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图文
军机处
【提出问题】
1.沈阳故宫和乾清宫在建筑布局和设置上反映出什么问题? 2.从材料看,军机处设立的目的和地位各是什么?军机大臣与议政王大臣的权力有何不同?军机处的设立对君主集权的强化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对于第一问,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图片和讨论后,能回答出沈阳故宫皇帝和大臣的地位都很重要。而乾清宫中,皇帝高高在上地坐着,大臣则是跪在下面的,从中可以看出皇权的加强。关于第二问,学生通过看课本,经过讨论后,能够很容易地回答:目的是西北用兵,及时处理军报。地位:是清代全国政令的策源地和统治中心,其地位远高于国家行政中枢的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比较大,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讨论。一经决定连皇帝都不能改变。
军机大臣的职责是跪受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
军机处设立后,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地方军政首脑也直接听从皇帝指挥,从而加强了皇权。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让学生直观对比 ,观察两座建筑布局的不同,理解为何要设置军机处,增强趣味性。同时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总结:
在沈阳故宫开议政王大臣会议时,皇帝坐在中间的大政殿里,处于中心位置;议事大臣还能坐在甬道两边的“十王亭”里,位置也很重要。因此沈阳故宫突出了皇帝的中心位置和王公大臣的重要地位。在北京的乾清宫、军机处处理军国大事时,皇帝坐在龙椅之上,军机大臣就只能跪在地上了。因此,乾清宫与军机处反映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大臣的低下地位。这反映了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军机处设立后,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地方军政首脑也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军机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核心机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 军机处的办事效率很高。根据内阁制度,下属官员有事题奏,或皇帝颁发诏旨,都是经过层层机构,辗转交送,常常要花费很多时间。军机处则不然,一切均由大臣和章京通同办理,皇帝有谕,随时奉诏承办,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 材料二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清代史学家赵翼 【提出问题】关于军机处的设立,有以下两种观点,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议一议:
5
哪种观点正确?为什么?
观点一 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办事效率,有好处。
观点二 设立军机处,官员们什么都得听皇帝的,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都没有了,一点好处也没有。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师生以谈话的方式,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军机处的设立,一方面,军国事务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任务只是传达和抄写皇帝的旨意,不能有任何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样官员们什么都得听皇帝的,扼杀了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这是军机处的弊端。但是,军机处的设立并不是一点好处也没有,因为它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
设计意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事件的评价关系到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也关系到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对历史事件客观公正的评价。引导学生正确全面地评价清朝军机处的设立,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认识事物时,要本着客观公正、一分为二的原则,不能过于片面或偏激,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吸取传统文化中积极的因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另外,还培养了学生阅读史料、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大兴文字狱
教师过渡:统治者通过设立军机处,架空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加强了皇权。那么,作为文化落后的满清政权,面对中原先进的文明,以及广大人民的抵触排斥情绪,又是如何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控制的呢? 多媒体出示材料
材料一:雍正年间,查嗣庭担任江西乡试主考官时,出题“维民所止”,这本来是《诗经》上的,可硬是被告密说“维止”二字是“雍正”去了头,雍正于是钦定了“大逆不道”的罪名,株连的范围也极为广泛。
材料二:雍正时庶吉士(翰林院学士)徐骏无意在一首诗中写了“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两句,被同僚告发,说成用“明月”怀恋明朝,用“清风”影射大清,“蓄意诽谤朝廷”。雍正即下口谕将徐骏斩首。 材料三:乾隆年间,礼部尚书沈德潜做诗咏《黑牡丹》,其中有“夺朱非正色,异种亦称王”之句,后来被告发。清廷认为这是影射满洲人以异族夺取朱明皇位,犯大逆罪。当时,沈德潜已死,清廷下令剖棺锉尸。 【提出问题】以上材料所描述的是发生在清朝的几起冤案,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这种做法被称为什么?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经过讨论得出结论:从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借题发挥,制造大量冤案。这就是文字狱。
设计意图: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明白文字狱的含义,体会文字狱的荒唐、残酷。 教师强调:文字狱自古就有,只是清朝文字狱规模之大、次数之多为历代之最。 【提出问题】那么,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大兴文字狱呢?其中哪几个皇帝最严重?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在自学了课本后回答:为了加强君主专制,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康熙、雍正、乾隆时最为严重。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 雍正十一年(1733年)下诏征举士人,想学康熙重开博学鸿词科,谁知响应廖廖,只得作罢。
材料二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6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粱谋。” ——龚自珍
【提出问题】结合材料和课本思考:清朝统治者大兴文字狱产生了怎样的后果?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材料的意思,大意是“言谈中听到文字狱就吓得立即躲远,文人著书就为生计,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对清代文字狱后果的真实写照,这样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就能够回答出: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思想,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分析理解文字狱的危害。使学生认识到发扬民主,解放思想,重视人才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教师总结:清朝官员大多数是科举入仕,作为文人,他们有可能成为文字狱的牺牲品;作为官僚,他们又是文字狱的制造者或帮凶。因此文字狱摧残了人才,败坏了官场风气,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从而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提出问题】回顾前面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 历代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
朝代 秦朝 西汉 明朝 清朝 措施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教师可以来回巡视,指导学生自己梳理知识,回答学生的疑问。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来完成教学,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使学生得出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这一结论。 【提出问题】某中学的学生在学完了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后,围绕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展开了讨论,在讨论中逐渐分成了两派:
观点一:专制统治钳制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 观点二:强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那么,你支持哪一方?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讨论后,教师点拨,指出这两种观点都有合理的一面,但都不全面,二者结合起来比较好。关于对今天的启示,教师点拨学生从加强专制的目的以及专制带来的危害等方面考虑,学生就能回答出提倡民主、解放思想、培养人才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讨论,促使学生思维发生碰撞,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形成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表达思想、尊重他人意见的个人素质和善于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同时,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以史为鉴,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教师总结:一切落后皆源于思想的落后,清朝强化皇权的措施,都是思想落后造成的,虽然巩固了统治,也为清朝的社会危机埋下了祸根。
当历史进入18世纪,西方各国相继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等都在迅猛地发展。而曾经辉煌过的中华民族,却由于种种原因,仍然顽固地关闭着与西方交流的大门,而且蛮横地推行文化专制主义政策,直接地、人为地造成了整个社会的落后,拉大了与西方的差距,并最终导致了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让我们继续完善民主和法制,坚持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培养人才,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吧! 【抢答竞赛】
7
(1)后金政权的建立者是谁?哪一年建立的?
(2)清朝的建立者是谁?是哪一年建立的?是哪一民族建立的?清军入关的时间是哪一年?
(3)清朝加强君权的措施有哪些?其中哪项措施标志着清朝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 (4)清朝大兴文字狱的目的是什么?哪几个皇帝在位时最为严重? (5)秦朝、西汉、明朝、清朝是如何加强思想控制的?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通过表格的填写和师生互动讨论,能够抢答出答案:(1)努尔哈赤。1616年。(2)皇太极,1636年,满族,1644年(3)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军机处(4)加强君主专制,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康熙、雍正、乾隆(5)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 设计意图:抢答竞赛不仅能起到巩固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学习中体会到认同感和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乐学、好学、会学。 板 书 设 计 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1.满洲的兴起——努尔哈赤的贡献 2.清朝的建立——皇太极的贡献 二、清朝强化君权的措施 1.军机处的设立 (1)目的 (2)皇帝 (3)职责 (4)影响 2.大兴文字狱 (1)目的 (2)皇帝 (3)影响
课 堂 总 结 学习完本课内容后,引导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通过抢答竞赛环节,巩固所学知识,找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明确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突破难点,师生共同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便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满洲的兴起 (努尔哈赤)╲ ╱ 军机处(雍正帝) 君主集权的强化
清朝的建立 (皇太极) ╱ ╲文字狱(康熙、雍正、乾隆) ↓
解放思想,培养人才 完善民主与法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请归纳历代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析这布 置 作 业 一制度的利弊。并联系实际,谈谈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概括的能力以及论从史出观念,使学生通过自己
8
动手动脑整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便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注意与现实的联系,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
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