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奥义书 印度哲学经典
取知识。
宇宙古史--维施努之部(第六卷第七章第六十一节)中,我们得到主维施努--至尊性格首神的资料,祂拥有称为Para高等及apara或avidya低等的各种不同能量。我们现在身受其困的物质能量便是无知或低等的能量。但是,却有一个有别于这个低等物质能量的称为para sakti,高等能量,那高等能量构成主永恒不灭的创造。
\但有另一永恒的自然,祂超然于展示和未展示的物质。这自然至高无上,永不毁灭。整个世界毁灭了,这部分仍然存在。\(《博伽梵歌》8.20)
所有高等、低等及中等的物质星宿,包括太阳、月亮及星星,遍布整个宇宙。这些星宿只在布茹阿玛的一生内存在,有些低等的星宿则在布茹阿玛一天终结的时候毁灭,又在布茹阿玛的翌日被创造出来。高等星宿计算时间的方法不同,我们的一年只相等于很多高等星宿的廿四小时,或一昼夜。地球上的四个年代(萨耶Satya、特塔Treta、达瓦帕Dvpara及卡利Kali)合起来的时间,按照高等星宿的时间计算只是一万二千年,这一时间乘上一千便是布茹阿玛的一昼;布茹阿玛的一夜也是同样长的时间,这样的昼夜积累起来便成月成年,布茹阿玛活上一百个这样的年。布茹阿玛一生结束的时候,整个宇宙的展示便会毁灭。 那些居住在太阳、月亮上的生物体,那些生活在这个地球及很多低于地球的必死珞珈体系星宿的生物体,在布茹阿玛的晚上便会被劫难之水吞没。这时候,生物种族便处于不展示的状态,虽然,在灵性上的他们依然存在。这不展示的阶段称为Avyakta。在布茹阿玛一生终结的时候,整个宇宙便经历一次大毁灭,这是另外一个不展示的阶段。可是,超然于这两个不展示的阶段,有一个灵性的境地或自然。这境地中有很多灵性的星宿,整个物质宇宙的所有星宿毁灭了,这灵性的星宿仍然存在。各个布茹阿玛管辖的宇宙展示只不过是主的四分之一能量的显示,这便是主的低等能量。布茹阿玛管辖之外的灵性自然称为tvi-pad-vibhuti,主能量四分之三的显示,也便是主的高等能量。(para-prakrti)。 居住及主宰灵性自然的至尊者便是圣主奎师那。《博伽梵歌》(8.22)证实,要接近主,只有通过纯粹的奉献服务,而不是通过思辨(jnana)、神秘瑜伽(Yoga)或业报工作(karma),业报或获利性工作者能够提升至包括太阳和月亮的光明珞珈;思辨家(jnanio)或瑜伽师(yogis)则有的可以达到如布茹阿玛珞珈等的更高星宿。再通过奉献服务,更具资格的时候,他们便能够进入灵性的自然;按照资格,他们进人光华灿烂的灵性天空(梵光)或无忧星。可是,没有受过奉献服务修为训练的人,肯定不能进入灵性的无忧星宿。
在物质世界,上至布茹阿玛,下至蚂蚁,都想主宰物质自然。这就是物质病态。只要这物质疾病仍然持续下去,生物体便要经历身体变更的过程;不论他得到的是人,是半神人或动物的身体,他始终要尝受两个阶段的劫难(布茹阿玛昼夜及布茹阿玛生命终结的蹂躏)之后的不展示状态。如果我们要终止这个重复生死的过程,及随着而来的老年疾病,我们便要进入灵性的星宿。主奎师那以祂的全权扩展主宰着每一个这样的星宿。 没有人能够主宰奎师那。被条件限制了的灵魂想欲主宰物质自然,反而受制于物质自然的定律,尝受重复生死的痛苦。主来到这里重新建立宗教原则,而基本的原则便是教导生物体谦卑自处,向祂皈依。这便是主在《博伽梵歌》最后的训示(《博伽梵歌》18.66)。可是,愚人却很技巧地曲解这重要的教导,以不同的方法误导大众,他们会说建设医院比教导大众如何须过奉献服务回归灵性的天国更重要。可是,这些短暂的解救设施,永不能带给生物体真正的快乐。这却是大众接受到的教育。他们组织公共及半政府资助的机构,试图克服大自然的毁灭力量,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克服大自然难以超越的力量。很多人自奉为精通《博伽梵歌》的渊博学者,却忽视了《博伽梵歌》记述如何克制物质自然的讯息,只有藉着复苏神的知觉才能够克服巨大的自然力量。这一点在《博伽梵歌》(7.14)说明得很清楚。
《至尊奥义书》的这一节曼陀罗教导:人必须要同时完全认识sambhuti具有性格首神和vinasa短暂物质自然的展示。只是认识短暂的物质展示,人什么也不能够保有,因为在
自然的进程里,每一步都是劫难。开设医院并不能使人免于这些劫难,人要拥有永恒快乐生活及觉悟的完整知识才能幸免于难。韦达知识的整个系统是教育人们永生之道。人通常祈求感官满足,追求转瞬即逝的光华,把人生精力用于服务感官对象,这只会使人迷惑,使人堕落。
所以,我们必须要挽救全人类,把他们导向正途。真理就是真理,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如果我们想摆脱重复的生与死,便要服务主、奉爱主,这是生死攸关的事情,并没有妥协的余地。
曼陀罗十五
hiranmayena patrena
satyasyapihitam mukham tat tvam pusann apavrnu satya-dharmaya drstaye
hiranmayena--由一度金色的光辉;patrena--由眩耀的遮盖;satyasya--至尊真理的;apihitam--遮盖;mukham--脸孔;tat--那遮盖;tvam--你自己;pusan--维系者啊;apavrnu--请移去;satya--纯洁的;dharmaya--向奉献者;drstaya--展示。
译文
我的主啊。众生的维系者!你身上发出的眩目光芒,遮盖了你的真脸孔,请你移开那遮蔽着你的光芒,好让你的纯粹奉献者看到你。
要旨
在《博伽梵歌》里,主这样解释祂身上发出的眩目光芒(梵光)--我就是非人格梵的基础。梵的律定地位是终极快乐,梵是永恒的、不朽的、长存的。\(《博伽梵歌》14.27)。 超灵、梵光及博伽梵是同一的绝对真理的三面。灵修初习者最容易觉悟到梵光这一面,那些更进一步的修习者则觉悟到超灵,而觉悟了博伽梵即是觉悟到绝对真理,这一点在《博伽梵歌》证实了,在《博伽梵歌》中,主说祂是绝对真理的终极。祂是梵光及遍存万有的超灵的始原,绝对真理非人性的概念,也只是对祂的梵光的认识,祂还说并没有必要解释祂无穷无尽的能量。
\阿尔诸那呀,你又何需逐一认识这一切呢?我的一小部分足以遍透和支持整个宇宙。\(《博伽梵歌》10.42)主只以祂全权扩展,遍存万有的超灵,便维系了整个物质的宇宙创造,也维系了灵性世界;因此,在《至尊奥义书》的神训经中,主被称为\终极的维系者\。 具有性格的首神--圣主奎师那,常处于超然的喜乐之中。五千多年前祂显现于印度温达文一地,从童年的逍遥时光开始,便常常处于超然的喜乐中。杀戮各类恶魔如艾伽、巴伽、普妲娜及巴兰巴等只是祂的游乐。在温达文的乡村里,祂和母亲、长兄及朋友一起享乐。祂扮演顽皮的偷奶油贼,同伴看着祂偷窃的把戏,也便得着天国的享乐。主作为一个奶油窃贼的行径,主以偷牛油来取悦祂纯洁的奉献者。主在温达文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取悦祂的伙伴。主展示这些逍遥时光,用来吸引那些寻找绝对真理的枯燥乏味的推敲学究和那些所谓的阴阳瑜伽修习者。
苏卡德瓦·哥斯瓦米在圣《博伽瓦谭》里,就有关主以及跟祂一齐玩耍的同伴的童年逍遥,说了如下的话:\俗人视祂如一般的常人、灵修初习者视祂为非人格性,极乐的梵光,祂的奉献者视祂为至高无上的主。这一群与祂玩乐的牧牛童,却不知积下了多少世的虔诚善行,才达到这般地位。\(《博伽瓦谭》10.12.11) 主经常与祂灵性的同伴以中性(santa),仆役(dasya)、友谊(sakhya)、父母钟爱(vatsalya)与及夫妇爱侣(madhurya)的关系来从事超然的爱心活动。
既然说主永不离开祂的温达文居所,或许会问祂怎样处理创造事宜呢?《博伽梵歌》第十三章第十四节有这样的解答:主以祂名为普努沙Purusa化身的全权部分遍透整个物质创造,主不用亲自处理物质的创造、维系及毁灭,通过祂的全权扩展超灵,祂成就了一切事。每一个生物体都是灵魂,支配他们的主宰灵魂便是超灵。 这个觉悟神的方法是一门伟大的科学。唯物论者只能分析,只能想着物质创造的二十四大元素,因为他们知道关于主的很少。非人格神超然主义者被梵光眩目光芒困惑。人如果想完整地见到绝对真理,便要穿过二十四大物质元素,穿过眩目的光芒。《至尊奥义书》指示出这条道路,祈求主移去那遮蔽着祂的眩目光芒。只有这遮盖移去后,人们才能得见性格首神本来面目,否则永不能达到对绝对真理的实际觉悟。
性格首神的超灵形象是神的全权扩展(称为维施努范畴)三个形象之一。在这个宇宙之内的维施努范畴称为牛奶之洋维施努(三个主要神--布茹阿玛、维施努及希瓦)。牛奶之洋维施努是在每个个别生物体心中遍存万有的超灵。孕诞之洋维施努是所有生物心中超灵的总体。这两者以外便是躺在原因海洋的大维施努,祂是所有宇宙的创造者。瑜伽体系教导认真的学生,在透悟宇宙创造的二十四大物质元素后,觉悟这些维施努范畴,研习经验主义哲学帮助人觉悟非人格性的梵光--从圣主超然身体发出的灿烂光芒。《博伽梵歌》(14.27)及《布茹阿玛赞》(5.40)有证:
\在亿亿万万宇宙中有无数的星宿,每个星宿有着与别不同的结构,所有这些星宿都处于梵光一隅,梵光却只不过是我所崇拜的至尊性格首神的人性光辉。\
《布茹阿玛赞》的这节曼陀罗是对绝对真理实际觉悟有感而发,而《至尊奥义书》神训经证实了这一节曼陀罗是自觉的程序。这单纯的祷告,祈求主移去梵光,好使人能够看到祂的真面目。
完整知识的意思是认识奎师那是梵的根源。梵的根源是圣主奎师那。圣《博伽瓦谭》的作者圣维亚萨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真理,按照人对祂的觉悟,至高无上的真理被述为梵光、超灵或博伽梵。圣维亚萨从来没有说\至高无上的真理\是普通的灵魂,普通的生物体。我们绝对不应该把生物体视作全能至高无上的真理,若然如是,生物体便没有需要祈求主移去祂眩目的光芒,好使他能够见到祂真正的形象。 结论是:如果看不到至高无上真理有着大能的灵性展示,人觉悟到的只是非人格性的梵光;同样,当人了解到的只是主的物质能量,却不知道(或者只是知道很少)主的灵性能量时,便达到超灵的觉悟。最后,当眩目的光芒移去,人完全地觉悟至尊性格首神时,他便了解又名为华苏德瓦的圣主便是一切--梵、超灵和博伽梵。祂是博伽梵,祂是根,梵和超灵是祂的分支。
《博伽梵歌》中对三类超然主义者有这样的分析:思辨家是非人格梵的崇拜者,瑜伽师是超灵的崇拜者,敬奉圣主奎师那的是奉献者。《博伽梵歌》第六章诗节四十六、四十七指出,在各类超然主义者中以思辩家,研习韦达知识的人为高;然而,瑜伽师则在思辩家之上,更远远超越获利性工作者;而在所有的瑜伽师中,一个常常尽心尽力侍奉主的人为至高。总括来说哲人比但求温饱劳役一生的人为高。神秘瑜伽师则较哲人为高,在所有的神秘瑜伽师中,以追随奉爱瑜伽及恒常服务主的人为高。《至尊奥义书》带领我们走向这圆满的境界。
曼陀罗十六
pusann ekarse yama surya prajapatya vyuha rasmin samuha tejo yat te rupam kalyanatamam tat te pasyami yo sav asau purusah so ham asmi
pusan--维系者啊;ekarse--原始的哲学家;yama--规限原则;surya--伟大奉献者的目的地;prajapatya--人类祖先的祝福者;vyuha--请移去;rasmin--光芒;samuha--请移去;tejah--光芒;yat--以使;te--你的;rupam--形像;kalyanatamam--最吉兆的;tat--那;te--你的;pasyami--我能见到;yah--谁;asau--像太阳;asau--那;purusah--具有性格的神首;sah--我自己;aham--我;asmi--是。
译文
啊!我的主,啊!原始的哲学家,宇宙的维系者,啊!规范的原则,纯洁奉献者的终极之所,人类祖先的祝福者,请移去你超然光芒的眩耀光辉,好使我们能够见到你充盈喜乐的形象。你是永恒的至尊性格首神,像太阳一样,我也像。
要旨
太阳和太阳的光芒品质如一。同样,主及生物体有着同样的品质。太阳只有一个,太阳光芒的分子则无数。太阳光芒组成了太阳的一部分,太阳和太阳的光芒构成太阳的整体。在太阳之内居住的是太阳神;同样,在至尊的灵性星宿--流衍梵光光芒的高珞珈温达文之内居住的是永恒的主,《布茹阿玛赞》证实了这点。
\我崇拜高文达、原始的主、第一位祖先;祂看管母牛,在满布灵性珠宝,亿万棵如愿树围绕着的居所里,满足所有欲望,千百个幸运女神,款款情深地侍奉他。\(《布茹阿玛赞》 5.29)
《布茹阿玛赞》也有对梵光的描述,经中说梵光是从至尊的灵性星宿--高珞珈温达文流出来的光芒,就好像阳光发自太阳一样。人除非超越耀目的梵光。否则便无法认识主居住的地方。信奉非人格神的哲学家为眩目的光辉所盖,不能觉悟到主真正的居所,也不能觉悟祂超然的形像。这些信奉非人格神的思想家因为有限的知识,不能够了解充盈喜乐的圣主奎师那的超然形像。
人若觉悟非人格性梵光,便可以经验至尊者吉祥的一面;觉悟超灵或至尊者遍存万有的一面,便会得到更吉利的启迪;但直接接触性格首神,便能经验到至尊者最吉利的一面。既然主被形容为宇宙最原始的哲学家、维系者和祝福者,至尊的真理就不可能是非人格性的。这便是《至尊奥义书》的定论。维系者一字很重要,因为主虽然照顾所有的生物,祂却特别照顾祂的奉献者。奉献者超越了非人格性的梵光,觉悟到主人格性的一面,看到祂最吉祥的永恒形像,完全地觉悟到绝对的真理。
圣吉瓦·哥斯瓦米在《博伽瓦·三达巴经》中说:\绝对真理的完整性在性格首神中可觉悟到,完整的绝对真理,因为祂是全能的,充满一切的超然能量。在梵光中觉悟不到绝对真理的完整能量,因此梵的觉悟只是对性格首神的局部觉悟。伟大的圣贤啊!博伽梵Bhagavan的第一个音\有着双重意义:一是指\维系一切的人\,二有\监护者\的意思;第二个音\的意思是\指示\;第三个字\的意思是指每一生物都在祂之内,祂也在每一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