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二课第一框 公民的义务
新世纪教育网 www.xsjjyw.com 精品资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
课题 主备人 第一框 公民的义务 辅备及学案使用人 课型 新授 使用时间 课时 1课时 2011年3月4-5日- 第二课 我们应尽的义务 第一框 公民的义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道德义务含义,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的要求;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重点:法定义务,道德义务 ★难点: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教学方法:课前调查法;情感激励法;小品表演法;设疑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学生仔细阅读P14“小明履行了哪些义务?”图文资料 2、经过思考,对下列内容进行连线: ( 方面)孝敬父母 融洽家庭关系 受到良心谴责 ( 方面)信守承诺 赢得别人信任 失去别人信任 ( 方面)关心集体 赢得他人尊重 受到舆论谴责 ( 方面)保护环境 符合法律要求 受到法律制裁 3、小明的上述活动,分别履行哪方面的义务?哪项是法定义务?哪一项义务是我们必须履行的? 朗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P15方框内容) 新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
新世纪教育网 www.xsjjyw.com 精品资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
讲学案
二、新授: 活动一:看一看,辨一辨 1、学生阅读教材P15案例,分析小珊应该纳税吗? 2、小组辩论赛(甲方观点:小珊是未成年人不要纳税; 乙方观点:小珊是中国公民要依法纳税,这是公民的义务) 3、“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的认识正确吗?为什么?(学生讨论) 目的:认识权利义务的一致性,充分理解“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句话的含义。 活动二:探究基本义务 将相关联的项目内容连起来: A、适龄儿童和少年 1、自觉遵守经济秩序 B、生产企业 2、保护环境 缴纳义务 C、经营者、消费者 3、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D、每个公民 4、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目的:认识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进一步理解义务是法律规定的,必须履行的。 将教材P16中,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标上序列号,并对应填入下列分类中: 属于政治义务的有: 属于经济义务的有: 属于遵守法纪和尊重社会公德义务的有: 活动三:分析案例,认识义务 1、阅读教材P16—17内容 2、回答:为什么社会对小龚的行为给予高度赞扬?(注意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3、广义的义务指什么?道德义务的含义?公民履行道德义务的意义? 4、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的区别和联系?(参看相关链接) 5、阅读故事,理解车尔尼薛夫斯基的名言。 白芳礼,一位年逾九旬的平凡老人,在生命的最后19年,省吃俭用、顶风冒雨奔波在街头,用蹬三轮车积攒的近35万元钱,捐给了天津的多所大学、中学和小学,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老人去世后,人们发现他的私有财产账单上是一个零。如果按每蹬1新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