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14年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 图文
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14年高三第二次月考地
理试卷
时量: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卷的相应位置,共60分) 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完成1~3题 1、图中A处等高线的数值为
A、200 B、300 C、400 D、500
2、B、C附近河流差异最大的水文特征是
A、含沙量 B、流速 C、汛期 D、结冰期 3、下列河段中,流速最快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右图为某地一年中气温日变化的分布图(单位:℃ )读图回答4~5题 4、该地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出现的月份和日较差最大值分别是
A、4月 6℃ B、3月 9 ℃ C、2月 11 ℃ D、12月 5℃
5、有关该图所在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最高值没有出现在7月,可能是因为7月降水多
B、从气温变化特点看,图示地区一定在南半球
C、图示地区的气候类型在欧洲分布最典型 D、6月该地区上午升温慢,下午降温快
实际日照时数是指太阳光线照射地面所经历的小时数( 去除地物、云、雾等遮蔽时间)。读湖北省某月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分布图(单位:小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7题。
6、 据统计,武汉市全年实际日照时数可以达到1950小时。据图判断,图示月份最可能是
A.1 月 B.4 月 C.7 月 D.11 月 7、下列关于甲、乙两地实际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受夏季昼长影响,日照时间长,故日照时数较大 B.甲地受背风地形影响,气流下沉少雨,故日照时数较大 C.乙地受盆地地形影响,水汽难以扩散,故日照时数较小 D.乙地受地形抬升影响,湿润多雨,故日照时数较小
假设一架客机于北京时间6 月22 日12 时从北京(116°E,40°N)起飞,7 小时后途经a 地(165°W,67°N)上空,14 小时后抵达芝加哥(87.5°W,42°N)。下图是客机飞行路线示意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8~9 题。
8、结合图文信息判断,与该客机飞行过程中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客机的飞行路线比H 路线长 B.客机航向与太阳视运动方向相同
C.飞经a 点时,乘客能看到太阳位于正北 D.飞经a 点时,客机受到向北的地转偏向力 9、客机抵达芝加哥时,属于6 月22 日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
A.1/ 4 B.1/ 3 C.1/ 2 D.3/ 4 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S)处于极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5时40分和6时20分同时看到日出。据此完成10~11题。
10、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11、这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暴风雪席卷欧洲北部 B.澳大利亚东南部易发森林火灾 C.好望角附近炎热干燥 D.墨西哥湾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读“亚洲大陆与太平洋因热力作用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有关甲、乙、丙、丁四地之间气压高低与气流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B.甲地气压高于丙地
C.甲、丙之间气流下沉 D.丙、丁之间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13、下列地理现象与图示季节相符的是
A.塔里木河出现断流 B.长江处在汛期 C.北京昼短夜长 D.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布拉风是一种从山地或高原经过低矮隘道向下倾落的寒冷暴风。
这种风是因为在不太高的寒冷高原上的严寒空气,受暖海面上暖低压的吸引倾泻而下的一种极严寒的地方性风。它还曾吹翻火车,冻死不耐寒的亚热带植物,破坏建筑物等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读“世界某区域简图”,回答14题。
1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出现布拉风的地区与图示布拉风形成原理对应正确的是
A.甲———B B.乙———A C.丙———D D.丁———C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5~16题。
15、右图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正确排序是
A.甲 乙 丙 丁 B.乙 甲 丙 丁 C.丙 丁 乙 甲 D.丁 丙 乙 甲 16、板栗属于喜光、喜暖的落叶阔叶树种,是北京西山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木。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大面积栽种板栗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读“ 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 单位: 百帕) 分布图”, 回答17~18题 17、假如气压变化只与气温有关,图中四座城市,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8、该时间段内,Y 市
①偏南风转西北风 ②天气晴朗 ③风力减弱 ④气温降低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下图是亚欧大陆40°N—50°N 四地1 月和7 月气温距平值(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 和降水距平值( 该地降水量与同纬度平均降水量之差),读图回答19~20题。
19、关于四地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适合热带经济作物发展 B.②地夏季光热充足,雨热同期,有利于耕作业发展 C.③地夏季高温多雨,光照充足,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D.④地气温年较差和降水季节变化小,农业气象灾害少
20.上述四地中,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北半球某地东西向的褶曲、断层示意图,完成 21~22 题。
21、从图中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水资源丰富,适合修建水库 B.②地的成因与华山相同
C.③处地质构造易储存地下水 D.④处是由于地壳受挤压力向上拱起形成山地 22、①、③为同一条河流,且①、③处河流为南北流向,结合其堆积物等图上信息判断 A.①河道比③狭窄,①位于③的上游 B.①处流量一定大于③处
C.该河从图中断块山北侧绕过 D.该河从图中断块山南侧绕过4.
23、右图中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
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蒸发旺盛 B.河道弯曲 C.地势起伏 D.湿地调蓄
读下图,回答24~25题
24、此时段最有可能出现凌汛的河段是
A、甲附近河段 B、乙附近河段 C、丙附近河段 D、丁附近河段 25、下列有关叶尼塞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某月一定是9月
B、雨水补给是该河段暖(夏)季的水源主要来源
C、上图所示月份后,穿过叶尼塞河流域的0 等温线一定北移 D、影响叶尼塞河水温的主要因素是纬度、植被和地壳运动
图Ⅰ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图Ⅱ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 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26~27 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