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内文言文阅读-备战2020中考语文(上海)三年真题分类汇编 含解析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答案】 狼不敢往前走,瞪眼朝着屠户。 不一会,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另一只像狗似地蹲坐在屠户面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及翻译能力。 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通顺连贯。 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 重点词语有:前:上前。耽耽:注视的样子。 相:偏指一方。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6.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投以骨”是“以骨投之”的倒装和省略形式。
B.“顾野有麦场”中的“顾”与“王顾左右而言他”中的“顾”同义。 C.文章记叙了屠户遇狼、避狼、惧狼和毙狼的全过程。
D.第二段告诉读者,面对狡诈的恶人,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获得胜利。 【答案】 C
【解析】 C错误,文章写了屠夫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经过。 【译文】
一个屠户在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屠户在路上遇到了两只狼,紧随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把骨头投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他。屠户又把骨头投给它,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脚步,但是之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上了。骨头已经没有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的处境很危急,担心前后受到狼的攻击。屠户看见田野中有个麦场,场主在里面堆柴,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向麦场,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着刀。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起身,用刀劈砍狼的头,又劈砍几刀杀死了狼。屠户正想要走,转身看柴草堆后面,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意图想要钻洞进入柴草堆来攻击屠户的后面。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入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断狼的大腿,也杀死了这只狼。屠户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
狼也是狡猾的动物,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5
【2019·上海虹口区二模】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曹刿论战(节选)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刿分析鲁庄公治理国家的特点。 C.分析了作战前取信于民的重要性。 【答案】 A
【解析】 此段写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 这一段可分两层。 第一层写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交代了鲁齐两国作战的具体时间。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交代了曹刿请求见鲁庄公的原因。 曹刿与庄公的对话描写,分析了作战前取信于民的重要性。故A错误。
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答案】 这才是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及翻译能力。 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通顺连贯。 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 重点词语有: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属,种类。 以,凭借。 从:随行,跟从。
6.选文“______”交代了作战背景,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围绕“____________”展开。 【答案】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何以战
【解析】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与提取。开头先点明事态发生的时间,接着指出的是“齐师伐我”,说明战争是由齐国进攻鲁国而引起的,鲁庄公准备抵抗。文章重点写曹刿“论战”围绕一句问话“何以战”来展开的。
6
B.交代了鲁齐两国作战的具体时间。 D.交代了曹刿请求见鲁庄公的原因。
【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 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 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 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2019·上海闵行区二模】 阅读下文 ,完成小题。
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4.列中的加点词与“设酒杀鸡作食”的“作”意思最相近的是________ A.其中往来种作 .C.一鼓作气 .【答案】 B
【解析】 A.劳作。B.与例句一样,当作。C.振作。D.发出。
B.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D.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
7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答案】 (他们)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要说魏朝、晋朝了。
【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语:乃:竟,竟然。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桃花源的自然环境与生活情况正是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 B.村中人的自述反映出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 C.“皆叹惋”表明武陵人对桃花源中美好生活的由衷感慨。 D.“遂迷”、“未果”表明这种理想在当时社会只是一种幻想。 【答案】 C
【解析】 C错误,“皆叹惋”表现桃花源人不想让外人打扰他们的宁静安逸的生活。 【译文】
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子里面仿佛隐约透着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又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明亮开阔了。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男女女的衣着打扮,全都和外面的人一样。老年人和小孩儿,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都一一作了回答。这里的人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村里面的其它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全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先祖是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所以和外面的人隔绝了一切往来。村里的人问渔人现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都一一说了出来,村民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