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秋天》导学设计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导学设计
一、明确目标: 学习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揣摩、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初步学习读诗。 3、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
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揣摩、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 二、初读感知:
1、搜集作者相关材料,准备交流。
2、根据拼音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肥shuò qī 息
乌jiù 梦mai
清lia 枯h?
lián 刀 xī shuài liáo kuò 3、释义。
丁丁 肥硕 栖息 寥阔 枯涸 清冽 梦寐 幽谷
4、说“秋”
说说自己眼中的秋
5、读“秋”
① 指导朗读:要注意朗读的节奏、重音,并且要有感情。 ② 学生读诗歌。
③ 你对刚才大家的朗读满意吗?尤其是哪些地方?你再来示范一下。 三、自主探究 6.品“秋”
提示:怎么“品”?就是从诗中找出自己喜爱的诗句,读一读,赏一赏;或者将自己不太理解的诗句找出来与同学探讨探讨。 (1)品评、欣赏自己喜爱的诗句,然后美读。
(2)交流探讨阅读中自己的不理解之处。
(3)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自己最喜爱的一节诗命名。
④朗读,加深理解
指名一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闭目并展开想象,在脑中描绘出那一幅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让自己置身于其中。 四、合作交流 7、绘“秋”
提示: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来绘“秋”?比如可以用画笔画,可以用文字描述(如写诗写散文等),还可以背诵自己喜爱的有关秋的古诗词,甚至还可以用歌声来唱秋。
① 学生准备(小组合作完成,也可以独自完成) ② 交流展示、欣赏评价 五、拓展检测: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肥硕( ) 栖息( ) 寥阔( )枯涸( )清洌( ).....梦寐( ) .2.《秋天》选自 ,作者何其芳,现代 、 。
3.全诗描绘了三幅图,请分别加以概括。 第一幅图: 第二幅图: 第三幅图:
4.在第一幅图中,作者写了两个画面,一是 ,一是 。 5.体会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 ⑴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栖息:
⑵芦筵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轻轻:
6.诗中描写的意境具有怎样的特点? 第二部分:阅读分析 红的、白的、蓝的?? 它不是石子, 却能使滚滚波涛 在我们心中激起, 它不会飞,
却能把我们带到奥妙的寰宇。 它没有口,
却能让我听到,
五洲四海的声响音律。 啊,它是什么? 是老师的粉笔,
——老师用智慧和心灵深情地把它浇铸。 7.给这首诗加一个标题: 。
8.本诗运用的两种修辞手法是 和 9.第一句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什么?
10.表达主题的句子是哪句?
11.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带到奥妙的寰宇:
听到五洲四海的声响音律:
。
《秋天》参考答案 1.略 2.《预言》;诗人、评论家 3.农家丰收图;霜震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4.山谷伐木;篱间背瓜果 5.⑴“栖息”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用在这里,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秋天)视象化了,创造出松弛、闲静的氛围。⑵“轻轻”一词仿佛“信手拈来”,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6.具有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特点。 7.老师的粉笔 8.排比;设问 9.各种颜色的粉笔 10.最后一句 11.科学知识的世界;世界每个地方的消息。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