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南省德宏州2010年高中(中专)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间!于是,歌声便随时随地伴随着景颇人。
⑨“呦哟哎 ,姑娘上山采茶忙呀≈≈,走着路时要捻线,采着茶时要唱歌呀≈≈,呦哟哎 ,呦哟哎 ……” ⑩景颇姑娘的茶歌,一直飘在我的脑海里。 19.根据文意填空。(3分)
本文从 入题,先写景颇山的 ,再写 ,生动地再现了景颇人采茶的情景。
20.第③段“一场春雨之后,满山满坡的茶树便喝饱了琼浆玉液般,攒足了劲,每一个小小的枝头都绽出了细细、嫩嫩、绿绿的芽儿来”一句写出了春雨后茶树的什么神态?(3分)
21.文中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有何作用?(3分) 22.第⑤段“歌声便似穿透了灰蒙蒙的雨雾,细溜溜地直钻人云里去了”一句中的“钻”字用得好,为什么?(2分)
23.本文在描写景颇茶歌时,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请你从文中找出一例,并说说它的表达作用。(4分)
24.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在第⑩段说“景颇姑娘的茶歌,一直飘在我的脑海里”?(3分)
四、写作(50分)
25.作文题目(两题任选一题) (1)半命题作文
写我们熟悉的人,最容易写出真情实感,也是最容易写好。请你选择你生活中最熟悉的人,以“我的 ”(爸爸、妈妈、老师、同学、朋友等)为题,用两三件事写出他们的特点。 (2)命题作文
生活中常有不少感动。感动,缘于危难中的大爱,困难中的相助;感动,缘于梦想的点燃,理想的实现;感动,缘于矛盾的化解,友情的建立;感动,缘于人群中的笑靥,亲人间的牵挂……一次叮咛,一句问候,使感动充满心田。请以“感动”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若选(1),请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②除诗歌外,不限文体。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云南省德宏州201 0年高中(中专)招生统一考试语文
试卷参考答案
1.A、
2.C(“鹤立鸡群”用来比喻仪表或才能卓然出众。) 3.D
4.A(B“囊括”与“包揽”同义,不能并用;C缺少宾语; D把“事迹”改为“形象”)
5.B(③是总述,①②从远到近⑤④从上到下) 6.D(林冲没有参与“智取生辰纲”)
7.(1)千树万树梨花开 (2)黑云压城城欲摧 (3)春蚕到死丝方尽 (4)将登太行雪满山 (5)浊洒一杯家万里 (6)恨别鸟惊心
(7)示例: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沉马蹄。 8.(1)示例:孔雀之乡,美丽的地方。 走进德宏,感受玉都文化。
(2)示例:菩提寺,历史悠久,集磅礴大气与精巧华丽为一身,风格独特,气宇非凡。
(3)示例:争当小导游,介绍德宏美景;到民间采风,感受德宏风俗。 9.(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全诗表达了诗人坚定的
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10.(1)参与 (2)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 (3)在 (4)倒下
11.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消失了。 12.取信于民
13.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4.示例:①我们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切不可莽撞行事。②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应建立在仔细观察,周密分析的基础上。(答到一点即可) 15.①持续高温少雨;②大气层与温差的异常;③大面积种植橡胶林和桉树;④水电站建设密集。(列出三点即可)
16.列数字这三个数据准确地说明了西南地区干旱灾情严重,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17.不能删去。“预计”在句中是指“事先估计或计算”的意思。如果去掉,意思显得太绝对化了,不能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8.示例:①从和谐环境出发,合理规划水资源开发;②长远考虑,合理安排水土资源配置与产业调整;③建设应急水资源地;④建立水资源预警预报系统。
19.春雨 茶园 景颇人的生活
20.这个句子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后茶树的勃勃生机。
21.这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充分说明了景颇人的生活是离不开歌声的,深化了文章的中心。语言富有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
22.“钻”字形象地写出了景颇姑娘的歌声峭拔,调儿极高的特点,也表
达了作者对景颇茶歌的欣赏之情。
23.示例:第⑤段中,作者写了江南《采茶调》的轻吟浅唱、刘三姐茶歌的婉转轻快,与景颇茶歌作对比,突出了景颇茶歌的峭拔、调儿极高。
24.因为作者喜爱欣赏景颇姑娘的茶歌,也表达了作者对景颇茶歌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景颇人的喜欢赞美之情,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25.作文(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