建设
在数字化时代,公共图书馆尤其是县级公共图书馆的人员素质和人员结构情况在管理和服务中都非常重要。就目前情况看,图书馆要取得较大发展,必须尽快提高图书馆人员的整体素质,建立健全的人才管理机制,明确人才培养方向。这方面可实现以下创新:
1.积极引进专业人才
人才战略对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数字时代,为了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在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中需要高级管理人才和计算机人才高屋建瓴的长远眼光与决策能力,因此图书馆首先必须引进一批专业人员,特别是具有计算机网络知识的人才和具有领导才能的高级管理人才,对引进的人才实行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的管理方式,同时给予人才广阔的发展空间,营造良好的氛围,让他们去施展自己的才能。
2.对现有的馆员进行知识更新和专业知识培训
3
可以联系相关管理部门和兄弟单位,对馆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人人都有外出进修或内部培训的机会。同时实施学习型组织的管理创新模式。学习型组织即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尽图书馆能力,由专业人员出面组织、举办各种类型的短训班,如专业知识讲座、电脑培训等等。
3.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建立运行人才激励机制,遵循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如果只是满足现状,就会限于平庸,甚至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险,只有大胆实行创新管理,才能再造图书馆的无限生机。现在各公共图书馆都在实行竞争上岗制,这在人才激励机制上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新。
(三)做好地方文献工作
县级公共图书馆在新形势下要更好地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就必须办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图书馆。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认真采选购进本地需要的书刊等资料外,还应认真收集、整理、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这是建设好具有地方特色公共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使图书馆办得具有生机活力、成为本地区文献信息交流中心的一个关键问题。
搞好地方文献工作对于发挥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发展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有很大的意义。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库,就是一个地方信息总汇,地方信息的源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公众对了解当地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
地方文献能为当地的党政领导机关在本地的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重大决策方面、制定其发展的近期、远期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对于研究、开发本地自然资源、地理文化资源、人才资源,发挥地方优势促进本地区文明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另外,地方文献作为藏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使县级公共图书馆办出特色的一个主要方面。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各个图书馆所采购的出版物都同是各出版社出版的,你有我也有,没有特色。搞好地方文献工作,在少花或不花经费的情况下,既能丰富我们的馆藏,又能使各馆
4
办出特色。
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公共图书馆肩负重要的历史使命,她就像润滑剂,帮助社会在变动中实现整体和谐,体现社会的仁慈和公平。县级图书馆只有抓住机遇,改善办馆条件,提高服务效益,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希望。要转变观念,争取社会各方面资金支持,大力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共享信息资源,实现网上服务,走出自我封闭的小天地,积极促成与相关部门的合作,积极收集地方文献,形成自己的特色,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跃,试论公共图书信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与利用,《图书馆学研究》2001.3
[2] 李玲,新世纪图书馆的特征与管理创新,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3(3)
[3] 傅正,现代图书馆学[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8 [4] 县级图书馆生存发展启示录 中国图书馆学会编,2006.7
寄刊地址:河南省南阳市工农路291号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图书馆 刘兴龙(收)
邮编:473009
联系电话:13782152563 邮箱:xinlong_lxl@163.com
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