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当滑片位于左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此时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由2图可知电源的电压; (2)根据欧姆定律结合R1的阻值判断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之比的变化;
(3)当滑片位于右端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压表的示数最小,由2图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4)当滑片位于左端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最大电流;当滑片位于右端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最小电流,然后求出电路中电流的变化范围即为通过R1的电流变化范围。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A.当滑片位于左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此时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由2图可知,电源的电压为6V,故A错误;
B.由I=的变形式R=可知,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之比等于R1的阻值,所以滑片移动的过程中,其比值不变,故B错误;
C.当滑片位于右端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电压表的示数最小,由2图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故C错误;
D.当滑片位于左端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则I大=
=
=0.6A, =
当滑片位于右端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则I小==0.2A, 则通过R1的电流变化范围为0.2A~0.6A,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从图象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原子是由 原子核 和电子组成的。用原子结构的知识可以解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橡胶棒 得到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在干燥的秋天用塑料梳子梳头发,越梳理越蓬松,是因为摩擦使头发带电,而同种电荷相互 排斥 。
【分析】(1)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原子是原子核及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不同的物质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有强有弱,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强的夺得电子,因多余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弱的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带正电。摩擦起电的实质不是创造了电,而是电子的转移。
【解答】解: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原子中心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强而得到电子,因多余电子带负电。
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摩擦起电的现象如:干燥的秋天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随着飘动起来,而且越梳理蓬松得越厉害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故答案为:原子核;得到;排斥。
【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的结构和摩擦起电的实质,知道摩擦起电的实质不是创造了电,而是电子的转移。 9.小海将质量和初温相同的铁、陶瓷两种材料制成的勺子(c铁<c消毒,则消毒结束时两者温度关系为:t铁 = t陶瓷陶瓷)浸没在沸水中煮足够长一段时间进行(选填“>”、“=”或“<”),内能增加更多的是 陶瓷 勺子,这是通过 热传递 方式改变内能的。 【分析】(1)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 (2)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结合吸热公式Q=cm△t求解水温度的变化,吸收的热量;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解答】解:(1)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则将铁、陶瓷两种材料制成的勺子浸没在沸水中煮较长时间,二者的温度一定相同,与沸水的温度相同; (2)根据吸热公式Q=cm△t可知,在质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比热容大的吸收的热量多;由题意可知,两勺子的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且c铁<c陶瓷,所以陶瓷吸收的热量多,铁吸收的热量少; (3)在该过程中,勺子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故答案为:=;陶瓷;热传递。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判断: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收的热量多。 10.某家用电能表表盘如图所示,则该家庭电路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不得超过 4400 W;若只将某品牌豆浆机接入该家庭电路,正常工作2min,电能表的转盘转过150r,则它的实际电功率为 1.5 kW;从安全用电角度看,豆浆机的金属外壳一定要与 地线(大地) 相连。
【分析】(1)由电能表铭牌找出电能表的额定电压与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由电功率的公式P=UI可以求出电路允许的总功率。
(2)从电能表表盘上找到消耗1kW?h的电能时电能表表盘转动圈数的参数,根据电能表参数及电能表转盘实
际转过的圈数求出消耗的电能,从而根据P=求出豆浆机的实际功率。
(3)带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时,都要使用三孔插座,避免外壳带电发生触电事故。 【解答】解:用电器总功率不得超过:P=UI=220V×20A=4400W; 豆浆机工作2min,电能表转盘转动了150r, 则豆浆机消耗的电能为:W=
=0.05kW?h;
豆浆机的实际功率:P===1.5kW。
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要与地线(大地)相连,当金属外壳带电时,电流会通过导线流入大地,防止人体触电,因此从安全用电角度看,豆浆机的金属外壳一定要与地线(大地)相连。 故答案为:4400;1.5;地线(大地)。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电能表参数的理解、电能的求法以及电功率的计算公式,解题的关键是对电能表参数的理解。 11.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6V,当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12A,R2=10Ω,则电压表V1的示数为 6 V,电压表V2的示数为 1.2 V,电阻R1= 40 Ω。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当闭合开关S后,R1与R2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电源的电压可知电压表V1的示数,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压表V2的示数,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阻R1两端的电压,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其阻值。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当闭合开关S后,R1与R2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由电源的电压U=6V可知,电压表V1的示数为6V, 由I=可得,电压表V2的示数U2=IR2=0.12A×10Ω=1.2V,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U﹣U2=6V﹣1.2V=4.8V, 则电阻R1的阻值R1=
=
=40Ω。
故答案为:6;1.2;40。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清电压表所测的电路元件是关键。
12.图为工作原理及线圈相同的两款电流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如果电流从甲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那么指针将会向“0”刻度线的 左 (选填“左”或“右”)侧偏转,乙电流表的“+”接线柱是 a (选填“a”或“b”),此电流表的工作原理与 扬声器 (选填“动圈式话筒”或“扬声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分析】(1)电流表使用时,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指针向刻度大的地方偏转; (2)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比较甲、乙两图磁场方向和指针偏转方向判断出电流的方向; (3)电流表的原理和电动机的原理相同,动圈式话筒的原理是电磁感应,扬声器的原理与电动机的原理相同。 【解答】解:(1)图甲中,电流应该从甲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指针向右偏转,如果电流从“﹣”接线柱流入,那么指针将会向“0”刻度线的左侧偏转; (2)由图知,乙图和甲图的磁场方向相反,要使指针偏转方向相同,电流方向应该相反,因此乙电流表的“+”接线柱是a; (3)电流表的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与扬声器的原理是相同的,而动圈式话筒的原理是电磁感应。 故答案为:左;a;扬声器。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电流表的使用以及电流表原理的掌握,知道电流表的原理与电动机的原理相同是解题的关键。 13.一台四冲程汽油机,运行时每分钟完成4000个冲程,每个做功冲程消耗5g汽油(汽油的热值为4.6×10J/kg),各种能量损耗大致为:汽缸散热损失占30%,废气带走的能量占30%,摩擦等能量损耗占15%,则这台汽油机正常运行时每分钟对外做功 1000 次,效率为 25% ,每分钟输出有用功 5.75×107 J。 【分析】(1)汽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要经过4个冲程,燃气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返2次,飞轮转动2周。
(2)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3)根据题意求出每分钟消耗汽油的质量,根据Q放=mq求出汽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利用热机效率求出每分钟输出有用功。
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